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謝關注@泰立注塑科普君,這是我原創的第542篇經驗分享。
最近又逛了逛超市,發現現在超市貨架的擺放順序和10年前有了巨大的區別。
日用品、玩具、文具所占的貨柜越來越少,甚至想買把雨傘都要在超市里找上很久才能在一個小柜子上找到。
就算找到了,也僅有3-4個樣式,喜歡就買,不喜歡就走。
反倒是生鮮區、蔬菜區、冷藏區的占地越來越大。
不得不承認,網絡銷售在很多產品上對我們的選擇產生了巨大的影響,特別是容易運輸、容易儲藏的日用品。
這就意味著,我們不得不面臨更深遠的改變。
傳統渠道衰退
就拿常見的臉盆舉例,在淘寶上,銷量前十的品牌都沒有出現在超市的貨柜上。
在寧波市場里,賣得最好的臉盆品牌是“美麗雅”。
這個公司在四川,規模非常大,去年已經有超過100臺注塑機,想來實力非常強勁。
這種實力強勁的第一品牌,未來10年,日子應該會過得挺不錯,畢竟傳統的商超渠道雖然衰退,但是還是有一定的量,吃飽吃好絕沒有太大的問題。
但是和他規模相差巨大,但是注塑機也超過了40臺的企業,壓力就會非常大。
品牌力不行
就拿日用品來說,每個工廠都有一個自己的品牌,但是要靠品牌去說服客戶買單,連市場第一都做不到,后面幾名更是難上加難。
就拿臉盆舉例,除開我這種專門做設備對此比較有研究的廠家外,誰能一下子說出,自己當地最大的臉盆供應商是誰。
所以說市場上的老七、老八,生存環境就會非常不好,畢竟傳統渠道衰退是不爭的事實。
再加上,品牌力本身就不如市場上的銷量第一,想再去拼命發展,明顯力不從心。
成本控制也不行
在注塑加工領域,原材料的成本差距越來越小,靠做大規模的邊際效應越來越差。
并且現在大部分日用品的自動化程度非常高,工人也越來越少,但是大企業通常的管理成本都會遠超小企業。(扁平化管理,說起來簡單,做起來難)
而且,最重要的是,現在這種日用品的利潤越來越低,對一個不大不小的中型公司來說,就是雞肋,食之無味,棄之可惜。
因此想通過網絡渠道,打通價格戰的路,估計也是一場不太容易勝出的戰斗。
所以排名靠后的注塑大企業,日子估計不太好過。
畢竟和大品牌比,品牌力不行;跟小工廠斗,打游擊戰也不行,未來確實堪憂。
這樣看下來,可能未來10年后,現在好多所謂的大工廠隨著市場不占優,制造也不占優,可能都會慢慢消失。
而規模小,轉型快,專業度高的小工廠,可能會通過成本優勢,獲得不少的發展空間。
雖然賺的是小錢,但是好在人少也不嫌棄。
你認為呢?
搜索“泰立注塑”,獲得更多干貨內容,助您產能翻倍,利潤翻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