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新甘肅
生態環保工作人員在黃河岸邊檢測水質
新甘肅·每日甘肅網記者蔡文正
奔流不息的黃河,是哺育我們的“母親河”。我們,又該如何保護“她”?
自甘肅省生態環境廳啟動甘肅省黃河流域生態環境及污染現狀調查工作以來,為摸清黃河流域(甘肅段)生態環境底數及污染現狀,助力黃河流域大保護、大治理,全省不同地區的生態環境排查人員同步開展了排查工作。
“各市州排查情況怎樣?排口總數多少?排口為何類型?排口是否需要監測?入河方式是什么?”
答案在哪里?就得靠查數據、找資料、實地勘探來尋找。
截至2020年底,武威市、白銀市、定西市、天水市、平涼市和慶陽市等6個市共完成排查登記3766個,其中疑似問題數945個,新增排口2821個。
這樣的答案,是一位位生態環保基層工作者頂風雪、冒嚴寒、鉆橋下、涉河道得到的——無論何時何地,只要工作需要,他們都會第一時間趕赴現場,開展監測,分析數據……他們,為環境保護提供了最有力的數據支撐,良好的生態環境背后凝聚著無數生態環保員的心血和汗水。
用“心”排查、用“行”丈量。一滴水可以折射陽光,一位排查員就是這支隊伍的縮影。
2020年,武威市生態環境局天祝分局排查組成員克服冰雪路滑、設備簡陋的困難,來到甘肅省黃河流域入河排污口進行現場排查。排查員馬元斌在這一天內走了60多公里,排查排污口12處。
排查員馬元斌爬下橋面排查
為確認橋下有無排污口,馬元斌爬下橋面拍照取證。橋面坡陡濕滑,天氣寒冷,稍有不慎就會失足滑落。
有些排口位置隱蔽,車輛不易到達,“走,我們蹚水過去,車停得下來,我們的腳步不能停,核實排口就要較這份真。”和馬元斌一樣的排查員們,迎著直灌衣領的寒風,逆風踏水而上,確保“有口皆查,不放過任何一個排污口”。幾段山路下來,幾個點位采樣后,馬元斌已經累得氣喘吁吁。
這份“較真”,是環保人的情懷,更是環保人的責任。也正是這份較真,讓問題有了答案。
在排查員馬元斌和隊友們一絲不茍的排查下,終于將黃河一級支流金強河兩岸排查清楚,排查終點到達金強河安門渠首。至此,現場排查組按時完成了35個排污口及疑似排污口的排查總量。
這樣的情形不僅發生在一個人身上,更是現場排查人員的真實寫照。“嚴要求、重落實”,所有排查點位都必須親眼看到才放心。
沒有光鮮亮麗的外表,工作完一天回家時,每位排查員的身上都蒙著灰塵。排查員馬元斌經常開玩笑說自己“遠看像逃荒的,近看像要飯的”。雖然嘴上這么說,但作為生態環保人的他從未退縮,把事情做真做細。
在一次排查結束后,一位老人站在車窗外一直揮手:“你們干的是好事兒!”聽見老人的話,馬元斌的內心被深深觸動,群眾的點贊讓每位排查人員心里暖暖的。
排查人員徒步在河道內進行排查
作為一名基層生態環保者,入行12年的馬元斌身兼數職。監測工作、督察工作、省市反饋問題整改工作、省市布置的排查工作……一項項繁瑣的工作,讓他多在奔波,少有空閑。
“從小生活在這里,小時候這里的居民會在黃河里洗衣服,有時候還會把垃圾傾倒在河里。”說起過往,馬元斌的眼中閃過一絲追憶。“那時候經常在黃河邊玩耍,每隔一段都能聞到臭味。”生活污水和工業污水的隨意排放,導致當地的黃河成了一條“有味道”的河。
“后來國家有了政策,省委也出臺了一系列措施,我們的整治工作有了主心骨,也順利了起來。”談起這兩年的黃河治理,馬元斌很是欣慰。“剛開始只是把生態環保作為一項養家糊口的工作,隨著時間的推進,看著在大家共同的努力下,昔日垃圾遍地,河水泛濫的黃河成為一條生態河,我打心眼兒里開心。”
排查員雪中排查
隨著生態保護工作的不斷開展,當地生態環保員進村社、進企業,不斷普及宣傳“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讓更多的人意識到黃河的重要性,加入到黃河流域生態保護的過程中。
“有一次,一位外地的游客在黃河里洗車,被當地村民看到,隔著老遠就勸阻他,游客趕緊把車開了出來。”當地的居民和馬元斌一樣,成為了黃河的守護人,也成為了綠水青山的守護人。
在天祝縣,生態環境的改善讓當地黃河沿岸小商販生意更加好了,旅游人數多了,當地收入增加了……流經九省的黃河,造福著兩岸的人民,成為了名副其實的“幸福河”。
“我只是做了自己應該做的事情,保護生態環境、守護青山綠水,為我們的子孫后代留下美好的生活環境。”站在黃河邊,馬元斌的眼中盡是光芒。
在甘南州夏河縣區域段河岸,排查員楊才富徒手在河堤上進行攀爬,寒冷的天氣伴隨著刺骨的朔風。
在甘南州卓尼縣若龍村,為了給后續現場采樣和溯源工作打好基礎,排查員盧剛跨過護欄用手拉住欄桿,用冒險的動作拍出最真實的現場畫面。
在黃河流域黃河瑪曲段,大雪突降,道路泥濘濕滑,車輛無法到達排查點,為了排查數據的及時準確,排查員何世杰步行1小時到達排口現場,進行現場數據采集……
迎著晨曦出發,伴著夜色歸來。和馬元斌一樣,一位位生態環保員用腳步“丈量”黃河,用真心解決問題,在自己的本職崗位上為保護母親河發光發熱。
生態環保人員現場模擬排查工作
本文來自【新甘肅】,僅代表作者觀點。全國黨媒信息公共平臺提供信息發布傳播服務。
ID:jrt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