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末,聯合利華旗下的高端冰淇淋品牌夢龍被微博網友爆料存在中外版本原料不一致問題,原博一經發出,便在互聯網上引發熱議,可謂一石激起千層浪。在聲聲質疑之下,聯合利華全球副總裁曾錫文接受采訪并回應,夢龍冰淇淋的中外用料確有不同,歐洲產品使用水加濃縮奶制成,我國產品的原料則是“復原奶”,即奶粉加水。(8月19日 央視財經)
至此,這起多次登上熱搜的事件總算是以“一錘定音”結尾,坐實了傳聞。消費者的抵制聲也不絕于耳,不少網友表示,自己不會再購買夢龍產品。
夢龍冰淇淋在淘寶旗艦店中的售賣均價在十元左右,在我國冰淇淋市場中已然算得上貴價。但據乳業專家所言,蛋白含量一致的前提下,復原奶成本僅為濃縮奶的一半不到。夢龍自詡國外高端品牌,在廣告中大肆宣傳其產品選用優質原料,結果在我國地區售賣的歐洲同款產品卻使用成本低廉的配方。這無疑是對消費者知情權的不尊重,在無形中削減了消費者對品牌方的信任,也無怪乎網友們會發出如此強烈的抵制聲。
事實上,大部分受眾正是看重其高質量原材料,才愿意付出高于平價冰淇淋不少的價錢購買夢龍的產品。“雙標門”一出,品牌形象在一夕之間轟然倒塌,原先“高大上”的夢龍瞬間跌落神壇,變成貨不對板、名不副實的“便宜貨”。試問又有哪位消費者能容忍自己的權益受到如此侵害呢?
然而,這并非是聯合利華的第一次“雙標”。據天眼查信息,聯合利華此前就因產品“標簽標識的配料與實際生產配料不一致”受到過4萬元的行政處罰。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種種“雙標”行為下,我們也不免隱約窺視到品牌方的傲慢。
曾錫文聲稱,夢龍冰淇淋在我國并未使用牛奶制作是因為歐洲鮮奶無法運到我國,而我國生產的牛奶存在供應問題,相較于設法解決鮮奶供應問題,夢龍仿佛更傾向于尋找鮮奶原料的平價替代。此處借用網友的一句評論,“難道我國顧客就不配吃上使用好原料的冰淇淋,而只能購買次一等的產品嗎?”與此同時,夢龍冰淇淋仍以高端自居,單價居高不下。無論是出于逐利目的,抑或是抱有“低成本依舊賣高價”的僥幸心理,夢龍沒有在產品配料上對我國消費者平等相待,就更罔論恪守品牌 “帶來美味,更帶來歡樂”的本心了。
企業追求盈利無可厚非,但逐利也應有底線,萬不可將其建立在損害消費者權益的代價之上,對此,必須做到對雙標行為“零容忍”。面對消費者質疑,聯合利華還需承擔起大型企業的社會責任,認真自省,將夢龍原料品質提升到價位應有水平,這才是針對此次事件的妥善處理之法。放眼國內食品市場,不少品牌如“鐘薛高”“元氣森林”等都曾因實際配料與宣傳不符受到消費者詬病乃至行政處罰,因此,針對此類現象的市場監管體系的完善,以及行業規范的出臺也應跟上腳步。
希望夢龍事件能為同樣抱著僥幸心理賣弄小聰明的企業敲響警鐘。只有對消費者負責,用料不雙標,用心做產品,企業才能長遠發展,我國的食品行業才能風清氣正,欣欣向榮。
文/陸蕓帆 (廣西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