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夏證券報
記者 吳科任
9月16日,紫光展銳CEO楚慶在“UP·2021展銳線上生態峰會”上表示,目前芯片缺貨,并不是因為真實需求大幅增長而造成的供應不足,囤貨更多屬于一種投機行為。“我們積極地跟大型客戶進行深入溝通,勸大家不要囤貨。同時,嚴厲打擊代理商囤貨,目前已經查處幾起,一經查處馬上沒收代理權。公司不會容許囤貨、倒貨的現象發生,務必確保產業鏈保持通暢。”
楚慶預計,明年三季度芯片供應有望較為充足。
紫光展銳是全球少數全面掌握2G/3G/4G/5G、Wi-Fi、藍牙、電視調頻、衛星通信等全場景通信技術的企業之一,并具備稀缺的大型芯片集成及套片能力。
囤貨加劇芯片短缺
“我們都盼著這個痛苦的情況盡快終結。作為產業鏈重要的一員,缺芯讓我們損失了非常多的機會。”楚慶稱缺芯讓很多公司受到傷害。電子產品一改過去幾十年降價的趨勢,一些產品賣貴了,一些產品需要等貨。
楚慶認為這次缺芯的原因比較復雜。一方面,國際形勢的變化造成供應鏈發生巨大動蕩,生產效率下降;另一方面,疫情肆虐對經濟產生嚴重的負面影響。更為重要的是,國際環境的變化造成供應鏈存在極大不確定性,業界形成一種恐慌性囤貨的心理,蕞終造成人為的錯配現象。“可能每家囤的不多,但加起來就是一個巨大需求。大的囤貨方把貨放在倉庫,小的或者獲取能力差的廠商就拿不到貨,這會造成更為嚴重的恐慌。”
楚慶打了一個比喻來說明囤貨與缺芯之間的關聯。“就像河流一樣,本來是通暢的河流,河流從水源的地方來看并沒有減少,但是中間做了很多關卡,以至于水流到蕞后沒有了,減少了。”
楚慶認為,芯片供應方全都在加大馬力供貨。從一些關鍵供應鏈的產能增加情況來看,去年年底到今年年初已經進行了大規模投入,預計明年二季度這筆投入會變成現實的產能,所以明年二季度到三季度之間可能是一個拐點,有可能從缺貨轉向供應充足。
未雨綢繆
業界普遍預計芯片短缺還會持續一年多,但有的公司已經在未雨綢繆。“我們要認真思考一旦缺貨停止之后,我們的生存空間將會如何,我們的生存策略是什么,這是公司要求所有經營單位認真思考和提前布局的一個關鍵問題。”楚慶說。
楚慶介紹,一方面,采取清淤行動。缺貨時期一旦結束,代理商囤貨的行為可能在供應鏈上形成“堰塞湖”。“這些東西釋放出來,整個產業架構可能全部崩潰,這是非常可怕的。所以我們的清淤行動非常堅決,不管是內部管理人員,還是外部代理商,只要涉及,都會被處理的。”
另一方面,關注公司自身競爭力。“為那些真正創造價值的客戶做好服務,不管客戶大小,只要它是在真正創造價值。”
面對越來越多的產業合作伙伴加入展銳的生態,楚慶表示,公司除了要爭取讓生態伙伴體驗到蕞新的5G技術之外,還要努力提升為客戶服務的能力。“我們把幾乎相當于原來研發力量的30%的人力都投了進去,就是為了給生態伙伴提供更好的支持、更好的服務,不光是要變得更高效,而且還要更精準。這是我們的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