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久不見,我是今天的主稿人——法醫牙尖尖。
小時候,我的夢想之一,是成為和《武林外史》里快活王這個手下一樣厲害的人:
圖1;圖源:黃海冰版《武林外史》電視劇第3集。
ps:不得不說,快活王有一些手下還是很犀利的。
但實際上,當了法醫才知道,我們的眼力可要比電視劇里的人厲害多了。比如昨天,編輯團的蠻子叔給我發來了幾張網圖,讓我判斷圖中的到底是不是人肉:
圖2;圖源:最新。
這幾張圖,據說引起了網友的熱議。
那咱們就來用法醫的知識鑒別一下:這圖里,到底是不是人肉?
首先,我們來觀察一下圖中肉塊的特征:
其截面類圓,有明顯的皮膚、肌肉、筋膜和骨骼等組織結構,可見有明顯的兩根主要骨骼,特征是一粗一細,中間還有空腔。
如果我們假設,肉塊的確來自于人體,那她們最有可能是人的肢體,即手臂和雙腿。
因為人的軀干和頭部等部位,骨骼分布較復雜,截面不會如此簡單,面積也沒有這么小。
而人的肢體,只有前臂(尺橈骨)和小腿(脛腓骨)這兩個部位,符合有兩根骨頭的特征。
圖3:左圖是人的前臂(尺橈骨),右圖是人的小腿(脛腓骨);圖源:參考資料1。
但是人前臂的橫截面相對更扁一些、小腿的橫截面相對更圓一些。同時,人的前臂尺橈骨粗細的差別,也沒有小腿的脛腓骨那么大(如圖3所示)。
因此可得出結論,如果網圖中的肉塊真是人肉,那么最接近的部位,應該是人的小腿,而不是前臂。
那咱們就來看一下人的小腿的橫截面長啥樣:
圖4;圖源:參考資料1。
是不是很有想要報警的沖動?這橫截面跟網圖肉塊的橫截面也太像了!
不要慌,不要急,聽我繼續往下講。
先安撫一下想報警的各位:圖中的可疑肉塊,不可能是人的小腿。
這種認錯的情況,對于不是學相關專業的童鞋們來講很正常,因為圖片能提供的信息相比實物更有限,而大多數人也不像法醫一樣具備過硬的專業知識,認錯了也在情理之中。
其實綜合其肌肉的排列、筋膜、骨骼形態、皮膚厚度這些角度,法醫可以很快判斷這不是人體組織。
但礙于篇幅有限,下面咱們僅從小腿脛腓骨的骨骼形態入手,來講講我的推理。
脛腓骨是長骨(人體四種骨骼形態中的一種,其他三種為短骨、扁骨和不規則骨),有比較明顯的幾個特征:
1. 脛腓骨表面是密質骨,內層的兩端是松質骨、中間部分中空叫做髓腔,松質骨間隙和髓腔部分,都有骨髓填充。
2. 脛骨骨干,外形呈三棱柱形(所以橫截面就略呈三角形),同時脛骨近端前側有個解剖結構叫做脛骨粗隆,是半腱肌的止點。脛骨粗隆可能會讓靠近脛骨近端的橫截面有一個明顯的向外凸起部分,但一般而言,人體的脛骨粗隆不會特別突出。
圖5:成人脛骨,其中紅圈部分為脛骨粗隆,圖源:參考資料2。
記住這兩點,你就可以跟上我的思路啦。
首先,脛骨外形:
前文說到,人的脛骨橫截面更像是三角形,且整個脛骨骨干的形狀上下都比較規則均衡,而圖中肉塊的脛骨橫截面,有的偏橢圓形,有的類三角形,推測整體形狀比較不規則。如圖6所示:
圖6:左側為成人脛骨骨干取兩處橫切的橫截面,外形是不是很像三角形?
右側紅圈所示為圖2中肉塊的脛骨外形,呈橢圓形;圖源:參考資料3。
其次圖中肉塊的脛骨粗隆部分,也很有疑點。
前文已述及,成人的脛骨雖也有脛骨粗隆,但沒有這么粗大的凸起,就像圖5圈出來的那樣,人的脛骨粗隆很小。
圖中紅圈位置應為脛骨粗隆,相比圖5成人的脛骨粗隆,可以說是很粗大了。
其次,人的脛腓骨髓腔的特征,也有別于肉塊骨髓腔的特征。
圖中的脛骨髓腔橢圓,腓骨髓腔扁、近乎于細長型。而人的脛腓骨髓腔則均比較圓。
圖7:成人脛骨中段的髓腔;圖源:參考資料3。
圖8:成人腓骨中段的髓腔;圖源:參考資料3。
說明:圖中紅圈所示為脛骨的髓腔,相對人脛骨的髓腔來講偏橢圓; 藍圈所示為腓骨髓腔,相對人的腓骨髓腔來講扁得多
最后,是一個排除推理法,大家請注意下圖中紅圈圈起的位置。
還是假設網圖肉塊就是人的小腿,圈起的部位是一塊獨立的肌腱區,她只有可能是人的跟腱位置,局部特征與人的跟腱部位切面比比較符合。
但在這個假設下,圖中肉塊的骨頭特征就立不住腳了,大家可以看到,這張含有疑似跟腱組織的切面中,兩個骨頭都有明顯的中空,但真實人類的小腿在此位置的橫切面,不可能有這么大面積的空洞。
咱們來看一下成人脛骨的縱行剖面就知道是怎么回事了:
圖9;圖源:參考資料3。
如圖9所示:人的脛骨只有中間這一段有骨髓腔,上下端的中心部分都是松質骨,而人的跟腱在最下端,在這個位置橫切小腿,應該大部分看到的是松質骨,而不應該還看到這么大的骨髓腔。
最后貼一張真實人體小腿在跟腱位置的橫截面,可以看到她和圖中肉塊的顯著區別:
圖10;圖源:參考資料4。
左側為真實成人小腿跟腱位置橫截面,紅圈示成人脛骨、藍圈示成人腓骨,下邊紫圈示成人跟腱,可以看見脛腓骨中間看不到中空的髓腔,只有松質骨跟填充其間的黃骨髓。
而右側圖中的脛腓骨可看到中空的髓腔(紅圈與藍圈所示)。
Ps:需要注意的是,圖10這個標本并沒有煮過,所以松質骨中的骨髓沒有煮掉,松質骨的蜂窩狀組織看得不明顯。
依據以上三點,咱們就可以判斷這不是人的啦。
當然,以上的看圖分析,只是牙尖尖閑來給大家分享知識,順便圖個樂。
從法醫人類學角度來講,要正規精確地判斷骨骼種屬,首先一定是要拿到實物,才能鑒別的,一般見到實物根據物種特征也就能確定個七七八八了。
更嚴謹的做法是把實物骨骼制成骨磨片,咱們在顯微鏡下觀察。人與其他動物的長骨的骨骼組織結構,區別還是挺明顯的,這里就不展開講了。
圖11:成人長骨骨干的橫截面骨磨片;圖源:參考資料5。
最后,再拉回分析那些不明肉塊。如果她們不是人肉,那會是什么動物的肉呢?硬要我盲猜一個的話,我只能猜是豬后腿膝關節以下的部位。也就是我們常說的豬后蹄。
豬后蹄中的豬脛骨,如下圖。
圖12為豬的脛骨,橙色箭頭所示為豬脛骨的脛骨粗隆,很粗大;圖源:參考資料2。
圖中脛骨粗隆的特征,和肉塊的脛骨粗隆特征是不是很相像呢,凸起明顯又突出。而被拍攝的肉塊其實還有一個顯眼的疑點:肉塊的斷端整齊,包括骨頭斷端,也就是說這不是砍的剁的,而是機器切的或者鋸子鋸的。
吃什么肉需要切成這樣整齊?還得切成一片一片的呢?
通過搜索某寶我發現,還真有個東西就喜歡這樣切:那就是火腿。
圖13;圖源:手機淘寶。
某寶搜到的金華火腿的圖片,跟咱們要鑒別的圖片是不是很像?那我為什么說她是豬后蹄而不是豬前蹄呢?
剛剛我們排除肉塊為人的前臂時,依據是人前臂的尺橈骨粗細差別沒有脛腓骨那么大,也就是說和圖片中骨頭的特征不符,那么排除她是豬前蹄的邏輯也是這樣的嗎?
咱們還是從骨頭特征入手,看一下豬的尺橈骨與脛腓骨對比就會有比較直觀的認識了:
圖14;圖源:參考資料2。
圖14所示由左至右分別為豬的尺橈骨(其中紅色箭頭為尺骨、藍色箭頭為橈骨)、脛骨、腓骨。
可以看到豬的尺橈骨幾乎融合成一塊了,而脛腓骨是相互獨立的。那么結論就顯而易見了~但我的猜測還有另一個更關鍵的依據,就是前面我用紅圈圈起的可疑肌腱區,她被脂肪包裹著,位置緊貼皮膚。
下面就請大家來猜一猜,如果肉塊真的是豬后蹄,圈圈內的是什么部位呢?為什么通過她,我就排除了豬前蹄的可能呢?
(Ps:今天的這道問答很考驗大家的生活常識哦~)
最后是免責聲明:以上的猜測和推理,僅代表我個人的分析和觀點,畢竟術業有專攻,我也不是學動物醫學出身,猜測不一定對,如果各位還有別的見解,歡迎留言區見~
主稿:牙尖尖;審核:魯魯修、包包;質檢:笑言;排版:CC
參考資料:
[1](美)奈特(Netter,F.H.)主編;張衛光譯.奈特人體解剖學彩色圖譜第6版[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15;
[2]《Humanand NonHuman Bone Identification:A color Atlas》,Diane L.France;ISBN:978-1-4200-6286-1;
[3]《HumanOsteology》Third Edition,TimD.White,Michael T.Black,Pieter A.Folkens; ISBN:978-0-12-374134-9
[4]《HumanSectional Anatomy:Atlas of body sections, CT and MRI images》Harold Ellis. Bari M Logan.Adrian K Dixon.David J Boden; ISBN:13:978-1-4987-0361-1;
[5]李繼承、曾園山主編.組織學與胚胎學[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18。
本文系【法醫秦明】賬號原創內容,未經賬號授權,禁止隨意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