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末,秋季肥市場進程過半,原料的下行加重了下游觀望情緒,局部新單成交已然較前期高位松動,市場心態并不樂觀。從月初到現在,尿素、氯化鉀、合成氨均從高位下滑300元/噸以上,且仍未釋放下滑信號。目前主流45%硫基復合肥出廠價在3150-3450元/噸,45%氯基復合肥在2950-3200元/噸,45%含量小麥肥在2950-3200元/噸。
原料尚未釋放下滑信號
8月下旬以來,尿素開啟了下跌模式,并且連續走低,部分地區甚至降幅達到了400元/噸。上周,山東地區再次下調了50-80元/噸,河北、河南等地下調了50元/噸,而內蒙古等也下調了80元/噸。當前尿素的主流出廠價回落在了2500元/噸上下,相比之前的3000元/噸確實跌了不少。下跌原因有二:其一是隨著國內開工率的不斷增高,當前尿素的日產已接近16萬噸,但8-9月份是農業及工業需求的淡季,所以需求不旺,使尿素庫存快速增加。其二是繼約談后,企業紛紛表示率先供給國內市場而暫停出口,于是在供給增加、需求偏弱的情況下,尿素價格就開始回落。
出口方面,國際需求逐漸減弱,磷酸一銨、二銨價格小幅回落,但原料硫磺、磷礦石價格堅挺,短期內磷肥價格不會下跌。鉀肥方面,鹽湖基準產品60%粉晶到站價3270元/噸,港口鉀少量放貨,價格持續下滑。復合肥企業原料采購較謹慎,市場需求總體清淡。
復合肥上漲動力不足
隨著尿素價格的下跌,復合肥并沒有明顯的回落,但上漲的動力稍顯不足了。主要原因是因為開工率回升得較慢,加上經銷商對目前價格漲跌起伏不定,心理因素較多,不愿意備肥。
山東省臨沂市沂南縣大區一名經銷商,剛參加完秋季訂貨會,感慨道:“漲價容易降價難,價格漲上去可能只是一瞬間的事,但要想回落就涉及了方方面面的調控。對大宗產品需持續調控,化肥價格才會有一個比較穩定的回落。”記者在跟農民閑聊時了解到,今年化肥價格攀升至歷史高位,農民的用肥心態發生了較大改變。本來“留守”在村里堅守種地的老人就不多,加上今年自然災害不斷,肥料價格高位,農民極難承受。他們唯一的盼望就是糧食收購價格能高一點,蔬菜價格穩定一點,不要大起大落。農民種糧難,賣糧難,購肥難的問題亟待解決。而有些地方的農民專業合作社在市場艱難之時發揮了較大的作用,幫助收購農產品、采購化肥、農藥產品等,對于穩價起到了關鍵作用。
肥價維穩才是王道
8-9月份,山東、兩河及蘇皖地區秋季肥市場正處關鍵時期,然而,近兩周來原料行情的疲軟制約了秋季復合肥市場的推進。如果短期原料行情持續下跌,部分復合肥企業將進一步下調報價。貴州磷化市場部負責人表示,市場不需要大起大落,穩定才是王道。秋季市場用了兩個月緩慢漲價,在8月5日后行情趨于穩定,基層經銷商穩定拿貨,工廠生產正常,出貨正常。政策干預后,氮肥回落400元/噸以上,一銨和鉀肥也極速回落,基層客戶開始觀望。復合肥工廠前期高價原料備貨充足,基層暫不接受偏高價格,生產也陷入停滯。目前正是化肥基層鋪貨的關鍵時期,強行按下暫停鍵會讓9月份的供應更加緊張。他還表示,疫情防控壓力一直都在,交通運輸也有很大不確定性,這都加劇了秋季市場供貨的短期緊張,冬儲延遲已是必然。
綜合分析,在多重因素影響下,預計復合肥下行屬于合理預期,但下行是一個緩慢過程,在市場調控下,會緩慢渡過,業內人士預測,9月份復合肥價格會回到正常軌道。
中國農資傳媒出品
如有轉載,請聯系管理員
編輯 | 鄭曉
主管 | 魏萌
監制 | 張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