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股民經常經歷的場景,如今發生在家電白馬股——格力電器(000651.SZ)身上。
近一年多時間,格力電器推出3次股份回購計劃,累計支付的總金額約240億元,但成交價一次比一次更低,如同普通股民“抄底抄在了山腰上”。
一般來說,企業回購股份能夠提升股價。但紅星資本局注意到,格力多次大額回購后,其股價依舊沒有走出下跌通道,自2020年12月初高點65.58元/股至今,格力股價一路走低,截至9月2日收盤,跌幅超38%,市值蒸發已超千億。
3次股份回購
股價仍未走出下跌通道
9月1日晚,格力電器公告,截至2021年8月31日,公司第三期回購計劃已通過回購專用證券賬戶以集中競價方式累計回購公司股份2.5億股,占公司總股本的4.2288%,最高成交價為56.11元/股,最低成交價為42.90元/股,支付的總金額為124.69億元。
自2020年12月以來,格力電器股價持續下行,截至目前,公司市值較最高點已蒸發超過1400億元。對此,公司密集推出3次股份回購計劃。
wind數據顯示:
公司第一期回購始于2020年4月,結束于2021年2月,耗時10個月回購60億元,最高成交價約60元/股,最低成交價約53元/股;
第二期回購始于2021年2月24日,結束于5月18日,耗時3個月回購60億元,最高成交價約62元/股,最低成交價約56元/股;
而第三次此次回購速度更快。2021年5月31日,格力電器第三期回購計劃進行首次回購,至今3個月的時間,已經耗資124.69億元。
格力電器第三期回購的計劃上限為150億元,目前仍有約25億元的空間,此次回購是否頂格仍有待觀察。
2021年中報現金流量表顯示,格力電器的期末現金余額為300億元,還可以繼續支撐其回購。
值得注意的是,8月31日午間,格力電器發布公告稱,公司通過參與司法拍賣公開競拍方式,以18.28億元的價格競得銀隆新能源3.36億股股份;并與董明珠簽訂了附生效條件的表決權委托協議,董明珠將其持有的銀隆新能源1.93億股股份對應的表決權委托公司行使。
此次交易完成后,格力電器將合計控制銀隆新能源5.29億股股份對應的表決權,占銀隆新能源總股本的47.93%,銀隆新能源將成為格力的控股子公司。格力電器表示,本次交易是積極響應國家“雙碳”目標、落實“立足家電行業,穩步拓展多元化新興業務”發展思路的重要舉措。
消息一出,當天午后格力電器股價立馬拉升,但隨即迅速收回,最終收漲0.24%。9月1日,家電行業的海爾智家(漲幅超7%)、美的集團(漲幅4.77%)都出現不錯的漲幅,但格力電器僅上漲1.36%。9月2日,格力電器重回跌勢,收盤報40.47元/股,跌幅2.86%。
“白電三巨頭”格力市值墊底
已被海爾智家反超
8月31日,格力電器盤中股價最低報40.3元/股,創下近3年來新低,市值也首度遭海爾智家(600690.SH)反超。截至9月2日收盤,二者市值差距進一步擴大至超200億元。
從9月2日收盤價來計算,格力電器報收40.47元/股,總市值為2434.56億元;海爾智家則報收28.41元/股,總市值達2668.79億元;“白電三巨頭”中的另一員大將美的集團(000333.SZ))則以市值4830.36億元遙遙領先,穩居冠軍寶座。
“白電三巨頭”在二級市場上的“你追我趕”,反映了當前家電行業競爭之激烈。業內人士指出,這些白電龍頭的市場表現,與其近期發布的半年報不無關系。
從數據上看:
美的集團2021年上半年營收達1738.10億元,同比增長24.98%;凈利潤為150.09億元,同比增長7.76%;
海爾智家2021年上半年實現營收1116億元,同比增長16.60%;實現歸母凈利潤68.52億元,同比增長146.41%;
格力電器2021年上半年實現營收920.10億元,同比增長30.32%;實現歸母凈利潤94.57億元,同比增長48.64%。
可以發現,“白電三巨頭”目前的市值排名情況,與其上半年營收規模排名相對應。但作為“市值冠軍”的美的集團,利潤增速卻被其他兩家遠遠甩在后頭。
利潤增速表現不一,也折射在各家龍頭企業的銷售毛利率表現上。從上半年銷售毛利率來看,美的集團為23.23%,同比下滑9.12%;格力電器為23.74%,同比增長12.42%;而海爾智家銷售毛利率最高,達30.06%,同比增長7.38%。
而對比疫情前的2019年數據來看,格力電器營收下滑6.44%,凈利潤減少31.22%;海爾營收增長12.77%,凈利潤增長33.03%;美的營收增長13.03%,凈利潤減少1.17%。
“空調第一之爭”
美的營收多,格力毛利高
值得注意的是,格力和美的都在各自的財報中引用了第三方市場機構數據,以證明自己“空調行業第一”的地位。
其中,格力電器在半年報表示,據《產業在線》統計數據顯示,2021年上半年格力家用空調內銷占比33.89%,排名家電行業第一。美的集團則稱,據奧維云網的數據顯示,2021年上半年,美的主要家電品類在國內市場的份額占比均實現不同程度的提升,其中家用空調產品在線上與線下的市場份額均位居行業第一,分別達到37.6%和36.5%。
對此,業內人士認為,要看誰是第一,關鍵在于財報數據的關鍵指標,可以空調收入作為排名標準。
半年報顯示,格力電器上半年空調營業收入約671.94億元,同比增長62.57%。而美的集團暖通空調營業收入約764.08億元,同比增長19.33%。按照“唯收入論”,美的集團的空調收入規模已超過格力電器。綜合數據來看,格力電器自2016年至2019年期間空調營收長期位居首位;自2020年起,美的集團在空調業務營收上實現反超。至于海爾智家,空調業務對其來說曾經是短板,但其正著力于高端市場,目前其增長曲線相對穩定。
值得一提的是,從毛利水平看,格力電器明顯領先于美的集團。半年報顯示,上半年,格力空調毛利率為29.79%,而美的空調則為20.85%。“釘科技”分析稱,美的空調毛利低的其中一個原因在于其產品均價和格力空調相比有差距。奧維云網數據顯示,上半年美的空調均價為2772元,美的旗下華凌空調均價為2278元,而格力空調均價達到了3456元,大幅領先美的和華凌。
責編 任志江 編輯 楊程 綜合自每日經濟新聞、廣州日報等
(下載紅星新聞,報料有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