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間歇運動機構
▼
間歇運動機構能夠將原動件的連續轉動轉變為從動件周期性運動和停歇的機構,稱為間歇運動機構。
例如牛頭刨床工作臺的橫向進給運動,電影放映機的送片運動等都用有間歇運動機構。常見的間歇運動機構有:棘輪機構、槽輪機構、連桿機構和不完全齒輪機構。
▲不完全齒輪的間歇運動。
即用一個沒有布滿圓周的齒輪做主動輪,則沒有齒的一段圓弧就不會帶動從動輪轉動,而實現間歇運動。
▲槽輪間歇運動。
一個帶槽的槽輪與一個帶圓銷件的機構組成。當圓銷插入槽輪的槽中,帶動槽輪轉動,而圓銷離開槽時,槽輪停止轉動。
02
萬向節
▼
萬向節是實現變角度動力傳遞的機件,用于需要改變傳動軸線方向的位置,它是汽車驅動系統的萬向傳動裝置的 "關節"部件。萬向節與傳動軸組合,稱為萬向節傳動裝置。
在前置發動機后輪驅動的車輛上,萬向節傳動裝置安裝在變速器輸出軸與驅動橋主減速器輸入軸之間;而前置發動機前輪驅動的車輛省略了傳動軸,萬向節安裝在既負責驅動又負責轉向的前橋半軸與車輪之間。
03
凸輪式間歇運動機構
▼
凸輪式間歇運動機構由主動凸輪、從動轉盤和機架組成。主動凸輪的圓柱面上有一條兩端開口、不閉合的曲線溝槽或凸脊,從動轉盤端面上有均勻分布的圓柱銷。當凸輪轉動時,曲線溝槽或凸脊撥動從動盤上的圓柱銷,使從動轉盤做間歇運動。
04
齒輪齒條傳動
▼
齒輪齒條工作原理是將齒輪的回轉運動轉變為齒條的往復直線運動,或將齒條的往復直線運動轉變為齒輪的回轉運動。
齒輪齒條機構是由齒輪和齒條構成的,齒輪前面我們有很詳細的講解。齒條分直齒齒條和斜齒齒條, 齒條的齒廓為直線而非漸開線(對齒面而言則為平面),相當于分度圓半徑為無窮大圓柱齒輪。
齒條的主要特點:
(1) 由于齒條齒廓為直線,所以齒廓上各點具有相同的壓力角,且等于齒廓的傾斜角,此角稱為齒形角,標準值為20°。
(2) 與齒頂線平行的任一條直線上具有相同的齒距和模數。
(3) 與齒頂線平行且齒厚等于齒槽寬的直線稱為分度線(中線),它是計算齒條尺寸的基準線。
05
帶傳動
▼
帶傳動是利用張緊在帶輪上的柔性帶進行運動或動力傳遞的一種機械傳動。根據傳動原理的不同,有靠帶與帶輪間的摩擦力傳動的摩擦型帶傳動,也有靠帶與帶輪上的齒相互嚙合傳動的同步帶傳動。
06
齒輪傳動
▼
此結構類似于汽車差速器,主要由左右半軸齒輪、兩個行星齒輪及齒輪架組成。
發動機的動力經傳動軸進入差速器,直接驅動行星輪架,再由行星輪帶動左、右兩條半軸,分別驅動左、右車輪。差速器的設計要求滿足:(左半軸轉速)+(右半軸轉速)=2(行星輪架轉速)。當汽車直行時,左、右車輪與行星輪架三者的轉速相等處于平衡狀態,而在汽車轉彎時三者平衡狀態被破壞,導致內側輪轉速減小,外側輪轉速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