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航1000公里、FOTA、電子后視鏡,年底前,幾十款新車集中亮相、上市,新能源汽車得續航門檻標配500公里以上,而明年得計劃中,1000公里續航新車已經敲定上市。
今天,華夏汽車工業協會透露,華夏汽車市場規模全球蕞大,汽車產不錯、保有量已連續多年居世界首位。到今年9月底華夏汽車保有量將達2.97億輛,年底將超3億輛。華夏車市不僅車多,還看點滿滿、精彩紛呈。
年底新車,一大半是新能源中汽協數據顯示,今年下半年以來,每賣出五輛車就有近一臺新能源汽車。在新車市場上,新能源汽車更加春風得意,在正在舉行得廣州車展上,上市新車中接近一半是新能源,可謂風光無限。
一大波長續航得新車正在敲響2022年得大門,500公里以上正成為新能源汽車得標配,而800-1000公里已是常規高配。
本周,上汽榮威宣布,推出iMAX8純電版,該車搭載帶7*24h智能監控等超高安全防護得電池,擁有550KM以上續航、15分鐘30~80%快速充電。
與此同時,大通MAXUS也正式發布全球可以嗎全尺寸豪華智能純電MPV MIFA 9,該車采用90度寧德時代鋰電池,續航里程達到520km,2023年,大通MAXUS還將交付續航超過650公里得車型。
與此同時,1000公里以上續航得新車也正陸續進入人們得視野。廣汽集團宣布,AION LX Plus將搭載海綿硅負極片電池技術,CLTC綜合續航里程達到1008km。蔚來ET7也官宣,該車將配置150kWh電池包,其NEDC工況下得續航里程將超過1000km。長城汽車發布了高端品牌“沙龍”得可以嗎EV車“機甲龍”。該車型不僅能夠實現800公里以上得續航,還做到了充電10分鐘續航400公里得超級快充。
“長續航是考察新能源汽車硬件能力得蕞重要指標。”業內分析人士指出,在里程焦慮無法徹底改觀得情況下,電動車比拼得關鍵就是續航,而這正促進電池技術突飛猛進。
FOTA、電子后視鏡,這些技術正走在“灰色地帶”從智能鑰匙到智能后視鏡,從OTA到FOTA,智能汽車得“黑科技”層出不窮,汽車規則改變得時代或正悄悄來到。
名爵MG ONE推出,該車搭載了MG PILOT 2.0高階智能幫助駕駛系統,配備多項前沿硬件及高階駕駛黑科技,可實現全場景無人智能泊車,支持手機APP泊車、無感手機車鑰匙、整車固件得空中軟件升級(FOTA)等科技。與OTA不同,FOTA得本質是固件升級,包括驅動、系統、功能、應用等得升級,是一種高于OTA得車機軟件更新功能。
就像手機版本升級一樣,越來越多得汽車也通過互聯網實現升級,而FOTA使這種升級拓展到了汽車核心功能,比如發動機等,這對于汽車軟件得安全性提出了更高得要求。針對升級得質疑也已經出現,比如有消費者發現,車輛升級后,續航里程銳減,還有得車升級后被鎖了,不能使用。
值得注意得是,在法規層面,華夏今年得新規已經要求,當企業實施OTA升級時,應向工信部備案,涉及安全、節能、環保、防盜等技術參數變更得應提前申報,保證汽車產品生產一致性。
智能后視鏡也正在進入人們視野。今年年底,無論是在剛剛結束得進博會上,還是正在進行中得廣州車展,電子后視鏡都是一項正在改變規則得技術。
大通MAXUS得全球可以嗎全尺寸豪華智能純電MPV MIFA 9得概念車型就配合兩側得電子后視鏡顯示屏。魔方汽車得新車型也采用了電子后視鏡,這是一款超廣角得電子后視鏡,可以彌補傳統后視鏡得角度問題。在進博會上,佛吉亞得一體化“智能座艙”也配備了電子后視鏡。
業內人士指出,電子后視鏡得技術已經比較成熟,但是完全替代傳統后視鏡,還需要政策法規得突破,這也是智能汽車厘清責任和義務得重要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