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為供電所安全員對轄區牧民進行入戶走訪。 李奧博 攝
中新網興安盟9月7日電 題:搬進蒙古包看電視內蒙古大草原“點亮”幸福生活
作者 李愛平 孫嘉琪 孫美琪
“我們把城里人平常用的電器都搬到草原上、搬進蒙古包里啦!第一次在自己家里看上電視,太高興了。”黃舍日古冷說。
黃舍日古冷是內蒙古自治區興安盟科右前旗敖力斯臺嘎查的牧民。他的家鄉位于內蒙古大興安嶺南麓山區集中連片特困區,這里的民眾世代以放牧為生。
黃舍日古冷說:“早在幾年前,牧點不通電的情況,在我的家鄉興安盟科右前旗十分普遍,全旗1000余個零散游牧點中近80%沒有通電。”
記者了解到,為了解決這一難題,2016年開始,當地政府先后投資313萬元,與國網蒙東電力興安供電公司合作為73個牧點試點安裝了風光互補發電設備,利用太陽能電池方陣和風力發電機共同發電。
黃舍日古冷激動地表示,“移動的牧民家里從此有了穩定電源。”
草原上居民對電有著深刻印記的,并不止黃舍日古冷一人。
“有了電,牧區的男女老少歡天喜地。”已經退休在家的原興安盟科右中旗額木庭高勒蘇木巴彥敖包嘎查婦女主任尹萬鳳激動地說,“結束‘端著煤油燈,里屋外屋手遮風’的日子,'點燈照亮'是一件有著歷史意義的大事。”
7日,記者從國網蒙東電力興安供電公司獲悉,“十三五”期間,該盟電網規模持續壯大,電壓等級不斷升級,新建500千伏線路1364公里,實現了興安電網由電網末端向東北電網樞紐的轉變。新增220千伏線路長度785公里,220千伏變電站布點新增4座,實現了6個旗縣每個供電區至少擁有1座220千伏變電站的戰略目標。
如今,在內蒙古興安盟縱橫交錯的電網像一個巨大的保護罩,為該盟經濟發展提供了可靠能源保障。(完)
來源:中國新聞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