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假后,隨著義務教育階段“雙減”的進一步落實,小學與初中的學生,在學習的方式方法與學習時間的安排上有了很大的變化,家長們也從嚴重的“內卷”狀態中得到解放,家庭教育的付出,不僅僅是時間上用的比原來少了許多,費用上也省了不少。但是如果蕞后從學生們的學習成績上來考慮的話,相對以前是不是也會有較大的變化呢?畢竟“雙減”是減掉了,家長與家長、學生與學生之間內部的競爭,對整體而言是減少了不必要的付出,使得教育的成本大大減少,教育上的“劇場效應”也得到了巨大的改變。然而,針對某一個個體而言,似乎還會有一些焦慮與不安,或許是家長對孩子未來之路的擔心,或許是學生對自己付出的努力的不甘,也可能是老師們對工作的不懈追求,我們總是期望成績再高一點,再高一點…
既然我們都想讓每一個個體的成績再高一點,那么到底應該如何面對這一問題呢?其實學習成績的提高是一個非常復雜的問題,需要許多因素組合在一起才會起到積極的效果。在具體的學習中,適合別人的方法可能對自己卻效果了了,例如,通常來說:學習時熬夜,效果應該很差,但也不排除有些人就得在半夜時才能靜下心來,才能空出時間,才能安安靜靜地思考!有的作家,也許會把創作的時間挪到深夜。這樣的情況,應該還算比較普遍,大家也經常能夠聽說過類似的例子。但對正在上學的朋友還是盡量避免這樣的方法,因為很多人的夜貓子行為,都是基于白天的時間能夠得到充分休息,他們白天養神,晚上當然有足夠的精力啦!如果你正在上學的話,當然應該把精力放在白天,因為考試還是白天的時段為主呦。下面結合我的認識給大家說一說,如何提高學習成績這個問題:
一認清現實,準確定位,制定合理的目標。無論大家承認與否,學習成績的高低,與智力因素有足夠強的關系!人與人智商的差別,比身高體重等身體素質的差別還要大!但是我們很少聽到家長要求自己孩子的身高必須要超過誰誰誰,或者跑步、走路的速度要達到幾級運動員的水平。從近幾年高考錄取的數據可以發現,211以上(含985)的學生大約占高考考生的5%,注意這個比例是占高考考生的比例,別忘了還有一半的學生沒有上高中呢!從高分(650分以上)學生來看比例就更低啦!如果按本科錄取率的話,大約是百分之四十多,不到一半的樣子。這些數據說明,無論哪一屆的學生有多么努力,China只能提供這么多的學位,高考的目的就是將所有的人按照高考成績加以分類,各自去自己該去的地方。所以在學習時應該認清現實,準確定位,制定合理的目標,無論對學生、對家長、對老師都是如此!
二主動出擊,加強訓練,不斷提高自身學習的效率!學習是每一個同學都在做的事情,要想不斷提高學習成績,不少同學在學習時間上下了很大的力氣,相對于學習效率,時間的延長更加明顯,而效率的高低一是別人感覺不到,而自己又缺少提升效率的具體方法。可能有些同學花在做作業的時間很長,但又有多少是有效、高效的呢?常常見到有些同學一邊商量一邊做題,或者一邊看課本的公式、例題一邊完成作業,甚至還有的同學對著題目發呆,一看時間很晚了就利用手機搜題,抄寫答案,這些做法都在不斷地降低自己的學習效率,使得學習這一高級的腦力思維活動,變成了低效或無效的體力勞動!而學生自己卻不會有意識的改正上述做法,因為很多同學是把作業當成了老師布置的任務,不寫完沒有辦法而已!其實,作業的完成應該主動出擊,主動訓練,作為家長和老師,一定要培養孩子學習的主動性,越早養成主動學習的習慣,對學習效率的提高越有用!
三培養毅力,堅持不懈,走向成功!實際生活中,朋友們是否有過這樣的發現:就是某個同學,別看他平時成績一般,但在高考時卻有不錯的發揮。我想,這樣的孩子一定是有堅韌不拔的毅力,一往無前的勇氣!從蕞后的成績來說,也許智商決定了他成績的上線,但是他的拼搏,毅力與勇氣卻能不斷提高他成績的下線。我們常常說某某同學很聰明,他要是能夠再努力一些,一定會更優秀!這些同學往往是缺少足夠的自控力,在學習上努力的程度還有所欠缺。現在有很多的研究發現,非智力因素在學習中會起到超出想象的作用!
當然學習成績的提高不僅僅是我寫的這些,它與很多因素都有關系,成績是一個學生綜合素質的表現,它還有可能受到家庭教育、環境,良好的師資,優秀的學習氛圍等等的影響。各位朋友,關于學習成績如何提高,你是否有自己的看法呢?歡迎留言,相互探討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