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實我們的心靈……
我們的精神其實和我們的身體一樣,都有食欲。但是很多人都會以沒有時間為借口,讓自己的心靈忍受著饑餓的痛苦。有些人也許只是偶爾的時候才去充實一下自己的頭腦,但卻無時無刻不忘滿足他們脖子以下的需求。
在現在這個時代,人們毫無限制地滿足脖子以下卻忽視脖子以上的需求。
你是不是會經常聽到有人說;漏吃一頓豐盛的時候 晚餐是一件大事,卻不會聽到另一種聲音;最后一次滿足心靈饑渴是在什么時候。難道說我們每個人的精神都是富足的嗎?答案;肯定不是的。
在這個世界上,精神匱乏的人其實有很多,那些生活在沮喪、消極、失敗和憂郁中的人,他們迫切的需要精神上的滋養,但是他們幾乎全都排斥充實自己精神還有心靈的機會,也由心靈黯淡無光。
如果我們空虛的頭腦也能像空虛的肚子一樣,只需要填滿一些食物就能讓主人滿意的話,那該有多好。可是啊,事情永遠都不是那么簡單,人們會接受心靈空虛的懲罰。
心靈是我們每個人真正的家園,我們是好是壞都取決于對她的撫育有多少。在這里的每個家園的每一件東西都有一種效用,有些會有所創造,為你的未來做準備,但有些卻會有所毀滅,從而降低你未來的生命成就。
每一個達到高峰或快達到高峰的一流人物都是積極的,他們之所以積極,就是因為定期以良好、清潔、有力、積極 的思想充實心靈。就像是食物成為身體的營養一樣,他們每天不會忘了給心靈提供精神食糧。因為他們知道如果能充分的充實好頸部以上的部分,就永遠不愁填飽頸部以下的部分,甚至不會擔憂年老的財務問題。相反的,有些人則不懂得給心靈洗滌和精神上的補充,會因為年紀越大,受到的負面信息干擾越大,越感到人生沒有希望。
從前富豪洛克菲勒的一位心理學家朋友給他講過一個故事,這個故事是這么說的;
有一個人被洪水困住了,他不得已爬到屋頂去避難。鄰居中有些人漂浮過來說道;“約翰,這次的大水真是可怕啊!”
但是約翰回答道;“不,它并不怎么壞。”
鄰居有點吃驚反駁說;“你怎么說他不壞呢?你的雞舍已經被沖走了。”
約翰說;“是的,我知道,只不過6個月以前我已經開始養鴨了,現在它們都在附近游泳。每一件事都還好。”
鄰居又接著說;“但是,約翰,這次的大水毀了你的莊稼。”
約翰回答說;“不,沒有,我種的莊稼因為缺水而受損,所以他們需要更多的水,這下全解決了。”
那位悲觀的鄰居又對滿臉微笑的約翰說;“但是,約翰你看,大水還在繼續上漲,就要漲到你的窗戶上了。”
樂觀的約翰笑得更開心了,說道;“我希望如此,這些窗戶實在是太臟了,需要清洗一下。”
以上的故事看似是個笑話,但是何嘗不是一種境界呢?--以積極的態度來應對這個紛繁復雜、順逆起伏的世界。一旦達到這種境界,那即使我們遇到消極的情況,也是能使心靈自動地作出積極的反應。
為了能達到這種境界,我們只有充實還有潔凈我們的心靈。
有時候我們會花錢還有大量的時間,去修飾腦袋的外表,刮胡須、理頭發,那我們有沒有必要花同樣的時間和金錢,來對我們的腦袋進行內部裝修呢?就像對待我們的外在一樣重視內在。
事實上,精神食糧隨處可得,例如閱讀書籍就是一個很好的途徑。閱讀一本書就好像是和心靈高尚的作者對話般,他們用偉大的心靈撞擊而寫成的書籍,沒有一本不是洗滌并充實我們內心的心靈食糧,它們為后人指明了方向,我們只要有目的性的去挑選我們想要的就可以。之后我們在其中得到重塑,學會謙遜,變得更加聰明。
說到最后;
我們一定要定期給予自己幾方面的供給營養,身體上的、心理上的還有精神上的營養,都要分別照顧好。
讓心靈之光照耀我們前進的道路,讓我們擁有更加積極美好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