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聯社3月26日訊,部分國際服裝品牌發布聲明停止采購新疆生產的棉花原材料,引發輿論熱議。大量國產服裝品牌發布公告聲援新疆棉,對此,機構表示,國際品牌形象受損,本土品牌迎發展良機,預計將顯著激發市場對國貨的消費熱情。
中國為世界最大棉花消費國,產不足需、產需缺口在200-300萬噸之間,因此我國棉花以內銷為主,受國際品牌影響較小。研究機構判斷,本次對國內棉花銷售影響有限。對于國貨,我國十四五規劃亦重點提及,欲率先在化妝品、服裝、家紡、電子產品等消費領域培育出屬于中國的高端品牌。
昨日輿論發酵后,AH股紡織國貨品牌股價大漲,A股美邦服飾、日播時尚等多股漲停,港股李寧漲近11%,安踏漲超8%。今日,紡服板塊繼續走強,美邦服飾、搜于特、日播時尚、迎豐股份兩連板,龍頭股份、柏堡龍、浪莎股份等多股漲停。主力資金搶籌雅戈爾、搜于特、聚杰微纖與報喜鳥等個股。
昨日,有網友提及美邦服飾(美特斯邦威)命名來自于“美麗特別斯于此,揚我邦之威”,引來跟評:“國貨真的很不錯!”
國金證券李婕表示,短期來看,本次事件有利于國產品牌銷售增長,加大對國際品牌的替代比例,進一步提升市場份額;長期來看,考慮到龍頭國產品牌已具備較強的產品力、廣泛的渠道覆蓋,有望通過本次事件大幅提升品牌認同感與客戶粘性,帶動銷售及市場份額的持續提升。
隨著輿論發酵,服裝品牌國產替代趨勢或將就此加速,與部分口碑受損國際品牌品牌定位相似的大眾快時尚、運動服飾賽道有望率先受益;后續在各細分賽道中,龍頭企業、旗下以國產原創設計品牌為主的企業,以及用棉量較大的企業受益相對明顯。如運動服飾賽道的國產龍頭品牌安踏、李寧等,與大眾、快時尚定位的森馬服飾、海瀾之家、太平鳥等;以及用棉量較大的國產家紡企業龍頭羅萊生活、富安娜、水星家紡、夢潔股份等。
除消息面刺激,從基本面看,紡服行業的銷量數據正在強勢上升。根據國家統計局數據,2021年1-2月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累計值同比上升33.8%,服裝鞋帽類商品零售額累計上升47.6%,服裝類商品零售額累計上升53.1%。申萬宏源王立平表示,紡服板塊目前低估值、高彈性的特點凸顯了其配置價值。
時值年報季,紡織服裝行業上市公司的業績也已陸續出爐,截至上周末,A股已有58家紡服上市公司發布2020財年業績預告,約5成已發布業績預告的公司全年凈利潤增幅回正,從疫情影響中復蘇的趨勢明顯。
年內,“聰明錢”北向資金也已增持部分紡服個股,財聯社聯合星礦數據整理名單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