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導體行業面臨芯片和相關組件的短缺已經不是什么驚天大新聞了,類似的消息已流傳了幾個季度。不少企業都進行投資以增加產能,比如英特爾和AMD都投資了封裝設施和基板的生產,以應對缺乏ABF基板等供應鏈上的問題。
據日經亞洲報道,半導體行業的巨頭們紛紛加緊采購盡可能多的原材料,以緩解供應鏈上因各種短缺造成的生產壓力。據統計,全球前九大芯片制造商在6月份創下了原材料庫存的歷史新高,以確保產量可以進一步提高。這些芯片制造商包括了英特爾、臺積電、三星、SK海力士和美光等,目前原材料庫存都是歷史最高水平,自2019年3月以來庫存一直穩步提升,比以往正常時候高出了至少24%。
盡管庫存量很大,但消耗也很快,基本上被增加的產量抵消掉,這說明現階段對半導體的需求驚人。據了解,增加的產能很大部分是被汽車行業占據,各大汽車制造商購買的芯片遠遠超過目前汽車產品的需要。這不一定是個好消息,過度購買芯片意味著未來一段時間可能需求會下降,而芯片制造商過高的庫存會有資金壓力。
不過芯片的最大消費者并不是汽車行業,短缺主要還是由家電、智能手機和電腦銷售等消費品造成的,可是目前的產能已無法滿足市場的需求了。雖然不少芯片制造廠都加大了對產能的投入,但仍然要等上一兩年才能解決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