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業蓬勃發展,新產品層出不窮,新騙術不斷升級——這是什么?能買什么?該怎么辦?諸多問題困擾著金融消費者,他們情不自禁地高呼“給我一雙慧眼吧!”誠然,越是紛繁復雜得世界越需要提升辨析力。基于此,南都財經新聞部聯袂廣東銀保監局、廣東銀行同業公會、廣東省保險行業協會、廣東省保險中介行業協會以及廣東正和消保中心聯合制作,將長期開設“金融消費者教育”欄目,旨在為金融消費者搭建一個跟著監管部門、金融機構、業內可能深入學習得平臺。我們將通過剖析典型案例、一問一答釋疑解惑等多種形式,助您每次金融消費都清楚、明白、有底氣。更多得和投訴請聯系:ndfi2019等163。
因個性化、限制少、產品線豐富、類型多樣等產品優勢,又因頭部機構亮眼得業績表現,私募基金投資近年來蓬勃興起,廣受高端人群青睞。據公開數據披露,截至2021年8月,華夏私募投資基金規模已達19.05萬億,管理機構達到2.44萬家。
不過,2020年一家名為深圳市中金國瑞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金國瑞”)得私募機構卻被自家通報,其非法吸資超20億,涉及上千名投資人,致使大量投資者血本無歸。
中金國瑞非法募資超22億元
2020年2月13日,深圳市公安局福田分局發布《關于“中金國瑞”基金公司涉嫌非法吸收公眾存款案得案件通報》,通報了該局對私募基金管理人中金國瑞涉嫌非法吸收公眾存款罪案得偵查近況。通報稱,初步查明,涉案公司實際募集資金總額為22.48億元,支付投資人和利息總額為16.88億元。
深圳證監局在2020年2月17日發布關風險警示。從深圳證監局日常監管掌握得情況看,除上述“中金國瑞”案件外,目前轄區已被深圳公安部門通報涉嫌非法吸收公眾存款等刑事犯罪得私募基金管理人至少還有6家。
加強風險防控意識
與公募基金相比,由于信息公開不及時、投資標得復雜、部分項目投資周期較長等因素,實質上私募基金風險更高,往往存在基金未按時備案、運作未嚴格按照合伙協議要求執行、對外投資流程不規范等問題,潛藏著較大得投資風險。
作為私募基金投資者,如何在追求高收益、個性化資產配置得同時,有效加強風險防控,嚴防死守,切實保護自身合法權益呢?
華夏建設銀行廣東省分行提醒您:
1.嚴格篩選標準,提升投資質量
在管理人層面,要對其營業范圍、實繳注冊資本、股東構成、投資團隊、經營情況等進行了解,管理人資質和實力,降低管理人方面可能出現得道德風險。
在基金層面,要其是否完成工商登記、是否符合法規要求、手續是否完備、機制是否齊全,一個簡單有效得參考標準是查看私募基金投資人中是否包含有機構投資人,以及相關機構投資人得資質和實力。
2.資產托管情況
目前,雖然監管未硬性要求私募基金必須托管,但窗口指導指向第三方托管機制。托管機制成為私募基金管理人提升行業信譽、維護消費者權益得優先選擇。進行私募投資時,查看產品是否進行第三方托管以及托管方資質,對于控制投資風險也很有幫助。
3.持續,及時防范潛在風險
作為私募基金投資人,需持續跟蹤私募投資基金和基金管理人得備案情況。如遇異常,應及時甄別風險、爭取提前退出投資,避免投資出現損失。
采寫: 周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