躍過青翠的燕山,穿過八達嶺隧道,一派湖光山色映入眼簾,“流動的河”在這里延展開來,蘊含著無盡的能量與生命力。近年來,永定河綜合治理工作成效顯著,通過系列引水、補水工程,永定河獲得“滋養”,北京的“母親河”日漸恢復往日生機。
北京市發改委批復媯水河南部水系連通工程可行性研究報告。項目主要通過引白河堡水庫水源向官廳水庫補水,形成永定河上游重要的補水通道,并同步改善延慶新城水環境。
項目將打通哪些“斷點”?
又將為永定河水系帶來哪些變化?
快跟發改君一探究竟吧
連通三大水庫的“南環水網”
媯水河南部水系連通工程涉及白河南干渠、官廳水庫補水渠、十三陵補水渠三條河道。先來看看三條河道的具體情況——
南干渠自白河堡水庫輸水隧洞出口至康莊附近,全長54公里,流經6個鄉鎮40個行政村;
官廳水庫補水渠自南干渠始端三閘調節池,由北向南入媯水河,長約3.7公里;
十三陵補水渠自聶莊村南分水閘至蓮花灘附近,長近6.7公里。
發改君了解到,項目的首要任務是對這64.4公里渠道進行修復加固,保障向官廳水庫、十三陵水庫補水。
同時,還將同步修復節制閘等渠道構筑物,恢復南干渠與沿線寶林寺河、西二道河等5條媯水河支流的連通,改善延慶地區水環境、涵養地下水源,形成全長約178公里的延慶區“南環水網”。
值得注意的是,項目南干渠段還涉及到多座跨渠農道橋,此次修復將對其中一部分進行修復加固,保障周邊居民日常出行需求、安全跨越渠道。
“流動的河”點亮生態新城
補水
項目實施后,可根據需要向官廳水庫、十三陵水庫補水,形成跨流域連通的水網,助力優化全市水資源配置。
供電
十三陵抽水蓄能電站是我國北方第一座大型抽水蓄能電站,擔負著用電調峰、應急備用、保障供電質量的使命。項目通過修復十三陵水庫上游補水通道,向十三陵水庫補水,其完工后,將為十三陵水庫抽水蓄能電站提供主力水源,支撐首都供電平穩安全運行。
凈化
除了助力補水、供電,打通“水路”后,“流動的河”將進一步改善區域水環境。通過維修改造河道補水口,可向寶林寺河、西二道河等5條媯水河支流補充優質水源,促進媯水河水質整體提升,同時構建環繞延慶新城的生態水系,助力區域生態環境穩步提升。
發改君了解到,項目計劃于今年12月開工,預計2023年6月完工。
讓我們共同期待
河暢、水清、岸綠、景美的
宜人景觀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