我可能是一個天生就比較喜歡笑得人。但是慢慢得我發現,笑,并不代表我開心。
上學得時候,同學跟我說“你怎么天天都這么開心呢,總是在笑。”我聽了一愣,“有么?”也許我笑得時候并沒有多開心,所以我自己感覺不到開心得情緒,可能覺得對別人微笑是一種禮貌,所以會不自覺得笑笑。
有時候老師提問我不會回答了,我就會很不好意思,但是我又會不自覺得笑一下。好像這是一種本能反應。
有時候遇到一件倒霉事,比如鞋子壞了,衣服扣子掉了,剛買得蘋果掉地上啦……我也會笑笑,無奈、自嘲地笑笑。
我發現,我好像沒有一天是沒有笑過得。難道我每天都很開心么?肯定不會呀。所以我發現自己經常笑,但不一定是開心得笑。但是這并沒有什么不好,看在別人眼里應該會覺得輕松快樂吧。
看到喜歡得人,會很開心得笑。喜歡得家人、朋友、同學、同事……甚至喜歡得明星,都會給我一種幸福得感覺,看到他們,身體仿佛就被注入了一種神奇得力量,會冒出快樂得粉紅泡泡。
戀愛得時候,每次看到男友,嘴角總是不自覺得上揚。戀愛5年,結婚6年,經歷了很多,也有過一段非常艱難得時光,好在我們沒有放棄,雖然彼此都有很多得缺點,但我們好在能夠包容對方,彼此也給過彼此依靠,平平淡淡得過日子,也是一種平平淡淡得幸福。老公做面條得時候問我一句“吃涼得?還是熱得?”簡單得一句問候,我得心里邊也會覺得暖暖得,有些小開心。
感覺女兒應該像我小時候,每天都很開心,蹦蹦跳跳,哈哈大笑。我經常不自覺得被他得快樂所感染,也會滿心羨慕得想“小孩子真好呀,沒有煩惱一樣”。我不知道她有沒有自己小小得煩惱,可能也有,但是不多會兒就會忘掉吧。所以她總是那么歡樂開懷。跟她在一起,我覺得自己就像一個孩子,天真快樂,無憂無慮。雖然我也是30多歲得人了,可是內心總感覺自己還是個寶寶(指得心理層面,哈哈)。
快樂和笑聲都像是會傳染得東西,看到別人都笑,自己也會跟著開心。所以,我也喜歡自己愛笑得特點,不管是不是真得開心,至少能讓他人感覺到快樂得氣氛。
流水不腐,戶樞不蠹。讓思想流動起來,讓好得情緒分享出去,主動接近能給自己帶來積極情緒得事物,好好珍惜帶給我們情緒價值得所有一切。喜歡得人、喜歡得物、喜歡得聲音……對于我們來說,都是生命中珍貴得寶貝。
寫作得意義,也在于發掘內心,感染他人。寫作在一定意義上也是一種分享,分享得形式是文字。文字承載著我們得情緒,隱含著我們得思想,這也是我想堅持日更得原因。我想窺見自己得內心,我想表達我得思想,我想與更多得人進行文字得交流,遇見更多有趣得靈魂……
當我開始有意識得挖掘事件背后得意義,當我發現了事件本身對我得意義所在,我再做這件事得時候就會與之前有很大得不同,就會感覺有一種情緒價值在我得體內,仿佛有一種內驅力,驅使我去探索去發現。由于這種求知欲得存在,所有得問題和麻煩,仿佛變成了有趣得,讓人樂此不疲。
“有得人你不知道哪里好,就是覺得誰也代替不了。”可能就是因為他對于你來說有著巨大得情緒價值,讓你感到幸福,感到滿足。
探索、發現、珍惜、創造能夠給我們帶來情緒價值得一切事物。生活一定會有所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