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這段時間,印太地區集結了多國艦機。打著“航行自由”“維護印太地區穩定”的旗號,這些集結在印太地區的艦機,才是影響該地區穩定最大的威脅,實質上則是為了展示肌肉震懾地區大國。
目前,來自美國、英國、日本、印度、澳大利亞6個海軍任務小組,都在印太地區執行作戰部署任務。這些小組包括美海軍的“卡爾·文森”號航母戰斗群、美國海軍“美利堅”號兩棲攻擊艦遠征戰斗群、澳大利亞海軍“奮進印太-21”任務小組、英“伊麗莎白女王”號航母戰斗群、印度海軍東部艦隊特別任務小組和日本海上自衛隊“印太部署-21”任務小組。在西太地區軍事角力持續博弈之際,美軍不同軍機接連對中國展開高強度近距離偵察,究竟想干什么?
據“南海戰略態勢感知計劃”消息,4日一架RC-135S電子偵察機穿過東海防空識別區,來到青島外海以南的黃海海域抵近偵察,最近距離領海約37公里。第二天,同架RC-135S再度抵近偵察,幾乎在相同時間、以同樣的路線飛行。該款偵察機最近活動顯著增強,以前美軍偵察機通常保持在海岸線外約50-70海里左右位置,近來美國卻一反常態。之所以如此不對勁,是因為嗅到不尋常跡象?
法國“東方鐘擺”網站注意到,5日當天中國蘭州飛行情報區發布禁航通告,稱有飛行測試活動。根據飛行情報區的通告得知,這次飛行測試起點到終點直線距離約為2000公里。而這次飛行測試活動,在內蒙古、甘肅兩地出現3處禁止進入區域,疑似為飛行器一二三級推進器落區準備。而起點附近有導彈測試基地,西方還發現近來該地建造了洲際彈道導彈發射井。所以他們預測,或許在附近實施洲際彈道導彈發射活動,因此引起美軍高度關注,派遣彈道導彈監測機持續抵近偵察,當然這只是純粹猜測,消息和聯系并未得到證實。
分析稱,美國主導的聯軍從阿富汗倉惶潰逃,卻都到印太集合了。美國丟掉阿富汗這一沉重包袱,是其調整戰略方向的第一步,導致對手的壓力陡然增加。美國拉攏聯軍不斷加強在西太地區的軍事存在感,美和盟友艦機部署已經常態化。所以我們不得不準備更嚴峻的挑戰,而不是麻醉于美國在阿富汗問題上的潰敗。美國政客剛爬出阿富汗這個泥潭,卻又急不可耐地沖進東亞這個泥潭,那美國只會碰到更大的釘子。(A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