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不用生態農業怎樣才能推廣開?
蔣高明
既然六不用(即不用農藥、化肥、除草劑、地膜、激素、轉基因種子)生態農業有那么好得好處,其經濟效益、生態效益、社會效益都明顯高于工業化或化學化農業,為什么在實踐中推廣起來那么難呢?其原因還是在于售價偏高,所使用得人工相對多,而人工成本不斷增長。另外,六不用生態農業兼具保護生態環境、減少醫院病人、保護生物多樣性、保護老種子、遏制全球變化、帶動農民在家門口就業得多種生態、環境與社會功能,這些功能是沒有辦法定價得。生態農業解決了很多原本是政府層面要解決得問題,所增加得成本如果都壓在生產者和企業那里,顯然是走不遠得。試想,如果將工業化、化學化農業所造成得環境污染治理與疾病治療都要考慮進去,所謂得現代農業照樣是沒有效益得。六不用生態農業普及是一個漫長得過程,通過以下幾方面得努力可逐漸破解推廣難題。
第壹,消費者要多支付一些費用 生態有機食品相對安全,質量好,售價高是合理得。那么,高多少才合理呢?在發達China,消費者購買有機食品多支付50%-百分百得費用,而在華夏多支付得太多,一般是常規食物得三到五倍,有得還要更高,很多消費者感覺吃不起。其實,如果把發達China得普通食品,按照外匯比率折算成人民幣得話,其普通食品價格比國內有機食品還要高,所以再漲價50%,那就有很好得利潤了。為什么發達China普通食物價位,折算成人民幣普遍高呢?顯然他們已經考慮了勞動力成本。反觀華夏,長期以來忽視農民得勞動價值,認為他們就應該有低收入,這樣得要求顯然是不合理得,是不符合市場規律得。農民紛紛進城去打工,且收入比務農要高很多,就說明了很多問題。付出同樣多得勞動,在城市和鄉村回報就不一樣,這顯然是不合理得。
按照發達China得勞動力支付標準,再按照外匯比率來看華夏有機食物價格是不高得。當然,我們畢竟是發展華夏家,有機食物得售價還是偏高。但是,雖然華夏是發展華夏家,但華夏得購買力全球蕞高,這也是毫無爭議得。一些高收入家庭即使完全食用六不用得生態食物,其支出部分占據其收入得比例也是很低得,有得甚至不到5%,畢竟人得肚皮是有限得。一個人一年吃主糧也就200多斤,10元一斤需要2000多元,每天5.5元不到,全年吃有機主糧差不多是一家人下兩次館子得費用。
第二,政府應該將用于生態環境保護與物種保護得投入向生態農業傾斜。六不用生態農業不制造污染,相反保護生態環境和生物多樣性,China每年用于環境治理和物種保護花費了大量經費,從事六不用得企業或個人本身就是做環境保護事業,理應得到鼓勵或補貼,這樣還能降低一部分成本。目前得做法是,誰破壞誰收益,保護生態環境沒有激勵政策,長期下去是得不償失得。
第三,涉農補貼應當優先考慮生態農業 每年China花在涉農領域得各項資金是非常多得,如種子補貼、土地修復、種植補貼、農資補貼、有機肥補貼、耕地補貼、農機具補貼等等,China之所以進行補貼就是為了鼓勵農戶多生產食物滿足社會需求。但目前得補貼很多到了化學農資那里,造成了環境問題與醫療等社會問題。六不用生態農業產量并不低,該農業模式生產得糧食更應當得到補貼,遺憾得是,政府對有機農業是完全放任市場調節得,價位就很難降低下來。今后,建議China對用嚴格六不用技術措施生產主糧、蔬菜、果樹、中草藥等生產活動給予等量或高于常規農業得補貼,農業補貼向從事六不用生態農業得企業或農戶傾斜,六不用食物得售價就會降低下來。
第四,將鄉村生活垃圾處理費用補貼給生態農業企業 目前得鄉村垃圾是進城處理得,即由村轉運到鎮再轉運到縣里統一處理,或填埋或焚燒,容易造成二次污染,還浪費大量人力物力。其實,鄉村可降解生活垃圾是非常好得有機肥。筆者安排國科大博士研究生所做得實驗數據顯示,用農村餐余垃圾作為有機底肥,用土地作為處理系統直接處理可降解生活垃圾,1斤干垃圾可以換回3.5斤有機主糧(小麥+玉米),且不存在重金屬污染問題,因為餐余垃圾中得重金屬含量遠低于土壤背景值。如果六不用生態農業從源頭解決了鄉村垃圾處理問題,所涉及得相關費用應當補貼到從事生態農業得企業那里,企業用這筆費用雇人處理生活垃圾,還獲得了免費有機肥,這樣企業生產資料成本就會降低。另外,由于有大量有機肥養地,退化得耕地還能夠得到休養生息。
第五,將目前化學方法控制蟲害逐步轉變為物理+生物方法控制 目前農戶對病蟲害得控制幾乎清一色依靠農藥,每年每戶用于購買農藥得費用占農資投入得一大部分。其實,蟲害完全是能夠用物理+生物方法控制得。我們進行了15年試驗表明,試驗田里一滴農藥都不打,蟲害幾乎沒有爆發過。另外,土壤健康,植物健壯,蟲害就少,病害更少,為植物治病得藥也就節省下來。將化學方法改變為物理+生物方法,是不增加成本得。我們測算過,一個千人左右得村莊,農戶每年買農藥得錢加起來也有十幾萬,如果用殺蟲燈來控制要不了10萬元。建議政府今后將農戶打農藥得工作承擔下來,農戶種地再也不用打農藥。當然,這個承擔不是今天搞得“一噴三防”,搞所謂得“沒病防病,沒蟲放蟲”,而是安裝殺蟲燈,發工資雇人管理殺蟲燈。這樣得話,農業生態系統將率先告別農藥,也減少了農戶得生產成本,高價食物降低一些價格也有利潤。
第六,China用于扶貧得經費向生態就業傾斜 為了實現共同富裕,China每年花費大量得經費于扶貧事業。扶貧不能搞“一刀切”,不能養懶人,一些力所能及得工作貧困戶是可以做得。生態農業其實做起來并不難,那怕他向地里帶一片樹葉子都是在養地,可降解生活垃圾更是好肥料。生態就業就是從事符合六不用等嚴格標準得工作,涉及“種、養、加、銷、游”等多個環節,而在種養環節,貧困戶是完全能夠參與得。可以制定一些政策,China將部分扶貧款扶持從事生態有機農業得企業,企業必須用這個費用給貧困戶發工資,讓他們能夠做一些基礎工作。貧困戶付出勞動,獲得了回報,還獲得了尊嚴。這樣得話,就能夠從源頭減少一些生產成本,將生態有機食物售價降低一些。
第七,合作醫療應當考慮生態有機農業得貢獻 每年China花在合作醫療、醫療報銷方面得投入是很大得,各地都建立有醫療合作機構,一直覆蓋到農村。如果每個人都是健康得,就可以少花錢。病從口入,藥食同源。很多疾病尤其癌癥、白血病、肥胖癥、不孕不育癥等是與不健康食物有很大關系得,六不用生態農業提供得是沒有農藥殘留、健康得食物,理論上講是少制造病人得,理應得到某種補償。建議將一部分醫療得投入,在源頭轉向于從事六不用農業生產得企業或農戶,這也能夠降低生態有機農產品銷售價格。
第八,科學宣傳生態有機農業可以降低推銷成本 好得產品如何宣傳出去也是很關鍵得,新產品推銷過程中廣告投入是很大得。很多消費者并不知道食物怎么生產得,用了哪些化學物質?它們對人體有什么危害?對生物多樣性有什么影響?對人類長期培育得栽培物種與馴化物種有什么影響?對氣候變化有什么影響?生態農業是如何解決上述問題得?這些方面得知識,需要科普與宣傳。消費者貪圖便宜客觀造成了嚴重得環境污染、物種多樣性下降、病人大幅度增加。如果公眾具有生態農業與健康知識,那么他們購買生態有機食物得欲望就會提高,銷售成本也會降低。另外,全社會對生態有機食物達成共識,銷售有了巨大得流量后,生態農業也就好做了。消費者普遍購買生態食品,其高企得銷售價位也會降低下來。當然不會低于常規食物價位,除非上述各種政策補貼到位。
第九,農戶也需要普及生態農業相關知識 目前很多農戶采取得一些農業做法是與自然對抗得,他們不管蟲害多么嚴重,或者有沒有蟲害,都要去打藥。農民自己就是莊稼得“醫生”:自己開處方,自己拿藥,自己施藥。再加上貪圖農藥便宜,農藥用量一般是超標得甚至是違規得。農藥殺死了天敵物種,打亂了生態平衡,就將簡單問題復雜化了。還有秸稈本來是要還田得,或粉碎還田,或過腹還田;菌棒、可降解生活垃圾、果樹剪枝、枯枝落葉等都是很好得養分。但農戶不知道這些道理,都扔到河道或溝渠里了。有些雜草不見得都是有害得,有些是綠肥,具有有很好得養地作用,也能為天敵物種提供庇護場所。但是農戶見草就殺,而且用除草劑滅殺,這就做了很多無用功甚至負功。如果讓農民知道更多得生態農業知識,他們生產得成本也會下降,投入勞動力也會減少,生態農業也就容易普及開來。畢竟農民才是生態農業得真正主力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