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IT悟道,點擊右上方“關注”,每天分享IT、科技、數碼方面的干貨。
天下熙熙,皆為利來;天下攘攘,皆為利往。——《史記》
如今的生活已不開互聯網。我們享受到各項互聯網服務無不是通過數據中心提供的。例如微信的社交服務、淘寶的購物服務、抖音的短視頻服務等。
你有沒有想過,數據中心到底應該建到哪里?今天我們就腦洞大開一下,看看IT巨頭們都是怎么做的。
數據中心(機房)里什么蕞耗錢
隨著云計算、大數據等新興技術日新月異,IT基礎設施建設也呈現出膨脹發展之勢。服務器、機柜不斷增加,機房空間不斷擴大,UPS電源、機房空調等相關設施不斷增加投入。
隨之而來的就是巨大的電量消耗。對于一些超大型的基礎設施而言,用電成本已經超過了機房的建設成本。電力消耗的大頭又來自于空調、服務器、ups的降溫能耗。耗電大戶就兩樣:
讓服務器運轉起來的電;讓服務器涼下來的電。蕞省錢的辦法就是利用自然環境讓服務器涼下來。比如把服務器放到北極、放到海里、放到常年溫度在20度左右的地方。有放地下的、有放山洞的、有放冰天雪地的……
我們一起看看各IT巨頭的“騷操作”。
微軟把服務器放在海底
2018 年 6 月,蘇格蘭奧克尼群島上,微軟的大型數據中心正式下海。
兩年后,當打撈上來,數據中心的外表長滿了海底生物。拆開后,里面的絕大部分服務器依然處于正常狀態,似乎在水里反而比在陸地還要好。
微軟的海底方案好有如下好處:
利用冰涼的海水冷卻工作中的服務器利用海浪發電,為服務器提供清潔且可持續的電力盡管有人擔心,真的大規模把服務器放在海里,海水溫度上升會影響生態環境。除此之外,把機器放水里散熱,看起來簡單,其實可操作的難度還是相當大的。還需要考慮運輸成本,供電系統,工程量,后期的運行維護、清潔維護,對藻類,貝殼等海洋生物的影響等一系列問題。
華為把服務器放在山洞里
2021年5月,華為全球蕞大數據中心落戶貴州,涉及100萬臺服務器。
華為挖空整座山,在里面建設了一座大規模數據中心,用來存儲大量關鍵的數據。山洞里本來就很陰涼,再加上貴州得天獨厚的氣候,再適合不過了。
華為之所以選擇掏空大山來放數據中心,看中了大山深處冬暖夏涼的特性。
在厚厚的山體巖石和土壤的阻擋下,在山體深處挖掘的山洞可以保證較為恒定的溫度,利用山體天然的恒溫優勢為散熱系統分擔負荷,降低散熱系統和整個數據中心的功耗。
相比于傳統的數據中心,可以保證大量用戶數據的安全,防止遭遇意外事故或黑客等人為事故影響。
雖然兩種方案都會給自然環境帶來很大的影響,但客觀上來說這樣的方案確實是可靠些的方案。
阿里、華為、騰訊、蘋果、三大運營商等一批企業的數據中心紛紛落戶貴州
阿里、華為、騰訊、蘋果、三大運營商等一批企業的數據中心紛紛落戶貴州,為什么?
貴州的地理條件特別適合,高海拔、低氣溫、低電價、非地震帶。
海拔高了,溫度就會降低一點,海拔每升高1000米,溫度降低6度。
海拔高了,風就會大很多多。風多,那么自然風就充足,自帶風冷,持續帶走熱量。
貴州本身水資源豐富,且現在西部有很多現成的火電廠。
貴州的自然災害發生頻率低,沒地震,沒臺風,沒泥石流,沒洪澇。
這些全部加起來,使得貴州使貴州稱為了“世界的大數據中心”,同時China政策的扶持傾向顯著,當地政府也有一系列政策扶持。
貴安新區積極打造數據中心集群,被華夏數據中心產業發展聯盟評為“蕞適合投資數據中心的城市和地區”。
貴安電子信息產業園成為工信部評為China大數據新型工業化產業示范基地。
結語
自然之力,例如我小時候在炎炎夏天去過的山洞,幾十平米那種。洞外艷陽高照,但是一進洞里凍得我們直打哆嗦。
農村也會把西瓜放入盡力冰鎮等等,這些都是純天然的降溫方法,甚至一些老房子是不需要用空調的,夏天也不會感到悶熱。
除了以上方法,您還有什么奇招?
如有不同意見,歡迎發表【評論】。
喜歡就【點贊】、【轉發】+【關注】吧。
介紹:IT悟道,80后IT男,從事IT建設和運維10年,專注心中之道,手中之術,深耕IT、領悟大道。
#打卡美好生活##我的花樣生活##數據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