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步計劃養羊的朋友,很多都免不了長途運輸這一環節。我們常見的就是省內運輸和跨省運輸,省內運輸相對距離較近,不會存在太大問題,尤其是跨省運輸,如若不能熟練掌握運輸要點,運到家的種羊很有可能出現嚴重應激反應。
今天來跟大家聊聊長途運輸種羊當中的5個技術要點,提前了解,在以后的實際運輸種羊過程中便會避免自身財產受損。
專車專用,做好消毒。運輸種羊的車輛最好能“專車專用”,盡量不要使用運輸商品羊的外來車輛。為避免路面顛簸對種羊造成一定損傷,能走高速就不要走國道、省道及縣道、鄉道。路途遙遠時,最好由兩名司機替班開車。
運羊車輛使用前要嚴格消毒,最好進行兩次以上的全面消毒。消毒完成后空置一天才能運羊,注意消毒時要使用刺激性較小和毒性較低的消毒液。還有繩索、手鉗、帆布、鐵絲等運羊必需品要準備妥當。
人員得力,適當休息。如果運輸種羊的數量較多,還需配備押運人員。在高速公路上“抓羊”的場景,聽著可能覺得很好笑,但這種事情又不是沒有發生過。由于運輸人員的疏忽大意,運羊便“抓羊”。
如果運輸路程不遠,中途不休息也行,但如果超過半天的運輸時間,則中途一定要停下來及時休息。不光運輸人員要休息,還要讓種羊得到適當休整。我們可以給種羊飼喂容易消化的飼料,再補充飲水。
減少應激,避免受傷。種羊在長途運輸過程中最怕的就是發生嚴重應激反應,由于種羊的體質不同,對應激反應的表現也不相同。為減少長途運羊帶來應激,可以提前給每只種羊注射一定量的維生素C。
種羊在上下運輸車時不能暴力操作,這樣有可能損傷羊的肢體和肚子。運羊車底部要提前鋪好小麥草或者稻草,以避免種羊著涼和降低種羊受傷的可能性。運羊車內密度不能過大,最好隔成若干小欄。
夏季防暑,冬季保暖。夏天天氣炎熱,長距離運送種羊一定要做好防暑降溫工作。可以在車輛頂棚蓋上帆布等遮陽物,還要避開中午最熱的時候運羊,每隔4~6小時要給種羊飲水。
冬季運羊怕種羊受凍生病,因此要做好防寒保暖措施。正常情況下種羊自身的被毛足夠御寒,但為了應對風雪天氣,還是要加強保暖。比如在車底鋪一層墊草,車四周用篷布圍起來,就能起到很好的阻擋風寒效果。
到家之后,消毒隔離。種羊在運送到家之后,并不代表萬事大吉,還有多條程序要走。我們首先要把新引進的種羊隔離,看看它們有沒有身體方面的疾病,尤其是傳染病,務必清除。
其次要對運羊車輛、種羊本體、卸羊地面進行嚴格消毒,以保證沒有傳染病混入現有的羊群之中。同時我們要對種羊分群分類,以便日后的飼養管理。
接著可以給種羊提供少量飲用水,讓它們休息3小時左右,再給它們少量飼喂容易消化的草料,飼喂草料最好與以前飼喂的草料相同或相近。第二天開始慢慢增加草料飼喂量,等一星期左右適應以后就可以嘗試飼喂本地草料。
最后引入的優良品種一定要精心飼養才能產生不錯的經濟效益。養殖戶可以給它們“開小灶”,并根據原來的飼養習慣,制定出一套科學合理的飼養方法。種羊在不同的地理環境中身體狀況和生產性能會有所改變,養殖戶要靈活對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