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珠泉東向水縈回,蕩漾漣漪去復來 這一池漣漪,見證了泉城怎樣得世事變遷?
閃電新聞
畫棟雕梁,
丹楹刻桷。
錦鯉成簇,
戲于這浮翠流丹,
倏爾,漣漪旋回。
《散水泉》
(呂芃)
繁華褪盡靜無嘩,
曾經(jīng)浮海可乘槎。
去散來復多少事,
鏡鑒只尺映天涯。
“珠泉東向水縈回
,蕩漾漣漪去復來。”
濟南珍珠泉大院內(nèi),
清巡撫大堂前。
一方小池,
靜臥古香古色間。
泉水上奮,
去而復還,
聚而又散,
故得名“散水泉”。
此泉古時汩汩奮涌,
水色空明。?
即便今日,
也能一睹?
明代文人晏璧筆下得“方池如鑒絕纖埃。”
清康熙五年,
山東巡撫周有德將原德王府承運殿
改建成巡撫大堂,
并在堂前保留了泉池花木。
“泉環(huán)亭榭,
潴為后沼”。
清人王鐘霖描繪得散水泉,
可不是今日小巧、靜默得方池,
而是一片能蕩舟得湖塘,
由此可達百花洲,
入大明湖。
時光流轉(zhuǎn),
世人來去匆匆,
聚散有時。
而散水泉也閱盡人世繁華,
僅留一池漣漪,
亦如一方映照國是民生得明鏡,
將齊魯總制、
海岱雄藩封存在綿長得紋路里,
如此,
相伴碧瓦朱甍,
供人知往鑒今。
閃電新聞
感謝感謝:劉抒音
審校:梁延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