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ellantis集團將完全整合其在華的Jeep品牌進口業(yè)務和Jeep品牌本地合資業(yè)務。廣汽菲克合資公司將專注于其在長沙工廠的生產,以提升該工廠的產能利用率,進一步降低企業(yè)運維成本、提升合資公司管理效率,有效增強企業(yè)的綜合競爭力與盈利能力。”9月8日Stellantis集團發(fā)布的一紙聲明,意味著廣汽菲克將只保留長沙工廠,廣州工廠正式關停。
此前,有消息稱,廣汽集團將向Stellantis集團出讓廣汽菲克20%的股權,目前正在走流程,其中方案指出,廣汽菲克廣州工廠將停產,停產后用途不明,未來廣汽菲克車型將由長沙工廠生產。
廣汽菲克內部人士對記者表示:“目前公司內部沒有任何通告,轉讓比例還沒定。”
與此同時,東風汽車集團將出售3606萬股Stellantis普通股,占Stellantis約1.15%的股本,價值約6.004億歐元,收益擬用于東風汽車集團的主營業(yè)務發(fā)展。完成售股交易之后,東風汽車集團保留4.5%的Stellantis集團股份。
不難看出,Stellantis集團在華業(yè)務面臨困境,廣汽菲克和神龍汽車是否會踏上東風雷諾、長安PSA的老路?
產銷一體、股東出資、高管調整,廣汽菲克仍逃不出“退市”魔咒
廣汽菲克自2018年起開始走下坡路,當年Jeep銷量下滑至12.52萬輛。為了挽救銷量,廣汽菲克組織架構和高層人事雙雙調整。
2019年5月,廣汽菲克公司和廣汽菲克銷售公司整合為“一體化合資公司”,即實現(xiàn)產銷一體化。同時,廣汽菲克前總裁鄭杰離職,蔡迪霓擔任一體化合資公司的總裁,張宗勝擔任執(zhí)行副總裁。Patrick Dougherty和郭百迅則擔任主管銷售的副總經(jīng)理。不過,產銷一體并使廣汽菲克步入正軌。2019年,Jeep銷量再次腰斬至7.39萬輛。
此外,股東雙方廣汽集團和Stellantis集團都試圖通過注資的方式令廣汽菲克走出困局。2020年8月,廣汽集團與菲克集團為廣汽菲克注資10億元;今年7月,廣汽集團又與Stellantis集團決定向廣汽菲克追加注資30億元。
廣汽集團內部人士對記者表示:“廣汽菲克的盤子鋪的太大了,后勁不足。股東雙方注資意圖很明顯,40億燒光之后,廣汽菲克很可能會退出市場。”
除了資金外,廣汽菲克人事調整也十分頻繁。今年5月,廣汽菲克任命朱恒利擔任廣汽菲克副總經(jīng)理兼公司執(zhí)委會成員。7月,穆安澤被任命為廣汽菲克總裁,全面負責Jeep品牌在華的運營及管理。
產銷一體、股東出資、高管調整后,廣汽菲克還是沒有好轉,意圖通過閑置產能止損。公開資料顯示,廣汽菲克擁有長沙工廠和廣州工廠兩大整車生產基地。其中,長沙工廠包括一座整車工廠、一座發(fā)動機工廠,主要生產Jeep自由光、大指揮官和大指揮官PHEV,廣州工廠主要生產Jeep自由俠和指南者。
根據(jù)廣汽集團2020年財報顯示,截止2020年,廣汽菲克擁有32.8萬輛的產能。而廣汽菲克2020年度累計銷量為4.05萬輛,同比下滑40.38%;2020年累計產量為3.86萬輛,同比下滑57.78%,產能利用率僅11.77%。
今年前七個月廣汽菲克的產銷量進一步下滑,數(shù)據(jù)顯示,1-7月,廣汽菲克累計銷量約1.23萬輛,同比下滑40.38%;產量僅有7898輛,產能利用率為2.4%。產銷量持續(xù)下跌,造成廣汽菲克產能浪費,虧損加劇。
財報顯示,2020年廣汽菲克凈資產跌至-3.31億元,按照廣汽集團50%權益份額計算,虧損已高達13.33億元,是廣汽集團旗下虧損最大的合資品牌。截止2020年,廣汽菲克累計虧損達到了47.53億元,已然是資不抵債。
Stellantis集團在華兩家合資企業(yè)陷入困境,在華業(yè)務如何調整?
與廣汽菲克同病相憐的是,Stellantis集團在華的另一家合資企業(yè)—神龍汽車。
神龍汽車由2015年70萬輛的銷量巔峰下跌至2020年累計5萬輛。業(yè)績大幅下滑,神龍汽車也曾走上賣廠裁員的路。神龍汽車在武漢建有三個工廠,分別是神龍一廠、神龍二廠、神龍三廠;另外,神龍汽車還在成都神龍四廠、襄陽分別建有工廠。
神龍一廠產能為30萬輛,二廠產能為15萬輛,三廠分兩期總產能為30萬輛,四廠一期產能為24萬輛,總計產能為99萬輛。產銷量一再下滑,神龍汽車90%的產能是閑置的,去年,神龍一廠交由政府收儲,二廠出售,原有設備和生產都轉移至神龍三廠。
賣廠只是權宜之計,無法從根源上解決業(yè)績問題。2019年,神龍汽車曾發(fā)布了“元”復興計劃,分三個階段實施,培元階段(2019年),從開源節(jié)流兩方面多措并舉,扭轉銷量下滑勢頭,使公司的盈虧平衡點下降至18萬輛以下;固元階段(2020-2021年),通過處置部分閑置資產,提升組織和人員效率,進一步將盈虧平衡點降低至15萬輛以下;拓元階段(2022-2025年),進一步優(yōu)化產品結構,努力使銷量達到40萬輛的水平。
業(yè)內人士表示,2019年神龍汽車推出“元”計劃以來,沒有看到神龍汽車的實質性改善。核心原因還是神龍汽車本土化不到位,產品上沒有貼近中國消費者的核心需求,也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中法股東之間在神龍汽車的發(fā)展上存在差異。
2020年,神龍汽車又發(fā)布了“元+”計劃,主要包括四個部分,分別是:產品、營銷、服務和運營。包括產品方面,未來5年打造并投放14款新車型;營銷方面,神龍汽車旗下兩個品牌分別走不同營銷路線等。
此外,近兩年神龍汽車的人事調整也十分頻繁。2019年9月,東風汽車集團有限公司副總經(jīng)理、黨委常委、神龍汽車董事長安鐵成調離神龍。8個月后,東風集團黨委常委、副總經(jīng)理張祖同兼任神龍汽車董事長。2020年9月,陳彬被任命為神龍汽車有限公司總經(jīng)理。
上述業(yè)內人士表示,“元”計劃已經(jīng)推行兩年時間,標致和雪鐵龍負責人相繼更換,也都有新產品陸續(xù)上市,但還是要從終端銷量來看改革效果。“據(jù)神龍汽車8月底數(shù)據(jù)顯示,今年神龍累計銷量50,277輛,還是沒有達到“元”計劃的目標。
截止目前,Stellantis集團在華的兩大合資公司,廣汽菲克和神龍汽車還都處于水深火熱中。今年4月,Stellantis集團中國區(qū)COO奧立維對外表示,“作為全球最大的汽車集團之一,Stellantis非常重視中國市場,中國不僅是全球最大的汽車市場,在新能源及汽車智能化等代表著行業(yè)大趨勢的領域更是進展神速。集團正在研究制定針對中國市場的戰(zhàn)略,該戰(zhàn)略將在今年年底發(fā)布。“
不僅如此,在廣汽菲克工廠停產的聲明中,Stellantis集團再次說明“自Stellantis集團成立之日起,集團就將中國市場視為重要的戰(zhàn)略性市場,集團也正在制訂針對其在中國市場發(fā)展的全新‘戰(zhàn)略規(guī)劃’,該戰(zhàn)略規(guī)劃將在今年年底公布。”
如今,廣汽菲克和神龍汽車也經(jīng)歷了關廠賣廠、資金問題、高層變動等一系列回血措施,但銷量仍沒有回到巔峰。上述業(yè)內人士表示,Stellantis集團所說的“戰(zhàn)略規(guī)劃”應該是以產品為主的,無非是向電動化、智能化轉型。但目前Stellantis集團還是不夠了解中國消費者,中國汽車消費市場也正在發(fā)生巨變,很多合資車企也都在下滑,JEEP品牌、東風標致和東風雪鐵龍市場份額不會越來越高了。
本文源自藍鯨財經(jī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