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文人 | 金依寧
8月20日,智能健身品牌FITURE與香格里拉集團旗下北京國貿大酒店宣布合作,其智能健身鏡產品將被放置于酒店健身房、套房和頂層酒廊三個場景?;顒雍?,FITURE增長業務負責人李昊接受媒體采訪,首次就產品的一些爭議公開回應,并透露了該公司未來在渠道、產品上的一些規劃。
FITURE所屬公司自2019年8月獲得紅杉資本我國600萬美元的天使輪投資以來,在20個月內融資4輪,吸金近4億美元。
其于今年4月完成了3億美元B輪融資,由全名人基金、君聯資本、DST Global和Coatue聯合領投,紅杉我國、騰訊、C資本、高鵠資本、蔚來資本、金沙江創投、黑蟻資本、Z1資本、CPE、BAI資本跟投,成為全球運動健身領域B輪融資數額最大的企業。
與資本市場的火熱相對的是用戶的困惑:健身在我國是否已經足夠普及,家庭健身這個賽道到底又有多大?
李昊認為,我國的健身市場規模總體大概400億到500億美金之間,每年約有20%的增長率。目前線下健身以團操和私教課為代表,大概占整個市場的60%,而做線上健身的KEEP、咕咚,以及FITURE主攻的智能健身賽道整體加起來不會超過40%。智能健身的份額取決于智能健身在整個健身市場所占的比例能否提升,以及能否吸引尚未開始健身的人群。
FITURE一直強調自己不是只做智能硬件或健身平臺,而是一家提供家庭健身生活方式服務的企業。李昊承認,在用戶體驗上,家庭健身無法達到私教的滿意度,但在各方面受限的時候,FITURE希望在技術、內容、服務上提供較好的體驗。
他提出了FITURE未來發展“一橫一縱”的構想:“橫”是提供鏡子相關的配件產品,目前已經投入研發,未來可能會推出運動手環等產品;在“縱”上拓展鏡子可以提供的更多互動方式,比如跳舞、康復,乃至可以重復的小提琴練習。
然而,已有越來越多的廠商注意到了“鏡子”這種硬件形態適合家庭場景,也就是在用戶面前擺個等身高的大屏來放健身、舞蹈視頻, 且不少都聲稱擁有AI動作識別和矯正功能。
界面新聞發文人在京東上搜索“智能健身鏡”產品,從健身器材廠商如億健、萬達康,到原生健身鏡品牌Fitmore、YUPP、Mirror、Fiture,價格在3888-21000元不等,此前曾有海外媒體流出消息,蘋果公司也將加入競爭,于今年秋季發布第一款智能健身鏡產品。
雖然FITURE此前宣稱自己在AI糾錯技術上擁有技術壁壘,從電路板到傳感器均為自家生產,但其產品在網絡上依然存在不少爭議,主要聚焦在不支持觸屏操作、動作糾正體感不強、價位偏高及數據隱私上。
李昊對此指出,考慮動作糾正過于苛刻并不利于用戶體驗,FITURE目前更關注內容和服務,比如課程設置和訓練計劃定制,聚焦數字化、游戲化和社區化三個階段性目標,使健身在更加數字化(如心率、消耗和攝入熱量、健身計劃等指標)的基礎上增加趣味性和社區互動。而在價格上,FITURE正在做差異化產品布局,在目前的2個SKU以外,會推出更多產品,針對不同銷售渠道的SKU隔離也將更加徹底。
在隱私保護設置上,李昊承認“魔鏡”除了有攝像頭,還有麥克風,是以備產品功能升級的需要。但也嘗試對此說明,產品的攝像頭和在主板上的麥克風無法被任何軟件調用,并且為用戶提供了一個可以在平時蓋住攝像頭的蓋子。但如果在使用產品時不揭開,也會因此失去AI糾錯的功能。
用戶對此究竟是否買賬?今年6月,其第二款產品“FITURE魔鏡旗艦版”問世,正式售價為4800元,區別于第一款產品的8000+價位?!笆装l當天就賣出了3000多臺,每個月都是幾千臺的銷量,除此之外,我們的配件,包括我們的會員活躍數據也都還比較好”,李昊稱,“目前,旗艦和尊享款的銷售比例大概在3:1左右。”
但許多評論對智能健身鏡產品并不看好,此次李昊也透露,由于成本上的考慮,此前4月提出的產品送貨上門體驗計劃現已停止。
FITURE似乎想轉換思路,通過B端打開市場。以此次與北京國貿大酒店合作為例,該公司將產品放到高端酒店的健身房和套間,還考慮與月子中心和學校合作,拓寬應用場景并提升知名度。除此之外,在目前上海、北京兩家的基礎上,計劃在成都、深圳等地鋪設品牌旗艦店和更多自營+經銷商模式的配件銷售門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