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五”時期
作為華夏交通“第四極”得成渝地區
交通運輸將如何規劃?
在“千湖之省”湖北
五年后得交通運輸會是什么樣?
……
四川、重慶、湖北
綜合交通運輸“十四五”規劃陸續出臺
讓我們一起看看
這三省得交通藍圖
四川
四川省人民政府關于印發《四川省“十四五”綜合交通運輸發展規劃》,明確到2025年,交通強省建設取得重大突破,初步建成“四向八廊”戰略性綜合交通走廊和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國際性綜合交通樞紐集群,基本形成“123出行圈”和“123快貨物流圈”,基本實現“快速網覆蓋區縣、干線網暢達鄉鎮、基礎網連接村組”,為打造華夏交通“第四極”奠定堅實基礎。
“十四五”時期,四川綜合交通建設完成投資1.2萬億元以上,其中公路水路7000億元、鐵路3000億元、民航250億元、軌道交通2200億元。
?對外通道:打通“四向八廊”戰略性綜合交通走廊,包括川黔粵桂走廊、川滇走廊、長江北走廊、長江南走廊、川甘青新走廊、川藏走廊、川陜京走廊、川陜蒙走廊。
?內部通道:結合“一干多支”戰略實施和“一軸兩翼三帶”區域經濟布局,規劃布局了“1軸2環3帶4聯”交通骨架。
1軸:推動成渝雙圈互動、相向發展得主軸線。
2環:支撐成都平原經濟區內圈同城化、全域一體化和夯實成渝主軸中部發展基礎得交通環線。
3帶:支撐成德綿眉樂雅廣攀、成遂南達萬、攀樂宜瀘沿江等3個經濟帶得交通廊道。
4聯:強化地級行政中心連接和軸帶橫向聯系、深化五區協同得聯絡線。
?重點發展10大任務:即強化交通戰略支撐引領,補齊綜合交通網絡、綜合交通銜接2個短板,促進交通與新技術、生態環境、關聯產業3個領域深度融合,優化出行服務、貨運服務、安全防控、行業治理4個體系。
按照“鐵路強通道、公路提品質、水運挖潛能、航空擴能級、郵政優體系”思路,推動一大批交通建設項目,完善全省綜合立體交通網絡。
重慶
重慶市交通強市建設工作推進會上發布了《重慶市綜合交通運輸“十四五”規劃(2021-2025年)》、《重慶市綜合立體交通網規劃綱要(2021-2035年)》和《支持交通強市建設若干政策措施》。“十四五”時期,重慶將投資5000億元,實施近100個引領性、支撐性重大交通項目,全面開啟“兩小時重慶”(即依托高鐵從市域內各區縣至中心城區兩小時到達)建設新征程。
? 打造綜合立體交通網:
軌道網:加快建設鄭萬、渝湘、渝昆、渝萬、成達萬等5條高鐵827公里,開工建設成渝中線(已開工)、渝西、渝宜等6條高鐵790公里,基本實現高鐵1小時成渝雙核、2小時市域城市至中心城區、6小時北上廣通達。
公路網:力爭新開工成渝高速加寬、大竹至墊江至豐都至武隆等18條高速公路、總長1000公里,建成銅梁至安岳、梁平至開江、巫溪至鎮坪等20條高速公路、總長1200公里。屆時,重慶高速公路通車里程將達到4600公里,省際出口通道達到32個。
水運網:改善千噸級航道500公里,三級及以上航道實際達標里程達到1200公里。加快推進“三樞紐五重點八支點”港口體系建設,新增港口貨物吞吐能力3000萬噸,港口貨物吞吐能力達到2.4億噸;推動組建長江上游港口聯盟,形成分工協作得航運體系,基本建成長江上游航運中心和物流中心。
世界級機場群:加快建設江北機場T3B航站樓及第四跑道,開工建設重慶新機場,推動形成“市內雙樞紐協同、成渝四大機場聯動”得機場格局,并完成萬州、黔江機場改擴建,開工建設一批通用機場。
郵政網絡:基本建成普惠城鄉、聯通區域、輻射國際、高效銜接得郵政快遞基礎設施,全面鞏固郵政“村村直通郵”,符合條件得建制村基本實現“村村通快遞”,基本實現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核心城市間郵政快遞24小時送達。
重慶還將積極建設六大運輸體系:即便捷舒適得客運服務體系、經濟高效得現代物流體系、智能高效得智慧交通體系、節能環保得綠色交通體系、堅實可靠得平安交通體系和協同規范得現代治理體系。
湖北
日前,湖北省人民政府印發《湖北省綜合交通運輸發展“十四五”規劃》,明確到2025年,建設高水平得“兩中心兩樞紐一基地”,構建“三張網”,實現“三個雙”,形成湖北兩個“123交通圈”,實現“五個進位”,率先在六大試點領域突破、走在華夏前列。
? “兩中心兩樞紐一基地”:武漢長江中游航運中心、華夏鐵路路網中心、華夏高速公路網重要樞紐、華夏重要航空門戶樞紐、華夏重要物流基地。
? “三張網”:高品質得快速網、高效率得干線網和廣覆蓋得基礎網。
? “三個雙”:
市州雙快覆蓋。全面推進高速鐵路建設,根本解決航空發展短板,實現市州高速鐵路全覆蓋、運輸機場1小時基本可達,加強城際交通聯系,充分發揮中心城市和城市群引領作用,加快構建“一主引領、兩翼驅動、全域協同”區域發展布局。
縣市雙軸支撐。完善高速公路主骨架,推進普通國省道達標升級,在縣縣通高速公路得基礎上,所有縣市形成高速公路和普通干線高等級公路雙軸支撐,助推塊狀經濟、縣域經濟蓬勃發展。
鄉鎮雙通道連通。結合普通國省道達標升級,持續深化“四好農村路”建設,在鄉鎮通二級及以上公路得基礎上,實現具備條件得鄉鎮三級及以上等級公路雙通道連通,大幅提升農村交通網絡韌性,切實增強人民群眾在交通運輸領域得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 兩個“123交通圈”:形成湖北“123出行交通圈”(武漢都市圈1小時通勤,省內城市群中心城市間1小時互通;武漢與周邊城市群之間、省內城市群之間2小時通達;武漢與華夏主要城市3小時可達),依托航空、高鐵,融入“全球123快貨物流圈”。
? “五個進位”:在基礎設施水平、運輸服務質效、科技創新能力、綠色安全成效、行業治理效能向華夏前列進位。
? 六大領域:現代內河航運、“四好農村路”、多式聯運、智慧交通、交通運輸領域信用體系建設、投融資體制改革。
四川省交通運輸廳、湖北省交通運輸廳、重慶市交通局
感謝 | 常亮
責編 | 翟永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