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謝 陳斯斯
均由受訪者提供
1月12日上午,上海市院前急救科普文化基地在上海市醫療急救中心揭牌,當日,上海市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急診學科教學基地與市院前急救實訓中心同時啟用。
作為可以培訓基地,上海市醫療急救中心定制了模擬教學管理系統,通過情境渲染與實時生命體征模擬,來有效提高院前急救人員得應急實戰能力。
上海市醫療急救中心主任張志鋒透露,院前急救科普文化基地歷時一年精心籌備,基地具有兩大特點:一是可以性和權威性,該基地得培訓人員經驗豐富;二是互動性和相融性,基地打造多沉浸式培訓環境,能吸引非醫學可以得普通群眾學習,今后還將開放預約平臺。
在2021年,上海市醫療急救中心一邊抓疫情防控保障,一邊推動改革發展。統計顯示,2021年上海“120”電話接聽數達到235.6萬個,同比增加13.32%。上海市醫療急救中心出車44.1萬車次,同比增加16.04%;轉運確診患者386人次,轉送疑似患者、隔離點就醫人員及哨點醫院發熱患者1.46萬人次;保障新冠疫苗臨時接種點1.86萬個班次。
面對快速增長得業務需求及疫情防控得巨大挑戰,上海市醫療急救中心實現了呼叫接聽率與服務滿足率雙一百,“急救平均反應時間”仍然達到了12分鐘以內得較好水平。
張志鋒進一步介紹,2021年初,上海市院前急救調度平臺在華夏特大型城市中率先切割至電子政務云,經過一年得不斷調試與完善,系統試用平穩,效率大幅提升,并打造了五大平臺:一是全市“120”云調度平臺,在提升安全性得同時,大幅提升調度得智慧化水平;二是院前急救5G專網,同時在華夏率先配置45輛5G負壓救護車投入急救一線使用;三是院前院內協同救治平臺,通過生命體征實時采集傳輸與三方視頻通話系統,實現“上車即入院”;四是醫保費用實時結算平臺,實現了救護車醫保費用移動結算,成為“為民辦實事”得有效舉措;五是全市院前急救業務數據平臺,在云端進行數據統計與運行分析,實現了全市院前急救一體化管理。
“經過2021年得工作推進,上海院前急救數字化轉型項目成功入選了工信部、China衛健委“5G+醫療健康應用試點項目。”張志鋒進一步表示,截至2021年底,院前院內協同救治平臺已覆蓋全部市屬設有急診得醫療機構及部分區屬醫療機構;急救車向醫院傳送信息及會診交接16.8萬次;急救車載醫保實時結算4.7萬次,超過前三年線下醫保窗口急救服務結算總和。
上海市醫療急救中心方面表示,2022年,將在繼續努力提升科普與可以培訓水平得同時,聚焦急救黃金四分鐘,借助信息化手段建立急救志愿者調派系統,推動城市急救志愿者響應計劃,探索院前急救與社會急救有效銜接與融合得城市急救新模式,啟動“智慧急救”2.0版建設。
:徐曉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