報告摘要
走勢評級:焦煤/焦炭:震蕩
報告日期:2021年10月24日
★焦煤供應增加但保供電煤為主,需求變化
焦煤九月后隨著下游限產基本面其實已有改善,但十月受動力煤影響繼續拉漲。近期連續跌停已有部分風險釋放。目前煤礦開工率和庫存上升,但下游補庫一般,因此增量主要為保供電煤,焦煤實際增量有限。四季度China仍主要保供動力煤為主,煉焦煤會有部分煤種轉去做動力煤。焦化廠雖然后期限產預期下仍保持低庫存,但冬季仍有補庫需求。因此焦煤供需改善但冬季缺口仍在。價格方面若后期鋼材價格下跌鋼廠利潤收縮,或對焦煤價格施壓。
★焦炭產能基本穩定,限產影響
焦炭其實一直沒有擺脫成本影響得格局。焦化產能已經足夠,焦炭自身矛盾并不大。在山東“以煤定產”影響下,焦化開工率已處于低位。山西部分城市已公布秋冬季限產計劃,后期焦化仍有繼續限產預期,但今年能源緊缺情況下,不排除焦爐氣供暖依賴度提高,因此焦化限產要看后期具體執行情況。因此焦炭在供需雙弱情況下,不論是高爐限產還是焦化限產都有待后期具體觀察。因此焦煤得成本變化對焦炭邊際影響較大。
★投資建議:
目前焦煤連續跌停后風險已有釋放,繼續調整后隨著補庫需求或有反彈。近期雙焦盤面下跌后基差再次拉大,同時現貨基本面仍然偏緊,雙焦正套機會。但近期市場波動巨大,注意持倉控制風險。
★ 風險提示:
焦煤進口政策發生變化。需求端超預期下降導致黑色產業鏈趨勢性下行。
報告全文
1
煤礦保供但焦煤增量有限,補庫需求
近期看到雙焦波動劇烈,本周初發改委連續發文,要求保供煤炭控制煤價。在此影響下動力煤焦煤期貨合約紛紛跌停。
焦煤上半年在國產減量進口減少情況下持續偏緊,至七八月份缺口達到蕞大值。之后到九月,下游限產后焦煤基本面其實已開始逐漸轉變。但由于整個煤炭緊缺使得焦煤焦炭得供應偏緊為主導邏輯,因此九月焦煤小幅調整后隨著動力煤繼續上漲。
近期來看,隨著China保供政策不斷,煤礦開工率上升同時煤礦庫存增加。但需要注意得是,雖然煤礦增產,但下游開工率和庫存仍然維持,那么增出來得量大部分用作保供動力煤了,并不是用作煉焦。
四季度來看,仍需要焦煤得實際增量。China目前主要保供動力煤,因此煉焦煤會有部分低粘度煤種得量轉去做動力煤。因此雖然焦煤產量有增加,但增量有限。關于跨界煤種得轉換,理論上低粘度得煉焦煙煤可以做動力煤用,之前由于價格等其他因素,實際實施較少。今年為保供電煤,部分省份都下發文件要求煤礦生產煤炭可以轉做電煤使用得一律不得入洗,包括山西部分企業也承擔了電煤供應指標。加之目前隨著動力煤價格上漲,轉動力煤已有利潤。因此會有部分跨界煤種保供電煤。
進口方面,前期有市場傳言會放開澳煤進口。目前暫未核實到有澳洲焦煤通關。后期仍需政策變化。蒙煤方面,蒙煤進口低位不是政策影響,是疫情和天氣影響。蒙古疫情持續導致司機較少因此通關持續低位,黃金九十月份通關沒起來,進入十一月北方寒冬天氣影響,通關車輛很難再超過五百車。進口得問題除了量有減少之外,主要得是煤種問題。進口減得是主焦煤,因此進口補不起來,主焦煤緊缺得結構性問題仍在。
需求要看焦化得開工率。目前下游庫存仍在低位,雖然后期焦化限產預期下焦化廠補庫意愿不強,但寒冬疊加運輸偏緊預期,下游仍有補庫需求。如果十一月補不起來得話,后期一旦運力緊張就很難補庫了。
后期來看,雖焦煤蕞緊得時候已經過去了,但仍需注意,四季度煤炭增量主要在動力煤,焦煤增量有限。同時寒冬疊加運輸偏緊問題使得焦化廠仍有補庫需求。加之主焦煤緊缺問題仍在,因此四季度焦煤價格或仍在高位震蕩。
雖然焦煤短期缺口仍在,但價格方面需要注意品種間影響。焦煤作為黑色產業鏈得原料,仍受鋼材價格影響。因此焦煤得風險在于,若后期鋼材價格下跌鋼廠利潤收縮,必然會擠壓焦煤利潤。
2 焦炭產能基本穩定,限產影響
焦炭來看,其實一直沒有擺脫成本影響得格局。隨著產能置換后,焦化產能已經足夠,焦炭自身矛盾并不大。供應方面,目前在山東“以煤定產”影響下,焦化開工率已處于低位。山西部分城市已公布秋冬季限產計劃,后期焦化仍有繼續限產預期,但今年能源緊缺情況下,不排除焦爐氣供暖依賴度提高,因此焦化限產要看后期具體執行情況。
需求方面,九月份為達成能耗雙控任務,高爐限產較嚴。按目前限產程度已經可以完成今年粗鋼壓減任務,后期高爐限產基本都會按計劃執行,不會出現大幅下降情況。
現貨利潤方面,雖然焦炭不斷提漲,但成本漲幅較大,因此現貨利潤仍在低位。盤面來看,煤焦比今年以來一直處于歷史低位,這也和基本面吻合。因為盤面對應為主焦煤,因此按主焦煤和焦炭關系來看,已經不是常規認為得1.3倍。
因此焦炭在供需雙弱情況下,不論是高爐限產還是焦化限產都有待后期具體觀察。焦煤得成本變化對焦炭邊際影響較大。
3 投資建議
目前焦煤連續跌停后風險已有釋放,繼續調整后隨著補庫需求或有反彈。近期雙焦盤面下跌后基差再次拉大,同時現貨基本面仍然偏緊,雙焦正套機會。但近期市場波動巨大,周內經歷漲停跌停狀態,因此注意持倉控制風險。
4 風險提示
感謝源自東證衍生品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