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在深圳參加了高中同學聚會,在聚會上,有60%的同學在做網約車司機,快遞員,外賣員,電商直播,有20%的同學在做銷售,而在工廠上班的同學只有2位,剩下的同學分布在其他各行各業中。
5年前我也參加了一次同學聚會,在那一次同學聚會上有70%的同學都在制造業工廠里上班,5年時間,日新月異,產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不僅僅是我們大家的生活水平提高,連各行各業都在產生巨大的變化。
4月30日統計局發布了《2021年農民工監測調查報告》,根據這份報告顯示,2021年我國農民工的數量為282560萬人,同比2019年減少了517萬人,其中在制造業領域中占比27.3%。
從2008年到2018年,制造業農民工的數量一直在減少,平均增長為-2.84%,這里的農民工是廣義的概念,指來自農村地區的打工人,簡稱農民工,并不是大家平時狹義的認為的在工地上班的人,工地建筑工人只是農民工的一小部分。
針對統計局的這份報告,經濟專家馬新遠表示:“年輕人很清醒,他們喜歡自由,不喜歡工廠的工作氛圍,這個形式不容樂觀,到了2022年,世界工廠的地位或將不保。”
寧送外賣,也不進工廠
老一代農民工面臨著歲數越來越大的現實,而新一代的農民工們,跟父輩們的想法完全不一樣。
大量90后,00后的農民工們,比父輩擁有更高的學歷,這些年輕的農民工們寧愿在寫字樓里拿著3000塊錢的工資,也不愿意去工廠拿四五千塊的工資。
年輕人更加崇尚自由,更加注重個人生活體驗,更加在意生活質量,相對于制造業工廠里枯燥,重復,簡單的體力勞動而言,年輕人更加喜歡外賣,快遞,直播,自媒體等自由的新興職業。
制造業工廠工作需要從事高強度的加班工作,住宿環境更加簡陋,流水線上的管理更加粗暴,每天面對枯燥簡單重復的動作,年輕人對這些已經毫無興趣。
電子廠老板周建表示:“現在已經不招年輕人了,就算招了,干不到一個月又走了,年輕人來的時候走看看,又看看,最后愿意留下來干活的,20個人中一個都沒有。”
玻璃大王曹德旺曾經面對采訪時,發出了疑問:“搞不懂年輕人寧愿送外賣,也不愿意進廠!”
這背后正是如今崇尚自由的年輕人,跟不自由的制造業工廠之間的巨大隔閡和矛盾。
薪資待遇是關鍵
出門打工,最在意的自然就是薪資待遇,在深圳的工廠里一個普工月薪資在四五千左右,每天需要從早上八點,加班干活到晚上十點。
而同樣的工作時間,在深圳一個普通的快遞員可以收入6000塊左右,一個普通的外賣員可以收入6500左右,一個電商主播可以收入8000左右,一個短視頻博主可以收入10000左右。
相對于外賣,快遞員,主播,電商,短視頻等新興的職業而言,進廠打工成為了一件不怎么劃算的事情。
根據外賣平臺的數據顯示,2021年外賣員新增了20%,其中60%來自于制作業工廠,剩下20%來自于餐飲等服務行業。
我們是制造業大國,依靠著人口紅利,制造業成本低廉,成為了世界的代工廠,但是隨著年輕人不愿意進廠,隨著第一代農民工逐漸老去,制造業工廠“用工荒”一直都在持續。
隨著人力成本的上升,隨著房價的上升,隨著租金的上漲,制造業工廠正在面臨自己的最大難題。
紀元說
5年前很多初中高中同學,大家在一起的時候都會討論,深圳哪一家工廠待遇好?有沒有認識的人?能不能進去?
而如今,大家在一起時早就不討論工廠了,反而是討論,做網約車司機賺錢嗎?做快遞怎么樣?做外賣好不好?要不大家一起組隊拍短視頻吧?
隨著討論話題的轉變,大家的生活就業觀念也在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有朋友表示:年輕人去工廠干一個月后,他這一生估計再也不想進廠了!
在2010年暑假期間,我和同學曾經在寧波,深圳的電子廠干暑假工,做過2年的暑假工之后,大學畢業找工作時,沒有一個人會投簡歷去工廠,對于年輕人而言,工廠屬于惡夢。
大量90后選擇不進工廠,對此,你是怎么看待的呢?
歡迎留言評論,收藏與轉發,你的每一條點贊,我都認真當成了“喜歡”。餐飲新紀元全網文章閱讀量突破5億,如果你對餐飲業感興趣,熱愛美食,喜歡創業,有想法有夢想,那不妨關注我們,每天帶給你不一樣的視角解讀餐飲創業、分享美食。
圖片來源網絡配圖,如有侵權請告知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