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招股說明書的老牌飲料公司西安冰峰飲料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冰峰飲料”),擬登陸深交所主板,欲募集資金6.69億元,投入玻璃瓶生產線改擴建、營銷網絡升級及品牌建設、信息化管理平臺建設等項目。
除了本報此前曾報道公司的第一大廣告商是冰峰飲料的關聯方,此次募集資金中超六成資金擬投入營銷網絡升級及品牌建設,其中三年擬用募資投入推廣費用1.81億元,為報告期公司廣宣費用支出7倍以上;公司還存在披露的2018年第四大原材料供應商早在2017年已更名的情況,令人對公司信披嚴謹性產生質疑等問題外,《大眾證券報》明鏡財經工作室記者還發現,冰峰飲料報告期內的兩家重要原材料供應商出現零社保,公司的多家委外供應商被行政處罰,其中不乏違反食品安全法規的情形。
重要原材料供應商出現零社保
對于一家食品加工企業來說,采購原材料的品質,是企業產品競爭力的重要保證。
冰峰飲料主要耗用的原材料包括易拉罐體、白砂糖、易拉罐蓋、烏梅和紙箱等。其在招股說明書表示:“為確保產品優勢,公司注重采購原產地、高品質原材料,使用高成本碳化糖,保障產品品質及口感。公司踐行原材料產區實地挑選真材實料,確保了‘冰峰’系列飲料長期以來穩定的品質。”
根據招股書,冰峰飲料在報告期內,原材料的供應商沒有出現較大的變化,陜西嘉星化工有限公司在報告期內一直是冰峰飲料最重要的原材料供應商之一,其向公司供應甜味劑、香精、氫氧化鈉等,2018-2020年間,該企業分別為冰峰飲料第五大、第四大和第三大原材料供應商,冰峰飲料向其采購金額分別為590.52萬元、654.29萬元、657.53萬元。占公司采購總購的比例分別為4.32%、4.53%、4.49%。對冰峰飲料來說,最近三年,其向陜西嘉星化工有限公司的采購金額一直維持在較高水準,且在報告期內還略有小幅增長(見圖一)。
圖一 冰峰飲料原材料供應商招股書截圖
然而企查查顯示,成立于2006年9月的陜西嘉星化工有限公司,注冊資本300萬元,根據該企業向當地市監機構提交的企業年報中社保信息數據:2018-2020年,該企業的職工基本養老、醫療、生育、失業和工傷保險的繳納人數皆為0(見圖二)。
圖二:陜西嘉星化工有限公司2020年社保截圖(企查查)
無獨有偶,冰峰飲料2018-2019年第三大、2020年第五大原材料供應商西安御草藥業有限公司,為冰峰飲料供應烏梅、山楂等原材料,2018-2020年,公司分別向其采購746.70萬元、705.69萬元、591.41萬元,占當年度采購總額的比例分別為5.47%、4.89%、4.04%。
通過企查查查詢的該企業2018-2020年年報顯示,2018年社保繳納人數為零,2019-2020年社保繳納人數為3人(見圖三)。
圖三:西安御草藥業有限公司2018年社保截圖(企查查)
冰峰飲料報告期內,前五大原材料供應商中的兩家,一家公司向其年采購金額在600萬元左右,一家公司近三年向其最高年采購金額逼近750萬元,然而這兩家重要原材料供應商皆出現零社保的情況,這不禁讓人疑惑:冰峰飲料挑選供應商的門檻標準是什么?公司又是如何考察主要原材料供應商資質的?冰峰飲料對于上述兩家原材料供應商零社保的情況是否知曉?上述兩家出現零社保的原材料供應商,其注冊資本、員工人數、經營規模與冰峰飲料向其年采購金額是否匹配?選用零社保企業作為公司的大供應商,冰峰飲料又將如何保證原材料供應的品質及價格的穩定?
委外生產商屢遭行政處罰
根據招股書,冰峰飲料主要采取“以銷定產”,實行自產與委外相結合的生產模式,其中,玻璃瓶裝產品由公司自產,罐裝產品則采取委外生產。
招股書顯示,冰峰飲料2018-2020年的罐裝橙味汽水的實際銷量分別為9860.15萬罐、10516.42萬罐、11723.04萬罐、罐裝酸梅湯的銷量分別為1560.96萬罐、1609.37萬罐、1487.82萬罐,而且2018-2020年,冰峰飲料罐裝橙味汽水和罐裝酸梅湯占主營業務的占比分別為64.87%、65.88%、64.14%(見圖四),數據可見,委外生產的產品在冰峰飲料的營收中的占比較大。
圖四:冰峰飲料營收構成招股書截圖
對于委外生產產品的控制,冰峰飲料表示:“公司委外生產用主要原材料由公司采購發往委外廠商,公司駐廠代表與委外廠商按照公司標準進行檢測、驗收,委外廠商負責保管,專料專用,所有權不發生轉移。委外廠商按照要求完成生產后,按公司營銷部要求發貨。”
企查查顯示,冰峰飲料2019年第四大委外供應商——湖南景湘源食品飲料有限公司,其為公司加工生產花生露產品,2019年公司向該企業采購99146.58元。企查查還顯示,湖南景湘源食品飲料有限公司因其它違反食品安全法規行為,在2019年5月21日曾被桂陽縣市場監督管理局給予行政處罰。
同時,冰峰飲料2018年第三大、2019年第五大、2020年第四大委外生產商——嘉美食品包裝(滁州)股份有限公司,也曾因擅自抵押海關監管貨物受到行政處罰。
除此以外,報告期內,始終位于前五大委外供應商的西安水務(集團)有限責任公司,因西安市華寶黑河源飲料食品有限責任公司、陜西禹源飲品制造有限公司均為西安水務(集團)有限責任公司控制的下屬公司,合并披露為西安水務(集團)有限責任公司。而企查查顯示,陜西禹源飲品制造有限公司在2017年12月5日,因生產經營不符食品安全標準的食品案,被西安市雁塔區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行政處罰。
多家委外生產廠商曾被行政處罰,其中不乏違反食品安全法規的行為,不由讓人追問:“冰峰飲料選擇委外生產廠商的標準是什么?公司又是如何實現對委外生產廠商的生產及產品質量有效管控?”、“對于食品企業來說,食品安全是企業生產生命線,對上述委外生產廠商受到的行政處罰,冰峰飲料是否知情?公司如果對上述行政處罰知情,為何會選擇因食品安全問題受行政處罰的企業作為公司的委外生產廠商?如果公司對上述行政處罰不知情,那么冰峰飲料又如何看待對公司委外生產廠商監管體系的有效性?”
就上述問題,《大眾證券報》明鏡財經工作室記者致函冰峰飲料,公司在回復函中表示:“一切以公開資料為準。” 記者 尹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