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也已經過去幾個月了,朋友們是不是感覺很多東西的價格,確實已經上漲了呢?除了前兩年價格較貴的豬肉便宜了之外,其他很多吃的,用的,包括建材電器的價格,上漲的幅度其實還是比較明顯的。其實物價上漲有兩個非常重要的關鍵點,對咱們的影響還是比較大的。
第1個就是全球大部分國家,貨幣都會超發,特別是美國,錢不夠花了就印點兒美元,發點美債保護一下美國本土經濟,其他國家就會被動的形成通貨膨脹。第二就是國際大宗商品原材料很多價格都出現了大幅度上漲,原材料漲了,各個國家生產出來的產品,如果不漲價,就意味著利潤要減少,甚至賠錢。這兩個來自國外的影響,咱們確實比較無奈。
但是好消息就是,咱們國家的統計局在2021年的4月17號,發布了第一季度國內生產總值的核算結果,2021年第一季度國民生產總值,比2020年上漲了18.3%,雖然2020年第1季度咱們國內生產總值,受到新冠疫情的影響還是比較明顯的,只有-6.8%,可是跟2019年相比,提高的也有10%以上。這也就意味著2021年第1季度,咱們國內的生產總值,完全把2020年給拖下去的虧損給補回來了。
可經濟發展得好,就意味著物品要漲價,首先在咱們普通老百姓餐桌上吃到的魚,羊肉,牛肉,和豆油等食物,如果朋友們是買菜做飯的情況之下,也已經感受到了,價格上漲的似乎還不少。但是2021年有一個領域物價上漲的是比較明顯的,就是裝修,家具家電。由于全球銅價大幅度上漲,而且是連續上,先影響到的就是電線,因為電線中間包括的銅,非常直觀。緊接著空調電視等等家用電器,價格也都有10%~30%不同的漲價幅度。讓人最接受不了的,其實是沙子的漲價。
在咱們普通人眼里,沙土這種東西是不值錢的,往年扔在大街上都沒人要。可是咱們國家大力禁止,過度開采河沙,結果導致農村蓋房子和城市裝修離不開的沙子價格,隔一段時間就要貴出來一倍。而沙漠里邊的沙子又不適合當建筑材料所用,因為沙漠沙里邊兒顆粒過小,并且含有大量的堿性物質,很容易把鋼筋給腐蝕掉,就會大大縮短建筑裝修材料的使用年限。另外運費和脫檢處理又會大大提高成本,幸好咱們國內現在還有碎石成沙技術,也就是說把大塊的石頭打碎,做成人工沙子。
而沙子的另外一個用途就是做玻璃。所以沙子價格上漲的時候,玻璃制品價格也會跟隨上漲。包括石油的價格上漲跟咱們普通老百姓的日常生活照樣有著很大的聯系,最直觀的就是開車的朋友去加油,油價比2020年要高出來一部分的。石油除了做成燃料油,潤滑油瀝青等用途之外,其實咱們很多衣服,也是從石油中直接分離得到的化纖制品。比如尼龍滌綸棉綸等等,這些摸著比較順滑又不像棉制品的服裝材料,其實都是從石油當中,抽絲成纖維而合成的高分子聚合物質。
說到這里,他們是不是感覺確實有點無奈了,像銅,沙子,石油這種跟咱們生活仿佛沒有什么關系的原材料,一旦漲價,跟咱們日常生活所用的很多物品,都是有密不可分的關系。所以在這樣的大環境之下,咱們的衣食住行漲價的趨勢,確實是無法阻擋的。但是也可以看得出來,咱們國內很多物品的價格,一直是壓著不讓長得太快。首先想到的就是房子咱們中國人對抗通貨膨脹,根據以往20年之內的經驗,最簡單粗暴的解決方式,就是買房子。
可是高房價已經對咱們年輕人的結婚生育率,產生了比較明顯的影響。所以哪個地方的房價,只要有上漲的勢頭,馬上就會出臺各種各樣的限購,限售措施進行壓制。所以2021年的這一波物價上漲 主要原因是來自于原材料價格上漲,特別是國外的因素較大。其實很多國內的生產企業,已經用減少利潤的方式,來換取銷量盡量價格漲的少一些,因為咱們國家在2021年初就提到物價大概率會溫和上漲,溫和上漲的概念就是能大漲的就小漲,能不漲的就別漲。其實從兩個方面可以看得出來。
第一就是2021年大部分行業的工資是沒有上漲的,因為要保護2020年失業的人,以及個體工商戶和中小企業受影響較大的這部分人。舉個例子就是咱們國家的豬肉,能在大豆和小豬仔價格沒有明顯回落的狀態之下,保持肉價下降。確實也可以看得出來,物價上漲是被壓制了,朋友們買菜的時候也可以問問,賣牛羊肉的攤位老板。其實這些老板們,內心也是一肚子苦水,別看牛羊肉和很多商品的價格都上漲了,但是他們的利潤往往是減少了。因為漲的都是原材料的進貨價,價格上漲注定銷量下降。營業額即使上升了,但是自己賺的錢其實更少了。
其實各行各業都有類似的情況發生,因為大家的原因都差不多。第2個方面就是咱們國家2021年養老金上漲的方案,可以看得出來,2021年的養老金漲幅,比前幾年都要小,只有4.5%左右。由于養老金上漲的幅度,是對通貨膨脹的一種補償式上漲。這樣就意味著各行各業物價即使有明顯上漲的產品,咱們國家也會想盡辦法把價格給壓回去,而不是形成真正的大幅度貨幣貶值。這個時候其實體現出來咱們國家2020年提出來的,增加內循環,不忘外循環的戰略,真的是非常高明。
增加內循環,主要就是讓咱們國內自產自銷的比例大幅度提高,盡量受國際的價格影響能小很多。不忘外循環,主要還是要加強中國制造的優勢,材料可以從國外進口,生產是要在國內做產品再賣向國外,這樣可以給咱們中國人提供更多的就業崗位,也可以賺取更多的外匯。所以這樣內循環和外循環分開進行。既可以保證咱們國內的物價,不過多受美國控制,又可以讓咱們多賺外國人的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