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運維也分桌面運維,服務器運維等,在終端遇到問題以后,我們又該如何通過IT尋求幫助,下面這篇文章給你答案
項目背景
問題一:員工數量6000人,總部在北京,員工分布在五大城市,遇到終端問題,不知道如何得到IT幫助。
問題二:IT人員分工不明確,且沒有管理工具和管理方法。
問題三:由于IT全部為單兵作戰,用戶求助電話打來,或者沒人接,或者IT相互推諉,或者因為臨時太忙而抽調不出人力去解決,造成各個業務部門對IT提供的服務十分不滿。
問題四:沒有SOE,員工使用自用軟件泛濫,帶來維護的難度加大,且病毒泛濫,經常影響整個公司網絡。
問題五:PC型號繁多,資產管理混亂,無法對資產變更等進行管控。
問題六:IT員工工作結果無法量化,無法合理對員工績效進行評估,IT員工流動較大。
實施改善
建立SOE:
定義SOE標準,選擇適合的軟硬件設備,以最低的成本配置進行IT建設,減少 IT 環境多樣性。
建立三級支持體系:
一線服務臺、二線支持人員、三線支持人員(高級支持及廠家支持)。
建立服務臺,主要負責接聽求助電話、郵件咨詢來解決部分簡單的電腦故障;二線支持人員的技術能力較強,主要解決呼叫中心解決不了的派工問題;為了在規定的SLA里解決部分故障,三線支持人員主要會及時跟進部分事件,并尋求廠家支持。
建立一致的IT標準操作流程,IT標準操作流程能為IT部門工作提供標準化方法,也能建立IT服務和 IT流程的通用框架。
選擇適合的IT管理工具Remedy:
自動化服務支持流程,閉環客戶交互的解決方案。配合呼叫中心,提供客戶、基礎設施和服務的全面視角。通過Remedy數據,提供分析報告,對員工進行KPI考核:通過事件記錄、問題記錄、變更記錄、發布記錄、設置記錄和各項計劃及報告,對IT員工進行績效考核,根據IT員工的表現來進行相應的獎懲,調動IT員工的工作積極性,保障IT服務滿意度的逐步提高。
進行IT資產清查,匹配Remedy資產模塊數據;
集中整合IT資產數據庫,用于對信息進行分析,以支持不同的IT項目和計劃;
更新IT資產清單,通過自動發現(高頻的)和物理實物盤點(低頻的);
發布服務目錄,與業務部門簽訂SLA:
通過與各個業務部門簽訂SLA,使其IT服務部門不必再被誤解,不斷地陷入員工的抱怨和指責聲中。有效的管理服務不滿,將客戶投訴轉化為優化服務的動力;提供一對一的客戶交流平臺,建立客戶忠誠度。
建立知識庫:
整理、積累知識: 整理、梳理自身知識財富,并挖掘IT的智慧和經驗,有效存儲管理IT部門的文檔、文件。分類、管理知識: 通過權限管理,對不同的員工開放不同級別的知識庫,最大程度保證知識安全。通過知識學習計劃,讓不同崗位員工按照要求進行自我知識更新以及自助服務。
通過知識的不斷重復應用,實現知識增值,有效的規避了人員升遷流動所造成 了關鍵業務領域的損失,讓業務運行不輟。
加強IT控制,保障IT合規性:
IT服務管理(ITSM)的標準ITIL可以通過IT服務管理流程與產品,能夠實現IT的規范化管理,記錄和控制IT的基本信息,包括對網絡、硬件、網頁、應用、防火墻、信息系統訪問控制權限、訪問密碼等信息,保證財務報告的底層IT基礎結構的業務持續,幫助公司更有效監督和管理IT風險。
實施結果
問題一:員工分布在五大城市,遇到終端問題,不知道如何得到IT幫助。
所有服務需求都由服務臺受理,及時通告服務進展結果,用戶也可以通過服務目錄了解可以選擇什么服務。
問題二:IT人員分工不明確,且沒有管理工具和管理方法。
服務體系清晰定義的各個崗位的職責,同時服務需求通過服務管理系統進行派發、記錄,支持人員的的服務實現可衡量化。
問題三:由于IT全部為單兵作戰,用戶求助電話打來,或者沒人接,或者IT相互推諉,或者因為臨時太忙而抽調不出人力去解決,造成各個業務部門對IT提供的服務十分不滿。
三層支持體系確保服務需求可以得到追蹤,服務水平協議是最終用戶享受滿意服務的保障
問題四:員工使用自用軟件泛濫,帶來維護的難度加大,且病毒泛濫,經常影響整個公司網絡。
SOE使未認證的軟件無法安裝,降低了終端的故障率,同時也提高了安全性。
問題五:PC型號繁多,資產管理混亂,無法對資產變更等進行管控。
SOE使硬件得到一定范圍的統一,標準服務流程中的變更流程確保資產變更的可觀性。
問題六:IT員工工作結果無法量化,無法合理對員工績效進行評估,IT員工流動較大。
服務工具的應用,服務體系中對角色的定義,服務水平的簽訂,使服務過程得到監控,服務結果得到評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