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紙是用來傳播文化知識的書寫、印刷紙張,適用于印刷書刊、教材、雜志、筆記本、彩色圖片等,主要有:銅版紙、書寫紙、雙膠紙、輕涂紙、新聞紙等。文化紙以及工業紙等屬于制漿造紙行業,不僅制漿造紙行業屬于高耗水行業,而且廢水難以處理,以至于造成企業因其被阻礙發展。
一、紙漿造紙廢水來源以及污染物
制漿造紙生產往往會給環境帶來巨大的水資源消耗,產生大量的廢水,主要來源于抄造工段白水、設備清洗水、制漿廢水、冷卻水、脫硫塔廢水等。在蒸煮廢液(黑液)污染最為嚴重,黑液中含有堿木素、半纖維素和纖維素、各種鈉鹽等,黑液廢水濃度高能占制漿造紙的百分之八十。漓源環保給大家介紹下如何處理制漿造紙廢水。制漿廢水的污染物有pH、色度、SS、BOD、COD、氨氮等物質。
二、廢水處理工藝
1.根據污染物以及水質特點,采用格柵-pH調節-混凝沉淀-厭氧-好氧聯合工藝進行處理。廢水經過格柵池攔截大量顆粒物質,減少后續工藝設備損耗,減少雜質堵塞管道的情況,回收可利用物質。格柵出水進入調節池進行均量均質且調節pH值(造紙制漿廢水水質水量變化大且含有pH影響后續工序的穩定性),再進入混凝池中,投放 PAC對廢水進行混凝沉淀,使水中難以沉淀的顆粒能相互聚合,形成膠體,從而達到去除懸浮物(SS)等雜質的目的,再通過投入 PAM對廢水進行絮凝,使膠體與水體中的雜質結合形成更大的絮凝體,絮凝體具有強大吸附力,不僅能吸附懸浮物(SS),還能吸附細菌和溶解性物質(SS),進一步去除水中懸浮物(SS)等雜質。
2.生化處理選用水解酸化-生物接觸氧化處理。經過預處理后的上清液流入水解酸化池,水解酸化階段廢水難降解的大分子污染物被轉化為易降解的小分子污染物,同時降解部分COD,為后續生化處理提供良好的反應條件。然后將經過水解酸化處理的廢水進行充氧后浸入池內,并以一定的流速流經填料。填料上布滿生物膜,廢水與生物膜充分接觸,在生物膜上微生物的新陳代謝的作用下,廢水中有機污染物得到去除,廢水得到凈化。
如今我們不僅要關注新能源,也要關注傳統行業的“三廢”處理,多方面發展促進走向綠色環保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