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8月18日),又有好消息傳來——
浦錦街道同時有4臺電梯開工,實現了“0”的突破:
景舒苑一村2號、景舒苑三村29號、景舒苑九村19號、景江苑C區27號加梯集中開工。
老舊小區加裝電梯作為一項“民心工程”,是踐行“人民城市”理念的重要抓手,更是踐行“抓民生也是抓發展”的重要體現。
雖然加裝電梯是“關鍵小事”,但也是“民生難事”。浦錦街道加梯有著怎樣的“破冰之旅”?
加裝電梯
不只是一個人、一個群體的事
老舊住宅加裝電梯困難著實不少,存在缺牽頭人、費用分攤糾紛、難征詢難協調等問題。在加裝電梯過程中,總是需要這么一個熱心的牽頭人。然而要讓成功加梯的步伐走得更快,往往卻不能只依賴一個牽頭人。加梯不只是這一個樓道業主的事,也不能只靠居委干部的苦口婆心?!靶枰獦I主、黨員、居委干部、自治小組、專業加梯工作人員、第三方加梯機構等相互配合,充分調動大家的積極性?!边@也是浦錦街道走出“破冰之旅”后總結出來的經驗。
景舒苑一村2號不少業主都對加裝電梯充滿了期待。但在建設、資金、噪音、后續維保等細節上,也有業主存在疑惑與顧慮。如何將廣大住戶擰成“一股繩”?這就不得不提一位同志了:景舒苑一村2號301室業主陶建康,既是景舒苑一村業委會主任,同時又是支部的黨員。
陶建康上門工作時
“加梯爭取全部業主同意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兒?!碧战嫡f道,“為了讓居民群眾達成共識,只能不斷上門做思想工作,政策是需要講解的,困擾是需要解答的,兩次不行就三次!”
而在景江苑C區18號樓加裝電梯動員過程中,樓道自治小組“功不可沒”!
“與大多數動遷小區一樣,我們小區也是老年人居多?!本敖肪游刹可蜥t敏介紹說,景江苑建設于2004年,作為建成較久的動遷小區,其中居民對電梯的需求度也極為強烈。然而,在前期排摸居民意愿時,其實情況并不理想,18戶業主有7戶反對加裝電梯。但兩周之后,大家卻都紛紛贊成!這一反轉與樓道自治小組和居委的不懈努力密不可分!
18號樓樓道自治小組,由樓中居民自發組織而來,時常活躍在樓道自治、社區管理的方方面面,此次“加裝電梯”也成了自治小組的一件大事兒。
18號樓樓道自治小組
四樓的業主是一對小年輕,剛購置了房產,對加裝電梯工程十分支持也愿意參與其中,但因實際情況無法再承擔加裝電梯的負擔。費女士知曉后,與樓組自治小組積極上門了解情況,講解加裝電梯政策、費用分攤方案,并主動提出由他們幫忙“先行墊資”,然后讓兩個年輕人無息“分期付款”的方案。
五樓的趙大姐不居住在小區里,房子租給了租戶,一開始趙大姐覺得與自己關系不大,加梯需求不是很迫切。樓組自治小組找到了趙大姐,與趙大姐聊起了加裝電梯的好處?!靶^硬件提升”、“居住環境優化”、“租戶體驗感提升”等等。趙大姐也是恍然大悟:“雖然自己不居住在小區里,但這確實是件好事兒”,過了兩天,趙大姐主動上門,“孩子們說了,不能因為我一家,影響了整幢樓的進度,何況這是一件民生好事,我們應該盡力促成!”
“加梯寶典”出爐
助力更多區域走出“破冰之旅”
走出“破冰之旅”后,浦錦街道的加梯也正式步入了軌道。據悉,目前,浦錦街道可加梯樓道總數1280個,其中1068個樓道已完成了加梯意見征詢完成。截至7月已簽約7臺,8月上旬已經開工4臺,剩余3臺正處于前期審批階段,預計在年底前竣工交付使用。
據了解,浦錦街道開展首輪全覆蓋民意調查,就加裝意愿、出資額度、房屋自住情況等三大因素征詢業主意見,調查樓道共計1068個。街道組織召開加梯政策培訓進社區共計17場,其中6場進社區,1場集中培訓,10場樓道專場。此外,街道發揮黨建引領作用,搭建“自治共治”平臺,助力居民意愿達成一致。
在加梯這件事上,有的地方似乎找到了經驗,走得很順暢,有的地方卻舉步艱難。據悉,為了助力更多街鎮盡快實現加梯“破冰”,區房管局也于日前出臺了一本300多頁的“加梯寶典”:《閔行區既有多層住宅加裝電梯操作辦法和制度文件匯編》。
區房管局相關負責人表示,為了又好又快地推動加梯工作,結合工作實踐和操作,區房管局按照“部門分工有依據、工作流程全統一、環節工作有指引”原則,對 2016年以來加梯工作涉及的 24 市級文件和技術導則、5 個區級文件、10 個自制的操作口徑、30 多個規定格式樣張范本等進行了再梳理、再完善,形成了《既有多層住宅加裝電梯操作辦法和管理制度匯編》(1.0 版)。助力今后加梯工作推進中可有據可循。
此外,為了讓更多的社區居民解決“上下為難”的爬樓問題,“閔行區加裝電梯服務指南”平臺來啦,老百姓通過線上平臺,就可了解所有加梯相關政策。大家可通過下載今日閔行APP或點擊左下角“閱讀原文”鏈接,獲取線上加裝電梯服務哦。
快來下載“今日閔行”APP
一按我幫您
查加梯更方便
步驟2:打開“今日閔行”app,首頁即有“加裝電梯服務”功能哦。
步驟3:點擊進入“閔行區加裝電梯服務指南”,即可獲取各類線上加裝電梯服務。如有問題,也可線上咨詢哦~
記者:李逸
編輯:李逸 姚怡瑩
通訊員:愜意浦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