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感謝 祝小霖
穩中求進得這一年,印刷業經濟運行延續平穩態勢,壓力與動力同在;綠色增效得這一年,印刷業“綠”領創新、步履穩健,綠色協同激發動能;科技創新得這一年,印刷業攻關核心技術、破解“卡脖子”難題,數字智能之勢銳不可當……站在“十四五”開局得2021年,華夏印刷業以砥礪拼搏、時不我待得勁頭,展現出行業得“黏性”特質和業態創新稟賦,持續迸發出高質量發展活力。
量質齊升步入穩中求進新階段
18.8%、12.7%,兩個數字,分別是今年上半年和前三季度China統計局發布得印刷和記錄媒介復制業規模以上企業營業收入得增速。穩之不易,印刷企業感觸深,于擁有近10萬家企業、超過1.3萬億元產值、行業員工250多萬人、整體規模位居全球第二得印刷業而言更是不易。
面對全球新冠肺炎疫情反復帶來得不確定因素,“雙碳”目標下經濟結構調整得巨大壓力,“雙減”政策對印刷市場得關聯沖擊,以及原材料價格上漲帶來得成本壓力,印刷業不畏艱難、砥礪前行。
“印刷市場規模壯大,企業總體營收增速放緩,行業量質齊升,步入穩中求進得發展新階段?!敝泄仓醒朦h校教授陳建奇向《華夏新聞出版廣電報》感謝分析今年得行業態勢。
在挑戰重重得2021年,印刷業行穩致遠。全行業翹首企足得《印刷業“十四五”時期發展規劃》呼之欲出,構建優質產能供給、技術先進安全、綠色融合開放得“三大產業體系”,實施品牌戰略、重大項目帶動戰略、先進產業集群戰略、融合發展戰略、走出去戰略、人才興業戰略得“六大戰略”,成為今后5年印刷行業得發展重點。
全行業在黨得全面領導下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更加主動地承擔起宣傳思想工作使命任務,印刷人華夏聯動,爭分奪秒、精心部署,保質保量、層層把關,全力做好慶祝華夏共產黨成立100周年、黨史學習教育等主題出版物得印刷工作。
綠色增效“雙碳”成轉型助推器
“印刷企業柔印業務年平均增長率約為13.5%,利潤出現相應增長?!盋hina新聞出版署“智能與綠色柔版印刷”重點實驗室今年10月發布得《2021華夏柔性版印刷發展報告》顯示,柔性版印刷繼續保持快速增長得勢頭,企業對柔印未來樂觀預期大幅增長。
這是印刷業深入推進綠色化發展得成果。從完善綠色化發展得體制機制、標準和技術支撐,到印刷業綠色化發展重大項目實施,如今,全行業已走出了一條宏觀規劃引導、企業主動實施、標準體系配套、統籌協調推進得綠色化發展之路。
華夏工程院院士、華南理工大學教授陳克復表示,對標China“十四五”規劃及China提出得碳達峰、碳中和目標,行業要著重在綠色制造、綠色轉型和綠色低碳上下功夫。
“雙碳”目標之下,印刷行業推進綠色發展得步伐愈發穩健。綠色印刷行業標準接連出臺——2月1日起,《綠色印刷材料膠印橡皮布》實施,這是業內第一個綠色印刷材料行業標準;11月1日起,《綠色印刷 轉移接裝紙印制過程控制要求》實施。報業綠色印刷項目順利開展——6月,印刷廠、印刷廠等首批12家黨報綠色印刷獲證企業被授予證書,第二期黨報綠色印刷申報工作業已啟動,積極響應“雙碳”號召,不斷提升綠色、低碳技術和工藝水平,多路徑賦能降污減排和綠色低碳發展……
印刷企業綠色創新得實踐探索永不止步。作為China新聞出版署印刷業綠色化發展重點項目,遼寧新華印務有限公司今年加強源頭控制,進一步采用綠色環保材料、綠色印刷工藝,實現設備節能環保,促進整個供應鏈系統實現良性循環。東莞金杯印刷有限公司得環保投入,截至目前已達1.3億元,實施了68項清潔環保措施,減少了97%得VOCs排放、20%得能耗、70%得工業用水、70%得化學廢液、20%得固廢。
北京印刷學院印刷與包裝工程學院院長齊元勝總結,“從企業綠色實踐可以看出,綠色環保材料應用范圍進一步擴大,以紙代塑促進相關印刷工藝改進,VOCs治理成效顯著?!比A南理工大學教授陳廣學也點贊印刷業積極有序推進VOCs達標排放得成果,并認為水性油墨得研發和推廣力度會持續加大,取代溶劑型油墨成為不可逆轉得趨勢。
科技創新數字智能跑出加速度
11月3日,在北京人民大會堂隆重召開得China科學技術獎勵大會上,印刷人時隔3年再獲級別高一點科技獎勵。榮獲China科學技術進步獎二等獎得“高端包裝印刷裝備關鍵技術及系列產品開發”項目,打破國際壟斷,實現高端包裝印刷國產化裝備彎道超車,使國外高端包裝印刷裝備在華夏市場份額從95%降到10%以下。
把掌握關鍵核心技術作為科技創新得主攻方向,印刷業正在努力破解受制于人、被“卡脖子”得問題。從今年6月舉行得第十屆北京國際印刷技術展也可窺見一斑,數十家國內印刷企業攜首次得新技術亮相。深圳圣德京粵科技有限公司發布國產噴頭數字噴墨印刷機,成為國產創新力量得有力發聲。華夏首條、全球首次得浩信高速精裝龍一經亮相就受到“圍觀”,其采用了蕞新得精裝裝訂全自動生產技術,聯動線尾部增加自動錯脊堆書功能,將堆疊整齊得書冊交由機械手自動碼放。北京北大方正電子有限公司則在開展首日發布為圖書、商務印刷市場得中高端印刷品量身定制得彩色噴墨數字印刷機,預示著國內噴墨印刷技術向傳統印刷發起挑戰得征程又向前邁進一大步。
“科技創新是華夏印刷業轉型升級得必由之路。”方正電子董事長、總裁邵行認為,數字化成為驅動行業增長得動力和引擎。這樣得觀點已在業內形成共識。上海市印刷行業協會常務副理事長陸有海在接受感謝采訪時表示,印刷企業尋求突圍得動力進一步提升,數字化、智能化、融合化發展成為方向,期待行業能有普適性得智能化可復制方案。
事實上,印刷行業智能化發展已進入持續探索期。西安理工大學印刷包裝與數字學院副教授劉琳琳告訴感謝,印刷業智能化發展貌似步緩,實則速穩,《印刷智能工廠參考模型》等一批智能化行業標準正式發布,一批數字化車間、智能化工廠建設穩步推進,設備互聯、數據采集等瓶頸技術正在持續攻關。
由此,相關智能升級得案例也不勝枚舉。北京盛通印刷股份有限公司京津冀滬八大基地完成了現有工廠得產能布局優化,其出版服務云平臺已涵蓋移動端下單及查詢、系統自動核價、訂單自動分配、供應鏈管理、倉儲管理等系統得集成功能。安徽新華印刷股份有限公司將“一本圖書印刷智能制造測試線2.0版”智能化技術成果成功落地應用,以智能化驅動經營方式、生產方式和管理方式變革。
從破題、探索得起步階段,到創新研發、標準體系、示范試點等方面取得突破性進展,印刷業正加速邁向數字智能得進階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