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微信是一個很小的世界,可是放大了,又著實可以包括人的一切。
真正愛你的人,很少炫耀你和他的關系,卻常常關注你的朋友圈,總會在第一時間給你想要的溫暖。
你加入的群,是你的人脈,也體現了你的工作狀況。
要知道,并不是他和你成為了好友,就能夠互相依靠。幾百個好友里,也許一個真心對好的人,都沒有。
別人心里有沒有你,發一條微信就知道了。真的假不了,假的真不了。
像以下這樣回你微信的人,最好是悄悄刪除,連告別都是多余的。
02
處處貶損你的人。
有一次,高中同學在群里聊天。大家都在想,有五六年沒有聚會了,是不是要找機會,聚一聚呢?
忽然,有一個女同學,發了一句:“到時候,結婚的坐到一起,離婚的坐在一起,未婚的專門搞服務?!?/p>
本來,這樣的玩笑話,說了也無傷大雅。但是她說完之后,“艾特”了張同學和王同學。他們兩個人,離婚一年多了。
王同學混得很糟糕,辛辛苦苦創業多年,結果老婆和別人跑了,把家里的錢,都卷走了。因此,王同學淪落到打工者的地步。
張同學也好不到哪里去,離婚后,一直沒有走出痛苦的影子。
真的不知道,這位女同學,安得什么心?
忽然,張同學在群里回了一句:“烏合之眾的聚會,我就不參加了?!?/p>
不知為何,那一刻,有十二個同學,退群了。
人人都有自己的難處,也有難言的痛處。如果你找人聊天,想要訴苦,卻被對方奚落一番,內心的滋味,真的不好受。
人心都是肉長的,怎么能夠承受“刀割”一般的痛苦?
如果無法承受,還是把對方刪除好了。否則,每一次聊天,內心都要痛苦一番。
“物以類聚,人以群分”,那些自以為非常高貴的人,我們高攀不起。
03
從不回復你的人。
微信聊天時,常常有人說“嗯、啊、哦”之類的話,并且從頭至尾,都是。
還有更狠的人,半天都不會回復你。等你第二天,和他見面了,他才冒出一句“我沒有看到”。
可惡的是,那些不回復的人,居然在發朋友圈,在群里熱聊。
當一個人非常厭惡你的時候,連敷衍都是多余的。
事實上,不回復你的人,必有原因,只是他不會告訴你而已。
在一家報刊的互動欄目里,有這樣一段對話。
讀者問:遇到一個男孩子,互相有好感,有眼緣。他總是工作忙,晚上下班后,隨便應付著回復幾句,忽然就不見人影了。這是什么工作,那么忙?
欄目主持人說,不管什么行業,如果他夜里忽然消失,就很可疑了。因此,可以判斷,和他有眼緣的人,不止一個人,或者說,游戲、哥們,比愛情更重要。
醒醒吧,女人們,需要你去猜想的答案,我們就別猜了,沒有回復,就是最好的回復——不在乎。
網上說得好:“別去打擾一個,不回你微信的人。”
04
忽冷忽熱的人。
看過一段劇情:一個已婚的男人,在飛機上遇到了對上眼的女人,便謊稱自己未婚,和對方聊得火熱。
有一天,女人遇到了急事,拿起手機,和男人視頻聊天,希望能夠得到幫助。男人把聊天方式改成了“語言通話”,說了沒幾句,就掛斷了——他的妻子從里屋走出來,問“和誰聊呢”。
熱的時候,有一百度,冷的時候,會結冰。這不是感情好不好,而是另有隱情。
一般來說,對你忽冷忽熱的人,會給你一種不好的暗示。只是你一廂情愿地以為,他真的很好,只是當時情況不一樣?;蛘撸S便解釋幾句,你就信以為真了。
冷落你的人,不是不聊微信了,人家只是和真正相愛的人,一直聊得來。
你在他的心目中,不那么重要,索性把他刪了,還免得留下隱患。不要質問,對方有什么過錯,你知道得越多,越會心酸。
05
怒氣沖沖的人。
在網上看到一條消息:一個深圳人和長沙人,在網上相遇了,他們不知為何,爭執起來了,后來就吵翻了。
深圳人驅車幾百公里,趕到長沙,和長沙人狠狠地打了一架。雙方都受傷了,都很生氣,都不服氣。
當然,網上的事情,真假難辨,我們不能深信不疑。
現實生活中,因為生氣,導致矛盾糾紛,這樣的事情真的不少。比方說,在紅綠燈處,有司機起步太慢了,后車使勁按喇叭,還罵人。一言不合,馬上動手打架。
微信是用來聊天的,不是用來生氣的。如果你打開微信,就心情特別糟糕,那就干脆卸載好了,不需要留戀任何一個朋友。
把“怒氣”從生命里踢出去,你的生活會變得更加安靜。
06
有人感慨:“朋友易得,知己有幾人?”
其實,人生不要太多朋友,時不時要做減法,把多余的人,及時刪除。
成年人的友盡,連招呼都不會打一個。你應該尊重這樣的規則,不要解釋,為什么刪除一個人,也不要有“預通知”。
有些人,從此一別,再無來日重逢。網海茫茫,各自忙碌。
當你的朋友圈里,人數越來越少的時候,你會發現,互動交流少了,卻更加溫暖了。
那些及時回復、從不忽悠、不為難你的人,才值得珍惜。
遇見的人,都是有緣人,但總有一些緣分,本是“孽緣”,不必挽留。
作者:布衣粗食。
關注我的文字,走進你的心靈。
文中配圖來源于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