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楊萬里
昔日家電大牛股黯然失色了。
8月27日,小熊電器低開低走,盤中一度暴跌超9%。截至發文,該公司股價約為48.27元,總市值約為75.52億元。
導致股價下挫的原因與半年報有關。
8月26日晚,小熊電器公告稱,上半年實現營收約16.33億元,同比下滑4.89%;實現歸屬凈利潤約1.39億元,同比下滑45.3%。有分析稱,小熊電器上半年期間費用率為22%,較上年升高5.2%,對公司業績形成拖累。
券商機構對小熊電器2021年業績預測并不樂觀。中信建投最新觀點稱,預測小熊電器2021年歸母凈利潤3.29億元,同比減少23.16%。
在業績披露密集期,市場對上市公司的上半年“成績”很關注,一旦出現業績下滑或者不及預期,就會遭到空頭一擊。
公開資料顯示,小熊電器成立于2006年,從酸奶機起家,目前有超過60個產品品類、 500多款產品型號對外銷售。
2019年8月23日,該公司以41.10元/股價格登陸A股,被外界稱為“創意小家電第一股”。
2020年,受疫情因素影響,“宅經濟”概念股受到市場追捧。小熊電器憑借互聯網思維、創新思維成為小家電行業一匹黑馬。
K線數據顯示,小熊電器從去年2月份的38.2元附近一路上漲,最高漲至164.7元,累計漲幅超過331%。高光時刻,小熊電器市值突破250億元,靜態市盈率更是一度超過94倍,是同期家電龍頭的3倍以上。
然而,從去年8月份開始,小熊電器股價拐頭向下,目前已跌破50元關口。截至目前,該公司累計跌幅高達70%,總市值蒸發超180億元。
在尺度股東群,有投資者認為,“小熊電器股價跌跌不休的核心原因是業績。去年第四季度業績不及預期,今年上半年業績增速下滑,對股價形成了嚴重沖擊”。
例如,小熊電器2020年第四季度業績低于外界預期。數據顯示,彼時小熊電器營收、歸屬凈利潤同比增長率僅為20.18%、5.65%,在2020年四個季度中增速幾乎最低。
安信證券分析稱,去年小熊電器Q4單季度收入同比增速有所下降,主要因為疫情期間,線上小家電需求提前釋放,因此Q4小家電的需求有所減弱。
又例如,今年4月28日,小熊電器一季報顯示,營收同比增長22.66%,但歸屬凈利潤同比下滑12.82%。到了4月29日,小熊電器股價暴跌7.19%。
而半年報顯示,該公司營收和凈利潤皆為下滑狀態,上文已經做出了描述。
還有投資者表示,“電商紅利正在消退(雖然電商渠道是家電企業重要的經營方式),小熊電器競爭壓力正在加大,比如傳統幾大品牌都在布局,北鼎、火雞電器、純米科技也完成了融資,它們的網紅產品也受消費者歡迎;此外,小熊電器很多產品品牌溢價能力弱,長期走低端路線不利于企業長期發展”。
小熊電器董事長李一峰也曾公開表示,“對于小家電行業而言,電商渠道已經成為一個主流渠道,未來行業可能更多是考慮回到產品本身去了,不再靠電商紅利,而是更多元地考慮企業未來的發展路徑問題”。
我們關注到,小熊電器還呈現出一個特征,即“重營銷、輕研發”。數據顯示,今年二季度,小熊電器銷售費用2.467億,占總營收比重約為15%;而研發費用僅為6014萬元,占總營收比重僅為3.68%。
過去幾年,因質量問題,小熊電器頻頻上抽查黑榜,甚至一些投訴平臺上不乏產品質量的投訴。
業績下滑的小熊電器如何挽救低迷的股價?后續我們將繼續保持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