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業凜冬已過,景氣待暖。復盤我國光纖光纜發展歷史,我國行業可分為三個發展階段,2003-2010 供給側能力瓶頸的平穩增長期,2013-2018供需錯配的高速增長期,和2019-2020需求價格下滑的行業承壓期。CRU數據顯示當前光纖海內外價格均有回升。我們對當前國內散纖市場的跟蹤表明部分原廠對下游報價也較年初有提價。我們認為,當前供需狀況進入不同于以往的第四個階段,即有序增長期。全球需求有望開啟5G周期的穩步增長。
供給持續出清,海內外需求旺盛。劣勢光纜、較高成本的光纖、光棒產能在長達2年半的承壓期中逐漸出清,脫穎而出的棒線纜廠商具備優秀的成本管控能力、多地理區域、多業務開拓能力。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光纖制造企業數量自2018年以來有所下降,最新中報行業營收同比增長約12.67%,重回增長軌道,毛利率已經企穩。考慮國內進入5G大規模建設周期,海外歐美、東南亞、拉丁美洲等國寬帶基建進展迅海外需求為國內廠商帶來良好的海外需求。
原材料價格上漲,出口數據驗證,棒纖纜或迎漲價趨勢。下游光纜原材料主要由光纖、聚合物(聚乙烯、聚丙烯、聚氯乙烯PVC)、鋼、鋁等構成,占比約90%;制造費用和人工費用合計約占10%。其中原材料主要大頭為光纖、PE/PBT塑料、鋼鋁。上半年鋼鋁平均漲30%,PE/PBT漲幅約5%-7%,整體光纜成本上升。需求側,國內光纜出口數據有所驗證,出口達到2018年景氣周期水平;光纖出口繼2018年后再次超越進口,或預示景氣周期來臨。
投資建議:具備以下特征的優秀企業將在未來回暖階段更加受益:1)有效開拓國際市場帶動外需;2)成本管控能力在極限承壓下已經達到極致;3)國內運營商招標歷史份額較高的;4)具備棒纖纜一體化能力,價格反彈下彈性較大;5)多元化布局,產品結構持續優化。主要受益標的為長飛光纖、亨通光電、中天科技。
風險提升:行業價格回暖不及預期、海外競爭格局惡化。
本文源自金融界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