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新聞記者 羅惟巍
山城之美,美在山水,青山巍巍,碧水淙淙。守護青山綠水,離不開生態環保督察,這把“利劍”時刻高懸于污染之上,它不僅需要磨好磨快,還要在關鍵時刻、關鍵領域敢于“亮劍”,守護重慶人民的美麗山水,為“十四五”期間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保駕護航。
2021年8月,重慶印發《重慶市生態環境保護督察五年工作計劃(2021-2025年)》(以下簡稱《五年計劃》),緊緊圍繞“十四五”生態文明建設和生態環境保護目標任務,結合實際,前瞻性、系統性、科學性規劃好未來五年重慶全市的生態環境保護督察工作。
重慶高新區
強化政治引領,靶向發力推動目標實現
“中央生態環境保護督察是貫徹落實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的關鍵舉措。”重慶市生態環境局相關負責人表示,未來五年,重慶將堅持“兩點”定位、“兩地”“兩高”目標,發揮“三個作用”和推動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等重要指示要求,扎實開展生態環境保護督察工作,壓緊壓實生態環境保護政治責任。
《五年計劃》提出,通過五年努力,要進一步提升督察制度化、規范化、專業化、信息化水平,推動重慶市各級各部門及干部生態環保認識更深刻、作風更務實、行動更有效,壓緊壓實生態環境保護“黨政同責、一崗雙責”和“管發展必須管環保、管生產必須管環保、管行業必須管環保”的重大責任。
加快推進“中字頭”“部字頭”“市字頭”各類督察反饋問題整改,推動污染防治攻堅戰、碳達峰碳中和目標愿景、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生態共建環境共保、長江經濟帶生態環保修復等重點任務落地落實。
重慶兩江新區數字經濟產業園
推動頂層設計,健全“4+2”督察體系
據介紹,《五年計劃》結合重慶市情明確了督察范圍和督察對象,涵蓋了38個區縣和兩江新區、重慶高新區、萬盛經開區,以及50多個市級部門、單位和30余家市屬國有企業。
“《五年計劃》的重要特色和亮點是在全國率先將市級部門和市屬國有企業納入市級生態環境保護督察范圍,敢于亮劍,率先亮劍!”重慶市生態環境局相關負責人介紹說,為此,重慶進一步深化市級生態環境保護督察體制改革,建立健全例行督察、專項督察、駐點督察、日常督察與省際聯動、常態化暗查暗訪相結合的“4+2”督察體系。
“這些督察方式環環相扣,各有側重,互為補充,形成閉環,構建起全過程、全鏈條的問題發現、交辦、督辦、考核、問責機制。”重慶市生態環境局相關負責人解釋。
接下來,重慶市將開展對各區縣黨委、政府及其有關部門和單位,以及有關市屬國有重點企業的例行督察;圍繞重點區域、重點領域、重點行業的突出生態環境問題,每年組織開展機動式、點穴式專項督查;對突出問題實施駐點督察;對“中字頭”“部字頭”“市字頭”問題實行全覆蓋、全過程、全鏈條的日常督察,及時交辦督促問題整改。
重慶將根據《五年計劃》,在試點推進川渝聯動督察機制的基礎上,進一步深化與湖北、湖南、貴州、陜西等相鄰省份的生態環保督察聯動合作。同時,建立完善長江、嘉陵江、烏江流域重慶段的常態化巡防暗訪工作機制,通過媒體曝光,倒逼責任落實、問題整改。
藍天白云下的重慶主城區 鐘志兵 攝
完善配套措施,夯實生態環保督察成果
為保障督察工作有序進行,重慶市還出臺了督察問題銷號、督察信息化管理、督察隊伍能力建設等系列配套措施。要求夯實各方責任,嚴格問題銷號管控,健全“環保+互聯網”督察智能化信息系統,科學高效治污。
同時加強督察隊伍建設,嚴明督察紀律作風,不斷提升督察能力和水平,鍛造一支政治過硬、本領高強、廉潔擔當的生態環保督察鐵軍。
據了解,督察結果將納入區縣經濟社會發展業績考核、有關市級黨政機關目標管理績效考核體系,對敷衍整改、表面整改、虛假整改和“一刀切”等形式主義、官僚主義問題,依紀依法嚴肅精準有效問責。
此外,督查整改信息還將對市民公開,接受監督,讓每一位市民成為綠水青山的把關人、守衛人。
重慶市生態環境局相關負責人表示,《五年計劃》的實施將長效常態推進督察整改,推動促進各級各部門立足新發展階段,貫徹新發展理念,構建新發展格局,推進高質量發展,加快構建現代化環境治理體系。
“切實開展生態環境保護督察利劍行動,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協同推進減污降碳、持續改善生態環境質量,為切實筑牢長江上游重要生態屏障、加快建設山清水秀美麗之地提供重要保障。”重慶市生態環境局相關負責人如是說。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歡迎向我們報料,一經采納有費用酬謝。報料微信關注:ihxdsb,報料QQ:33864057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