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紙是指通過機械的、化學的或二者結合的方法,把植物纖維加工成紙漿;然后通過手工或機器抄造的方法,把紙漿及其添加劑混合均勻而制成紙產品的過程。從事紙產品生產的行業稱為“制漿造紙工業”,簡稱“造紙工業”。
造紙術作為我國古代四大發明之一,早在東漢時期,紙已經能成批量制作。自東漢蔡倫改進造紙技術之后,紙制品開始盛行。隨后在公元七世紀初(隋末),造紙技術開始傳入朝鮮與日本;公元十四世紀,造紙技術開始傳入歐洲,在此期間,造紙技術和印刷技術也不斷進步,造紙行業也不斷發展。近代以來,我國造紙工業迅速發展,逐漸成為全球造紙中心,2019年全球紙及紙板產量實現4.04億噸,其中我國紙及紙板產量為1.08億噸,占全球產量比例最高,達到26.63%。
1、供給端層面
——全球造紙產量有所下滑
根據聯合國糧食及農業組織數據顯示,2015-2017年,全球紙及紙板產量逐年增長,2017年,全球紙及紙板產量實現4.15億噸,達到近年來紙及紙板產量的峰值。2018年,全球紙及紙板產量出現下滑,實現4.09億噸,較2017年下滑1.45%。2019年,全球紙及紙板產量實現4.04億噸,較2018年下滑1.22%。
——中國是全球造紙中心
目前,亞太地區(主要是東亞)、歐洲(主要是西歐)和北美依然是全球造紙工業的三大中心,但歐洲和北美的造紙市場已處于飽和狀態,發展潛力受到市場容量的限制,而亞太地區正成為全球造紙工業發展的引擎。
2019年,中國紙及紙板產量占全球產量比例最高,為26.63%;其次為美國,其占比為16.86%。日本和德國緊隨其后,其紙及紙板產量占全球占比分別為6.28%和5.46%。
2、進出口層面
——2019年紙與紙板進口量減少,德國、美國、中國為主要進口國
從進口來看,2015-2018年,全球紙及紙板進口量呈現波動上漲的態勢。2018年,全球紙與紙張進口量為1.16億噸,進口金額為1079億美元,較2017年上漲10.10%;2019年,全球紙與紙張進口量出現下滑,進口量為1.10億噸,進口金額為986億美元,較2018年減少8.62%。
在紙與紙板市場貿易中,主要進口國家有德國、美國和中國。2019年,德國是全球紙與紙板進口最多的國家,進口總量達966萬噸,占比為8.74%,領先于其它國家的進口數量;進口數量排名第二的為美國,其2019年的進口數量為904萬噸,占比為8.18%;中國2019年的紙與紙板進口數量為554萬噸,占比為5.02%,排名第三。
——2019年紙與紙板出口量減少,德國、美國、芬蘭為主要出口國
從出口來看,2015-2018年,全球紙及紙板出口量呈現波動上漲的態勢。2018年,全球紙與紙張出口量為1.17億噸,出口金額為1045億美元,較2017年上漲7.07%;2019年,全球紙與紙張出口量出現下滑,出口量為1.13億噸,出口金額為962億美元,較2018年減少7.94%。
在紙與紙板市場貿易中,主要出口國家有德國、美國和芬蘭。2019年,德國是全球紙與紙板出口最多的國家,出口總量達1350萬噸,占比為11.96%;出口數量排名第二的為美國,其2019年的出口數量為1057萬噸,占比為9.37%;芬蘭2019年的紙與紙板出口數量為929萬噸,占比為8.24%,排名第三。
——紙張價格呈波動變化
從紙與紙板進出口平均價格來看,近年來紙張價格整體呈現波動變化的趨勢。2018年,紙張價格達到近年來最高,為913.93美元/噸;2019年紙張價格有所下降,為872.32美元/噸,同比下降4.55%。
3、需求端層面
——造紙行業需求量有所下降
根據聯合國糧食及農業組織統計的數據,2015-2019年,全球造紙市場需求量變化趨勢與紙及紙板產量變化趨勢近似。2019年,全球紙及紙板消費量實現4.02億噸,同比下降1.47%。
——2020年行業營收普遍降低
從主要造紙企業營收情況來看,2020年在疫情不穩定因素影響下,全球造紙行業景氣度持續低沉。列表的十家企業中,除了金佰利、Graphic Packaging集團兩家公司營收呈正增長以外,其余公司均呈現負增長。
——行業供需較為平衡
從產銷率來看,2015-2019年造紙行業產銷情況較為平衡,產銷率在99%-100%之間。2019年產銷率為99.41%,較2018年下降0.39個百分點。
更多數據請參考前瞻產業研究院《中國造紙行業發展前景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同時前瞻產業研究院還提供產業大數據、產業規劃、產業申報、產業園區規劃、產業招商引資等解決方案。
更多深度行業分析盡在【前瞻經濟學人APP】,還可以與500+經濟學家/資深行業研究員交流互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