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運運費居高不下,出口集裝箱價格指數再創新高。在德爾塔病毒擴散的影響下,全球海運行業顯現出一片火熱。
9月17日,上海出口集裝箱運價指數再次刷新歷史新高至4622.51點;反映國際海運運價走勢的波羅的海干散貨指數(BDI)報4275點,較去年5月低點上漲1074%。
這一趨勢也引起了各方的關注,9月8日,華夏、美國和歐盟方面召開了“全球航運監管峰會”,討論疫情下國際海運的所面臨的問題和應采取的行動。
9月9日,全球第三大航運商達飛海運突然宣布凍結運價至明年2月,而后馬士基、赫伯羅特也將加入“凍結即期運費”的行列。航運商主動凍結運價,引發市場對于未來運價走勢的猜測。
花旗認為,海運運價的長期上漲是經濟復蘇帶來的需求大幅提升和疫情背景下集運行業的供給短缺的共同作用。
花旗將華夏出口集裝箱運價指數(CCFI)2021~23年的綜合預測從5月初剛剛上調的1,759/1,407/1,196上修至2,510/2,134/1,707(平均+46%)。對2021年的預測為2,510,而年初至今為2,298,歷史蕞高點為3,098。
花旗預計運價增長將持續到2023年,而強勁的需求增長和高運費的結合將會繼續推動港口的盈利勢頭到2022年。
01 經濟復蘇,需求強勁提高
經濟復蘇提振消費者信心,消費需求出現顯著提升,且庫存短缺問題長期存在,進一步強化需求上揚趨勢。
花旗上調了對需求的估計,預計2021~23年需求增長7%/4.6%/3.3%(此前預測5.8%/4.5%/4.2%),其中2023年恢復正常化。
首先,隨著疫情的改善,消費者信心大幅增長。根據歐盟統計局的數據,8月的消費者信心指數已經接近1月疫情之前的水平。
其次,零售業逐漸復蘇,強勁的需求已經顯現。零售銷售自4月以來環比已經轉正,緊隨其后的是歐洲承運商早在6月就開始為圣誕節增加庫存,以及零售商庫存出現短缺的消息,體現出復蘇的需求存在的潛力。
再者,供不應求問題存在已久。美國人口普查局的數據顯示,由于需求超過供應,庫存處于歷史低點。1992年到2019年存銷比的歷史蕞低水平為1.34。2020年6月以來,存銷比一直低于1.25,目前為1.08。
供應鏈中斷,庫存稀缺,因此全價銷售強勁。美國零售商表示,商品利潤率的提高在很大程度上抵消了運費上漲帶來的壓力?;ㄆ煺J為,這意味著補貨需求不太可能出現崩潰。
花旗在報告中指出,銷售的相對高水平很可能是由于庫存不足導致需求未得到滿足,而目前尚未滿足的需求應該會支撐一個穩定的需求環境到2022年。
02疫情未退,供給持續短缺
疫情影響導致港口擁堵、集裝箱短缺以及運力不足加劇了供應緊張的狀態。但航運商并不急于增加運力。
供應并未隨著需求的提振而上升。集裝箱船閑置率已處于兩年低點,1年/3年期租金繼續創下十年來的新高。
花旗將2021年供應增長預測下調至4.4%(原預測值為4.6%),2022年下調至3%(4.5%)和2023年下調至2.9%(4.2%),主要原因有:
第壹,主要港口及樞紐繼續擁堵。美國西海岸和歐洲、中東和非洲China的主要目的港以及東盟轉運樞紐的擁堵情況有所增加,繼續徘徊在近5年高點。主要系因新增病例影響港口開放,造成貨物積壓以及其他港口的擁擠。
第二,必需品集裝箱緊缺。由于前程和回程貿易之間的普遍費率差異,前程貿易擠壓回程。班輪返回的空箱較少,導致集裝箱進一步短缺。
第三,全球運力存在不足。受美國的強勁需求影響,其他航線的運力被轉移到跨太平洋航線。8月跨太平洋運力同比增長 22%,而亞歐運力僅同比增長 12%。另外,卡車運輸業勞動力不足也是制約供給增長的原因之一。
第四,盡管如此,航運商對于提高運力并不積極。在全球排名前12位的航運商中,只有5家(占39%的市場份額)計劃在未來1-3年積極擴大運力以增加市場份額,而其余的公司則在尋求港口以外的多元化。因此航運商通過價格戰爭奪市場份額的可能性并不大。
花旗指出,庫存補充是一個相對漸進的過程,供給短缺的情況尚不會好轉,尤其是在圣誕節前的高峰期。只有當零售商成功地將庫存重建回到疫情前的正常水平,短期的供給緊張和運價過高才能緩解,這蕞早會在2022年的上半年發生。
03 監管成效難以保證
花旗認為,政府的措施很難直接影響國際航線上的集裝箱運價。
由于運價持續上漲給進出口帶來不利影響,各國當局試圖通過行政手段穩定海運費率。美國總統拜登7月9日曾簽署一項行政命令,指控大型航運公司通過合并導致運輸成本急劇上升,要求聯邦海事委員會打擊壟斷競爭。
但是,運價是行業成員共同管理的結果。如果將運力限制在均衡水平之下,將導致航運商經濟損失。并且集裝箱航線通常在國際水域而非單個China的轄區運營,因此限制航運商管理運力的能力并非可持續。
花旗指出,如果政府要對海運費率施加措施,港口退稅或是對航運商進行補貼可能更為合適,因為這更利于出口。例如,韓國政府計劃向與韓國航運公司簽訂長期服務合同的托運人提供20%的運費補貼和艙位擔保。
?星標華爾街見聞,好內容不錯過?
本文不構成個人投資建議,也未考慮到個別用戶特殊的投資目標、財務狀況或需要。用戶應考慮本文中的任何意見、觀點或結論是否符合其特定狀況。市場有風險,投資需謹慎,請獨立判斷和決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