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 是 自 駕 地 理 的 第 392 篇 原 創 主 文-
每當秋色漸進,這令人驚喜的色彩就會陸續席卷整片大地,令自駕人趨之若鶩。
中國秋季漸變想象示意圖,制圖@《中國自駕地理》
那么你知道有一條景觀國道可以帶你從北走到南輕松感受到這秋色的變化嗎?對于這條國道,我愿稱其為:教科書級別的中國公路版水汽大通道!
1.秋色如何席卷大地?
世界上沒有任何一個國家能像中國一樣,把自己的“身體”橫亙在長長的緯度上,讓這一年四季,形態萬千,因此,沒有誰比中國更加了解秋天。
隨著太陽直射點往南半球移動,氣溫也在慢慢下降,水汽蒸發逐漸變少,一場顏色大革命在中國大地上悄然上演。
中國溫度帶劃分示意圖,制圖@《中國自駕地理》
來自西伯利亞及北極的干冷氣流呼嘯南下,往日的對手-暖濕氣流不再強悍,植物們仿佛也收到了能量不足的信號,紛紛開始將擴散的能量收回,它們不再往葉子上傳遞更多的能量,如:令葉子變綠的葉綠素。
葉子中的葉綠素隨著陽光照射,逐漸被分解,但植物本身沒有合成更多的葉綠素,所以原本被葉綠素抑制的:葉黃素、胡蘿卜素、花青素紛紛跑了出來,于是葉子黃了、紅了……
漸變的葉子,攝影@Chris Lawton
起初,這一陣干冷的氣流只是悄然把新疆、內蒙、東北覆蓋,興安嶺地區的楓葉紅了。
額爾古納河的秋,攝影@VIP讀者·大雄
喀納斯秋天的美,自不必多言,令葉子猝不及防的寒霜撲面而來,在短短時間里,將葉子化為金黃。
喀納斯湖的秋天,攝影@讀者·隨便(請橫屏觀看)
之后,干冷氣流這陣猛烈疾風卻在翻過祁連山后歸于平靜,大西北迎來了另一面,平靜的青海湖畔換了顏色,處于同緯度的江南也在孕育一場秋的盛宴。
秋色席卷方塘鄉的水上落羽杉,攝影@讀者·張佰泉
后來,干冷氣流穿過秦嶺、橫斷山后終于力竭了,它又恰好來到了暖濕氣流的主場,剩下的干冷氣流,被消磨殆盡,它們的“影響力”,被降到了最小,所以,這里的秋來的更晚些。
但是,到了兩廣地區,秋就像是不存在一般,人們無法從樹葉的變化里看出-秋來了。
到了10月份依舊綠意盎然的深圳西涌天文臺前的棧道,攝影@Dongsh
而同緯度的云南更是如此,要么一年春秋相連,要么一年四季如春,要么與兩廣地區一樣看不到秋天的到來。
而造成云南這個問題的因素是什么?你知道嗎?
當我們將云南的位置圖展開,會發現一個問題,它的地理位置獨特。
云南位置示意圖,制圖@《中國自駕地理》
其西南,瀕臨孟加拉灣、印度洋,其東南,瀕臨南海、太平洋,其西北,毗鄰喜馬拉雅山脈、橫斷山脈,這乍看之下,可能很難說出其獨特,但把干冷、暖濕氣流放進去,這一切看起來就有些不同了。
暖濕氣流過境(云南)示意圖,制圖@《中國自駕地理》
來自孟加拉灣的暖濕氣流及南海暖濕氣流、太平洋暖濕氣流是我國三個暖濕氣流來源。
巧合的是云南正好受到這些氣流的影響,從孟加拉灣吹來的暖濕氣流被喜馬拉雅山擋住,一部分通過喜馬拉雅山的溝谷進入西藏,一部分則往兩邊散開,散到不丹與云南,從南海、太平洋的暖濕氣流也會有一部分來到云南。
云南麗江玉龍雪山藍月谷,攝影@KaNhai Lei
而假若云南是平原且無高山,那么這些暖濕氣流,會毫無阻礙越過云南,這樣一來,四季如春則不可能存在,西北,也會擁有更多的綠色,而令這個“假若”出現的便是橫斷山脈。
2.水汽大通道:橫斷山脈
當古書早已提及昆侖、祁連、陰山,橫斷方才悠悠現于近現代史載,也因此成了中國人認知最晚的山脈,若評中國山河哪里稱得上“詩與遠方”,橫斷山脈則必然上榜。
橫斷山脈寬約七百多公里,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匯聚了岷山、大雪山等7條南北走向的山脈,山脈與山脈之間的最短間隔不到100公里,使得山脈緊湊,似人并肩,這里有數不盡的雪山、看不完的雪景,如我們熟知的貢嘎山、雀兒山都在這里。
貢嘎雪山,攝影@VIP讀者·盧比肯
如果僅僅如此的話,橫斷則顯得普通,當我們走至山谷,汩汩的流水聲傳來,進而望見有如龍吟虎嘯般嘶吼的急流,這時,我們才明白這里的不同。
來自孟加拉灣、南海、太平洋的暖濕氣流被橫斷山脈所攔截,我們抬眼望去的云霧,可能會是帶來降雨的積雨云“前菜”。
云南梅里雪山,來源@《旅行者》(請橫屏觀看)
豐富的降水蹴就了濕地、湖泊以及江河,加之這里的山川地勢,也出現了令我們嘆為觀止的三江并流奇觀。
不僅如此,橫斷山脈作為南北走向的山脈群體,不像東西走向的山脈,會將氣流攔在墻外,而是山高谷深,形成了南北走向的水汽大通道。
橫斷山區示意圖,制圖@《中國自駕地理》
從水汽大通道穿過的暖濕氣流會往中國腹地跑,最終力竭于青海,與干冷空氣交匯也無法降下更多的雨水,所以西北腹地常見沙漠、雅丹地貌。
當我們把目光從山川地勢上移開,會發現有一條公路一路隨著我們過橫斷,穿青海,跨祁連,抵大漠,它仿佛一路坦途、看遍四季,亦是接下來的主角國道G227。
G227國道示意圖,制圖@《中國自駕地理》
3.水汽通道教科書:G227
G227,“中國最美國道之一”,最初只有347公里,如今向南延長至3745公里,起于甘肅張掖,終于云南孟連,延長之后的227國道依然保留最美國道之名,同時還會多一個“標簽”:水汽大通道的“教科書級范例”!
為什么這樣說?當我們把G227的走向圖放出來時,能見到其沿途走過的地方就是水汽所走的通道,可謂是名副其實的:公路版水汽大通道!
氣流大通道示意圖,制圖@《中國自駕地理》
當秋風開始吹拂整個中國時,我們從秋天開始的張掖駛上這條國道G227,一路越過祁連、巴顏喀拉山脈,見到了橫斷冰川的冬天,云南楚雄的春天,來到云南孟連的夏天。
這條路仿佛將課本上所講的都搬到了現實,或者說,這就是一個超大的講堂,老師是G227,學生是你,這一路見到的風景,就是課本。
門源百里油菜花海,攝影@VIP讀者·張翔
從張掖-西寧是G227最初的樣子,而在兩者中間則是那綿延一千多公里的祁連山。
祁連山地理示意圖,制圖@《中國自駕地理》
在祁連山里藏著一處兩山夾峙的百里峽谷-扁都口,此峽曾是古時張掖-河湟的關隘,亦是今天G227所延伸的地方,若時至金秋,谷中金黃遍地,兔、雞躍動。
從西寧繼續往南,越過阿尼瑪卿山,來到巴顏喀拉山脈的山腳,再往前,就是四川,就是-橫斷山脈。
阿尼瑪卿山,攝影@《中國自駕地理》
在這里見到的冬,是雪山的冬,1900多條冰川如蛟龍般匍匐,它們“吐出”的冰河寒冷刺骨,立于甘孜,遙望不遠西北,雀兒山的冰川如利劍般直指蒼穹。
雀兒山,攝影@VIP讀者·簡曉嵐
再往前,稻城亞丁的秋天老早就等著我們,這是另一個香格里拉,巍峨的雪山被山腳下的金黃點綴,平靜而清澈的湖面恰如女孩的眼睛,秋波婉轉。
稻城亞丁,攝影@VIP讀者·江南
走過稻城、攀枝花,跨過金沙江,眼前忽然一陣綠意,大理、楚雄到了,這是一年四季如春的地方。
洱海,攝影@Zhouqiyang
之后再越過普洱去往孟連,一路由春天,走向了夏天。
我們一路追尋著秋的腳步,卻見到了四季,也見到最美國道之一的真實模樣。
貢嘎冰川的冬天,稻城亞丁的秋天,孟連古鎮的夏天,蒼山洱海的春天,都是這一路上驚艷的美景。
來源/公號:中國自駕地理
想了解更多自駕資訊,歡迎關注公眾號:自駕地理,對話框回復“入群”進入自駕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