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看新聞Knews發文人 吳浩亮
2021-08-27 17:44
經常參與志愿服務的朋友應該都知道,有一個微信小程序 叫做“志愿云”。通過實名制注冊,可以根據自己的意愿自主選擇加入平臺上的組織和服務項目。而當您完成志愿服務時,系統也會幫您記錄志愿服務時間。
最近,寶山有一位丁女士向看看新聞Knews爆料,說她最近偶然 在“志愿云”上發現,自己的信息已經被別人注冊了。更蹊蹺的是,名下記錄已經做了200多小時的志愿者服務。這讓丁女士又好氣又好笑。首先可以肯定,自己此前從來沒有在“志愿云”上登記過信息,其次,也沒有做過任何志愿服務,這“不勞而獲”的200多小時,又是怎么來的呢?
丁女士說,自己從未參與過志愿服務,最近她偶然聽說,微信小程序“志愿云”可以注冊志愿者,于是就去試了試。操作中她發現,自己的身份信息竟然已經被注冊。
丁女士_“是2021年1月1日被注冊了志愿者,再進程序看 加入哪個團隊,是佳境苑志愿者從2021年1月份到12月份整年做防疫志愿者、垃圾分類志愿者,還有樓組長志愿者。總共做了264個小時。這所有情況我都不知道,當天查到了我才發現,我身份是被冒用注冊的。”
進一步查看后,丁女士發現,被注冊為志愿者后,所在的志愿服務團隊負責人,是佳境苑小區居委會一位姓王的工作人員。丁女士說,其實她本人也很想成為志愿者,只要征求她意見,一定愿意配合。但當地居委會這種打悶包的方式,實在有些不妥。于是,她電話聯系了居委會,找到那名王姓工作人員想問個清楚。
丁女士_“我說我為何被注冊成志愿者,在你的團隊里。她說是上面要求的,我說上面要求做志愿者為何我不知道?她就開始說喂喂,我聽不到就把電話掛掉了再打就占線關機。”
采訪當天,發文人以丁女士的身份,再次致電了居委會的這名王姓工作人員。她的回答,依舊是三句不離“上面要求的”。
佳境苑居委會工作人員_“這是上面操作的 我不知道了,我只知道你是我們佳境苑的人,我幫你拉到佳境苑來我幫你做幾個項目。人我不知道了,是上面操作的。 羅店鎮的志愿者服務部門他們要求操作的。只要你住在羅店鎮的都有信息。他(羅店鎮人數)要求是(小區人數)8_。”
這么看來,居委會的這名工作人員,并沒有否認為丁女士注冊了志愿者。不過,一句“上面要求的”,似乎把這件事 說得特別理所當然。為了進一步核實,第二天,我們的發文人再次來到佳境苑居委會,找到了這位居委干部,想當面問個清楚。不過面對鏡頭,她三緘其口,態度還挺傲慢。
當天,發文人來到了羅店鎮志愿者服務中心,不過,那里的負責人也不愿直面鏡頭,但是她表示,當地居委會這種做法,他們是堅決杜絕的。
羅店鎮社區志愿服務中心負責人倪文艷說_“首先我們鎮里肯定是要堅決杜絕這方面行為,后面也會及時做好改正,下一步全鎮方面會進行自查工作,梳理面上情況,杜絕此類情況再次發生。”
截止發稿前,羅店鎮方面表示,目前他們已經得到了丁女士的理解,丁女士也表示,下一步愿意積極投身社區志愿者服務。
(看看新聞Knews發文人_吳浩亮 實習編輯_張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