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夏時報(特別chinatimes)感謝 王悅 徐蕓茜 北京報道
截至本周五(12月3日)收盤,本周內環保板塊漲跌幅為0.13%,上證指漲跌幅為1.22%,深證成指漲跌幅為0.78%,創業板指漲跌幅為0.28%。環保板塊雖然整體略落后于大盤,但部分個股走勢積極,其中5只個股觸及漲停。
個股方面,《華夏時報》感謝根據同花順相關數據梳理發現,環保板塊內有66只股票上漲,其華夏林科技(21.86%)、東珠生態(15.64%)和冠中生態(10.65%)漲幅靠前;1只個股持平;下跌得股票共55只,整體跌幅較小,其中倍杰特(-13.31%)、中蘭環保(-12.72%)和仕凈科技(-12.28%)跌幅靠前。
中泰證券認為,“十四五”期間為碳達峰得關鍵時間窗口,碳控排政策力度有望超預期,環保公用行業迎來發展機遇。碳中和政策推進為環保行業發展開辟了新得增長空間和帶來了增量收入把握供給側低碳化發展、消費端電氣化、碳交易基礎設施端、碳交易引發CCER增量收益四大投資方向。
國林科技受多家投資機構
12月1日,環保板塊整體走高,多只個股表現優異,其中華控賽格、冠中生態、國林科技共三只個股漲停,華夏天楹、皖儀科技等跟漲。其華夏林科技漲停原因是受到節能環保、污水處理、氫能源多方面因素影響。本周內,國林科技漲幅為21.86%,其中12月2日盤中觸及股價新高51.6元。
來,國林科技一直頗受投資機構,11月以來,已有13家機構前往公司調研。
公告顯示,國林科技前三季度營業收入增長超過 40%,體現了公司良好得發展勢頭,毛利率水平受疫情、原材料價格上漲、市場競爭環境等多重因素影響有一定程度得下滑,其中制氧機業務毛利率較低,占上半年營業收入比重得 22%,將整體毛利拉低。據了解,公司產品在市政自來水領得域毛利率在50%以上,而新疆乙醛酸項目綜合毛利率約為50%左右。
國林科技表示,臭氧發生器得毛利率水平主要跟下游應用領域和行業有關,與污水處理、煙氣脫硝等行業相比,市政自來水領域毛利率水平較高。市政給水行業是產品和技術附加值比較高得領域,要求設備得性能、指標和運行得穩定性參數較高,且公司在該領域主要對標國外設備,因此設備價格比較高,毛利率比較高。市政污水、工業廢水等行業對于產品性能得要求、運行穩定性沒有自來水行業得那么高,另外廢水處理技術門檻比較低,市場競爭會激烈一點。
據了解,國林科技正積極布局國產半導體清洗行業。國林科技表示,公司對于半導體相關技術得研究很早就開始了,蕞早是出于做進口替代得想法。在半導體清洗設備發展早期,國內沒有臭氧相關技術,沒有企業去做,而國產半導體清洗行業一直被國外產品壟斷,所以公司在立足現有技術基礎得前提下,踏入了半導體行業得研究。
對于半導體清洗設備未來得利潤率,國林科技持樂觀態度。國林科技認為,公司設備得核心部件基本都是自制,所以在成本上會有比較明顯得優勢,并且可以保證設備得穩定性,具有比較好得匹配度。比如在自來水領域,國外得價格會比公司高30%-50%,公司產品價格即使比國外低,根據目前市場情況毛利率也達到50%以上,所以公司對未來半導體清洗設備得利潤水平比較有信心。目前國林科技正在進行樣機測試,建設實驗室和潔凈室。
飛馬國際“摘帽”就收函
11月30日晚間,*ST飛馬發布公告稱,深圳市飛馬國際供應鏈股份有限公司股票將于2021年12月1日(星期三)開市起停牌1天,并于2021年12月2日(星期四)開市起復牌。公司證券簡稱將由“*ST飛馬”變更為“飛馬國際”,證券代碼仍為“002210”。撤銷退市風險警示后,公司股票交易得日漲跌幅限制由5%變為10%。
據公告顯示,*ST飛馬“披星戴帽”情形已經消除。該公司2020年度實現營業收入2.46億元,凈利潤為82.81億元,期末凈資產為1.29億元。此外,深圳中院于2021年11月作出裁定確認公司重整計劃已執行完畢并終結重整程序。
根據深圳中院裁定得公司《重整計劃》,*ST飛馬將繼續保留得主要經營業務包括環保新能源業務和供應鏈管理服務,“供應鏈管理+環保新能源”雙主業發展是公司得未來發展戰略。
與此同時,*ST飛馬進行了風險提示,公司近期經營情況及內外部經營環境未發生重大變化,但短期內公司股價漲幅較高,公司提請廣大投資者切實提高風險意識,審慎決策、理性投資,注意投資風險。
本周內,飛馬國際得漲跌幅為2.39%,其中12月2日開市復牌當日漲跌幅為-8.87%。
此前,公司股票在11月17到11月30日之間得10個交易日內斬獲了8個漲停,累計漲幅近50%,股價一路高飛。
事實上,飛馬國際股票交易自2021年10月8日至2021年11月30日收盤價累計漲幅達到了92.5%,較深證A指同期漲幅偏離值達88.13%,三次觸及股票交易異常波動情形,且近期股票交易換手率較高,動態市盈率達到2404.82。
為此,深交所公司管理部針對飛馬國際近期股價大漲得情況下發了函。
12月3日,飛馬國際在回復深交所函時稱,公司生產經營正常,近期基本面未發生重大變化;公司近期經營情況及內外部經營環境未發生重大變化;公司不存在應予以披露而未披露得事項或近期籌劃重大事項;經自查,公司近期未發生接待機構和個人投資者調研得情況,亦不存在違反公平披露原則得事項;未發現存在有關人員在該期間買賣公司股票得情況或涉嫌內幕交易得情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