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曹恩惠 實習生齊天祎 上海報道進入九月,硅料供應缺口增加。于是,價格出現了連漲勢頭。
9月8日,中國有色金屬工業協會硅業分會(下稱硅業分會)發布了本周硅料價格。其中,單晶復投料成交均價達21.23萬元/噸,周環比漲幅0.62%;單晶致密料成交均價達21.02萬元/噸,周環比漲幅0.57%。
多晶硅料價格走勢 制圖:21世紀經濟報道
硅料價格自8月中旬開始轉折,已連漲五周。雖然本次漲幅要遠小于上半年的整體增長,但硅料價格已經逼近歷史高點,創下新高或只是時間問題。
本周成交均價的上升主要由于一線大廠長單和散單價格的上漲。一線廠本周長單成交價在21.1-21.3萬元/噸之間,散單成交價在21.4-21.7萬元/噸間,長散單相比上周均有0.1-0.3萬元/噸的增長。而其他企業硅料長單加散單成交均價區間在20.6-20.8萬元/噸,與上周持平。
硅業分會分析,下游需求的不斷擴大仍是導致多晶硅價格漲勢延續的根本原因。硅片企業由于前期減產、原料供應不足,疊加下游電池廠與垂直整合廠上調開工率擴大對硅片的需求,目前處于緊缺狀態,因此,硅片企業更是不斷調高開工率。另外,硅片的供不應求使得電池端廠家選擇越過硅片直接采購硅料進行代工,這也進一步加深了硅料的供不應求。
即便如此,硅料價格也只是持續小幅上漲,漲幅僅在1%左右,并未出現上半年價格暴漲的情況。針對這一現象,硅業分會認為,一方面,硅料的供不應求情況不如上半年嚴重,雖然下游環節需求增加,但硅料供應也在小幅增加的狀態,同時,組件環節上半年的庫存積壓也在一定程度上緩解了原材料短缺造成的影響。另一方面,下游終端在采購時不再盲目囤貨,恢復到理性狀態,根據實際需求進行交易。
值得一提的是,根據PVInfolink發布的價格消息,光伏玻璃受原材料價格上漲影響,對價格進行調漲。3.2mm鍍膜價格約24-27元/平米,上漲3元/平米;2.0mm鍍膜價格約18.8-21元/平米,上漲1元/平米。一線組件廠家方面并沒有接受此番調價,且9月新單報價顯示,組件價格有著0.02-0.03元/W的漲價。
事實上,根據國盛證券統計,2021年底硅料產能不過200GW,但硅片、電池片、組件產能均超過300GW。顯然,電池、組件廠家也意識到了上下游產能的差距是影響硅料價格的根本原因,紛紛放緩擴產速度。
此外,北極星光伏網的統計數據顯示,2020年硅料端擴產26.9萬噸,硅片端、電池端、組件端分別擴產313.6GW、317.82GW、307.07GW;但就2021上半年的數據來看,硅片擴產222GW,電池片擴產109.0GW,組件端擴產58.5GW,較比上半年有較大差距。且晶科能源、阿特斯等組件龍頭也紛紛在業績報告中表明,年底預計產能與此前預期有所降低。
除調整擴產速度外,降本也是光伏企業當前任務的重中之重。尤其自6月國家發改委宣布對部分光伏項目不再進行補貼,實施平價上網后,硅料漲價變得更加難以承受。
業內人士認為,光伏平價疊加硅料高價會迫使市場選擇更高效的產能。SOLARZOOM指出,企業可以通過研發高轉化率電池片來實現降本提效,市場主流電池技術將由PERC轉為其他高轉化率電池技術,如HJT、TOPCon。
“從現階段看,電池片環節對于硅片價格上漲的接受度將成為本輪價格調整的直接啟動因素”,硅業分會分析,若硅片價格高于電池廠商接受底線,電池方面下調開工率,會導致硅片需求減少。而硅片方面不斷釋放的產能支撐供應,供應關系將首先開始轉變,并影響硅片價格。硅料環節在硅片環節整體產出無大幅變化之前,價格仍將維持微幅上漲的走勢。
更多內容請下載21財經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