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多年前被GTI種下鋼炮夢的那撥年輕人,如今很多已經步入了人生新的階段。伴隨著他們的成長,高爾夫GTI也從那輛愛而難得的進口小鋼炮,變成了個性一族愛不釋手的大玩具,甚至是一代人心中的經典圖騰。哪怕不曾擁有,心里也總為它留有一席之地。
盡管電氣化的節奏正以超乎我們想象的速度改變著這個行業和我們的認知,國內的緊湊級兩廂車市場也大不如前,但慶幸的是,最新一代高爾夫GTI仍然帶著它引以為傲的駕駛樂趣,和數字化的全新面貌,如約而至。
成長,總是一個不斷和自己和解、更好地融入時代的過程。
作為被六代種草并成為七代車主的高爾夫粉絲,我毫不掩飾對最新這代高爾夫設計的喜愛。相比七代的激進和尖銳,這代車型的車身線條柔和得恰到好處。蜂窩狀的五點式霧燈,可以讓你在后視鏡里一眼鎖定它,配合夜晚IQ.LIGHT大燈和前臉飾條一同點亮,不要太好看。
在此基礎上,被賦予更多運動屬性的全新高爾夫GTI,仍然在用經典的格子布座椅、戰斧輪轂、紅色GTI標識以及雙出排氣等元素,時時刻刻提醒你它和R-Line套件車型的區別。
無論是普通的8代高爾夫,還是最新的這臺GTI,數字化的主題帶來了更大的液晶屏尺寸,更豐富智能的車機功能,也帶走了車內更多的實體按鍵。
以往不少塑料質感的機械按鈕\旋鈕也被更多的觸摸式烤漆飾板取代,更美觀更具質感的同時,可能也需要一點點時間來適應。
值得肯定的是,可顯示油溫水溫還能變換顏色的液晶儀表,十分能激起主駕激烈駕駛的欲望。HUD抬頭顯示,和儀表上的交通標志識別,尤其在人生地不熟的地方開車時非常實用。車道偏離也總在糾正我不好的變道習慣,而ACC自適應巡航、防碰撞預警這樣在普通高爾夫上需要選裝的駕駛輔助配置,也都無一例外地出現在最新的GTI上。(具體配置以后期上市時公布為準)
而備受爭(tu)議(cao)的中控車機,客觀說來功能已然算是豐富,但操作邏輯和反應速度還有一定的改善空間。比如空調控制需要進入到屏幕里一一調節;想感受一下彈射起步的快感前還得先等上一陣、翻三層菜單才能找到關掉ESC的按鈕。
不過這些都有望通過后期的OTA來解決,并且有個無線Carplay對我來說已經完全足夠。
說了半天,回歸正題。
當參數黨們還在爭論這臺三代EA888的誠意到底夠不夠的時候,這臺換裝了DQ381變速箱的8代GTI,已經讓體驗過它的人感受到了快樂。相比之前換擋速度飽受詬病的DQ380,這臺變速箱非常聰明和聽話,似乎能感知你腳下每個動作的意圖,動力響應迅速,加速十分順暢。
尤其運動模式下,檔位的寬容度很高,不管是聲浪還是體感都給足你感覺,而降擋速度更是出乎意料的快,配合換擋撥片的使用,很容易在你沒有察覺的情況下就超出限速。值得一提的是,對于不太會用撥片的新手來說,手動模式下前方的液晶儀表上會提示你何時該進行加減檔的操作,可以說是非常友好。
盡管在跟車低檔位切換時偶爾還是會察覺到極為輕微的頓挫,或是蠕行跟車收油時輕微的拖拽感,但整體來說能有這樣的動力表現和響應速度,配合原廠非常有質感的運動排氣,已經足以讓我得到極大的滿足。
上一代車型就有的DCC自適應底盤系統,在這代GTI上提供了15級阻尼可調,讓舒適和運動模式的體感差異非常明顯。最為直觀的感受就是,在最舒適的檔位上,我竟然在一臺高爾夫上感受到了不失質感的Q彈舒適,而調到最運動則會明顯感覺懸掛變得偏硬,尤其在路過減速帶時車身彈跳會更大,但也不會有太多多余的動作。同時隨著阻尼的加大,車身的支撐性也隨之增強,尤其在起伏落差較大的廈賽上高速過彎時,也能給人足夠的信心。
除了運動、舒適、經濟這樣常規可選的駕駛模式之外,你可以在車機里根據喜好設立自定義的駕駛模式,這個自定義甚至可以細化到方向盤的轉向助力、發動機聲音甚至是空調等不同部位的選擇。
說到轉向,讓不少粉絲狂喜的歐版2.1圈轉向,確實讓這代GTI尤其在高速轉向時有著更靈活的車頭響應,恰到好處的漸進式轉向也不會讓你在日常低速掉頭時有太多負擔。至于剎車和輪胎可能并沒有太多驚喜,也算給車主后期的升級留足了空間。
一天的賽道和城市道路體驗下來,我對這臺車愛不釋手。
它滿足了曾經的我對自己第一臺車的所有期待:有故事、有樂趣、還實用。盡管如今的我不再是二十出頭那個可以任性沖動、不顧一切的年輕人,一年不會用幾回的后排和尾箱空間里也早已被安全座椅、兒童推車塞得滿滿當當,但它依然還是那個樂趣十足的小鋼炮,在保留著歷史積淀和駕駛樂趣的同時,不同的是,它的設計、配置變得更與時俱進,也更實用了。
對于喜歡和熱愛高爾夫GTI的人來說,操控質感和駕駛樂趣是它最大的優勢。而45年的歷史積淀和潛力巨大的升級空間,更是它難以替代的附加值。當不少人還在權衡這樣一臺鋼炮到底值不值得時,關于最后絕唱、顆粒捕捉器的傳言已悄然而至。顯然,這個時代變化之快并沒有給太多機會讓我們懷念過去和糾結眼前。
成稿之時,慕尼黑車展上奔馳、保時捷和大眾官宣的全新電動概念車已經各種刷屏。而對于高爾夫GTI這樣為數不多有著駕駛樂趣還能兼顧家用的經典車型,想說永遠有很多,但此刻冒出我腦海的只剩:慶幸、珍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