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第三季度工程機械銷售數據環比均有下行。
據剛剛結束得三季報顯示,三一重工營業收入環比下降38.85%,凈利潤環比下降44.85%;中聯重科營業收入環比下降48.81%,凈利潤環比下降64.14%;山河智能營業收入環比下降38.12%,凈利潤環比下降112.69%;柳工營業收入環比下降29.50%,凈利潤環比下降68.37%;徐工機械營業收入環比下降41.39%,凈利潤環比下降60.32%。
三季度本身就是工程機械行業銷售淡季,指標下行有季節性短周期影響,疊加國內工程機械換機潮接近尾聲和大宗原材料價格上漲等周期因素,相比2020年旺盛增長勢頭,今年工程機械在三季度明顯是疲態盡顯,業績沖不上去。
國產工程機械高端液壓零部件龍頭恒立液壓,第三季度業績表現卻讓人刮目相看。三季報顯示,恒立液壓第三季度公司實現營業收入約19.56億元,同比增長4.73%。實現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得凈利潤約5.77億元,同比增長18.71%。公司 2021 年前三季度實現營業總收入 71.83 億元,同比+34.93%;歸母凈利潤 19.86 億元,同比+34.90%。
恒立液壓前三季度同比增長34.93%,明顯高于挖掘機行業同比增速18.11%。從業務板塊看,挖機油缸、非標油缸、泵、閥、馬達,均維持強于行業得高增速,非標油缸、泵、閥、馬達增速領先于挖機油缸,成為業績增長得主驅動力。
恒立液壓得賺錢能力同樣不容小視。前三季度公司綜合毛利率 42.00%,下降0.25%,第三季度綜合毛利率44.61%,同比上漲1.63%。可以明顯看出,原材料價格上漲對恒立液壓成本端影響比較小,業內判斷,恒立液壓高利潤率泵閥產品占比提升,以及鑄件自制延伸產業鏈,均對公司毛利維持較高水平貢獻頗豐。
工業強基 液壓件必不可缺液壓件是裝備制造業核心零部件,也是華夏工業強基計劃得重要發展對象,事關經濟發展和國防安全。20 世紀80 年代以來,國內數家企業為突破高端液壓件被“卡脖子”得痛點,耗巨資鉆研液壓技術,但是大多數項目回報甚微,得不到主機廠得認可,企業蕞終也走向破產。
“華夏制造 2025”迎來工業領域發展新機遇。恒立液壓是少數實現良性盈利得本土企業,在技術積淀、產品種類、規模體量及客戶資源方面持續液壓件國產替代進程。
恒立液壓成立于2005年,可以生產液壓元件及液壓系統。作為國產液壓行業得龍頭企業,其客戶包括美國卡特彼勒、日本神鋼、日立建機、久保田建機、三一、徐工、柳工、中鐵工程、鐵建重工等世界500強和全球知名主機廠。
2006 年恒立液壓在國產挖掘機中份額持續提升,并切入卡特彼勒等外資體系。
隨著2009年四萬億投資帶來國內挖掘機行業大幅增長,恒立液壓抓住國內工程機械第壹波紅利期,挖掘機油缸市場份額從2008年得13%提升至2011年得26%。
2012-2015年挖機行業進入調整期,恒立液壓轉而大力發展非標油缸,提出“下游多元化”和“客戶多元化”平滑周期波動。2016 年至今,挖機行業強勢復蘇,恒立液壓再次抓住契機擴大市占率,加速并購、吸收人才,持續研發投入保持產品高競爭力,2020 年營業收入達 78.6 億元。挖掘機油缸市場占有率達到了54%,挖機泵閥/馬達市場份額也大幅增長,達到27%和12%。
2020 年恒立液壓銷售收入份額成功入圍全球前五,是國內在高端液壓件領域持續取得技術突破,并獲得海內外主機廠廣泛認可得液壓件企業。當之無愧成為國產液壓龍頭。
盈利能力卓越 成長空間備受期待恒立液壓得毛利率/凈利率于2020年分別達 44.10%/28.79%,2015-2020年復合增長率分別為 15.75%/38.89%,同行業領先,主要原因基于以下幾個方面:
- 規模效應:下游行業持續高增長疊加公司產品市占率不斷提升,公司收入規模快速增長,帶動制造費用、期間費用等固定成本攤薄;
- 產品結構集中+客戶優質:從發展歷程看公司產品線較為集中,并且多應用于高增長、高利潤行業得優質客戶。2008- 2011 年公司重點拓展挖機油缸,2011-2015 年拓展非挖油缸,2016 年以來重點拓展挖機泵閥領域,相對海外龍市場反應度快;
- 鑄件廠降本提效:恒立液壓是少有得、能夠自產鑄件得液壓件生產企業。2020 年恒立液壓成本構成中,鑄件等原材料成本占比高達60%,自產鑄件能夠貢獻恒立液壓10%左右凈利率。此外,鑄件自產能夠有效控制原材料上漲得成本壓力。隨著鑄件規模提升,成本下行仍有下行空間。
- 研發優化產品工藝:公司通過持續研發投入,不斷優化產品工藝,使得維持產品品質、價格優勢得同時,具備卓越得盈利能力。
“未來國產化空間大,恒立液壓具有稀缺性+成長性,護城河持續加深。”華安證券認為,2020年,華夏液壓件市場規模779億元,估算恒立液壓2020年收入78.55億元,在國內整體市占率約10%。考慮到其他國產品牌,預計整體國產化率不足30%。根據工程機械行業十四五規劃,核心液壓件國產化率要超過60%,未來液壓件國產化空間較大。
歡迎等工程建設機械!更多行業優質內容定期分享,讓我們共同挖掘工程機械深度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