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衛生組織警告說,運動不足已使人們的死亡率提高了兩倍。研究表明,通過科學合理的運動,不僅可以提高心肺功能,改善血液循環,增強骨骼肌肉;同時,還可以達到消除胰島素抵抗激素,治療糖尿病和高血壓,減少患者因高膽固醇、高血糖和高血壓而導致的心臟疾病和中風的風險;此外,運動能夠有效減脂塑形,使我們的外形更加勻稱、協調、年輕。對于兒童而言,經常運動可以促進生長發育,增強抵抗力。中老年人經常運動可以提高新陳代謝,延緩衰老。
體育運動種類繁多,豐富多彩,不同的運動形式,鍛煉的效果也不盡相同。有氧運動,如健步走、慢跑、游泳、騎自行車、健身操、太極拳、球類運動等。有氧運動主要是鍛煉人的心、肺功能,使心血管系統能更有效、快速地把氧傳輸到身體的每一個部位。運動過程中,身體的新陳代謝是加速的,加速的代謝需要消耗更多的能量,而人體的能量又是通過身體內的糖、蛋白質和脂肪分解代謝得來。因此,有氧運動能有效減少機體的脂肪堆積。
相對于有氧運動而言,無氧運動是指人體肌肉在無氧供能代謝狀態下進行的運動,是肌肉在“缺氧”的狀態下高速劇烈、負荷強度高、瞬間性強的運動。所以持續的時間較短,疲勞消除的時間也較慢。如中短距離沖刺跑、摔跤、健身器械的抗阻運動等。無氧運動可以延緩運動功能丟失、增加肌肉量、強壯骨骼,預防和改善心血管疾病。
此外,還有柔韌性運動。如太極拳、瑜珈、舞蹈等輕柔、拉伸、舒展的運動形式,能有效改善和提高人體的柔韌性、平衡力和靈活性,促進形體美。
不同的運動形式,強度不同,消耗能量不同,產生的功能也不盡相同。那么,我們該如何選擇適合自己的運動呢?筆者建議從以下三個方面去考慮:
第一,運動興趣。運動促進健康需要保持經常性原則,而要做到堅持不懈地運動,光靠毅力還不夠,關鍵還要培養足夠的興趣。一般來說,靠兩人及兩人以上完成的集體運動項目趣味性更濃一些,大家還能相互督促容易堅持。如球類項目、集體舞等。反之,一個人獨立完成的運動項目就要枯燥一些,如跑步、游泳、太極拳、健身等。一定要選擇自己感興趣有堅持理由的運動項目,因為,再好的運動項目,乏味無趣都很難堅持下去。
第二,運動強度。不同年齡階段以及不同運動基礎和體質的人的身體機能對運動強度的接受能力是不一樣的,應該結合自己的年齡、運動基礎、身體狀況來選擇適合于自己的運動項目。像籃球、足球等這類對抗性激烈的運動(所謂的打養生球、踢養生球的老者除外),更符合青少年及中青年,而對于老年人就要選擇不易受傷、身體對抗程度較低、運動量較小的運動項目,比如:快步走、慢跑、游泳、太極拳、瑜伽、廣場舞及較低強度的力量抗阻運動等。
第三,運動功能。根據一項研究調查表明,運動可以減輕神經負擔最劃算的運動項前三名分別是團隊運動、騎單車、有氧體操。可以降低死亡風險的運動前三位是揮拍運動(如羽毛球、乒乓球、網球)、游泳運動和有氧運動。同時這三項運動還可以有效地降低心血管疾病的死亡風險。因此,我們要結合自身的運動目的或目標,選擇符合自身需要的運動項目。如你是為了減脂塑形,那就要多選擇慢跑等有氧運動和力量抗阻運動;你僅是為了運動快樂,推薦你首選球類等集體運動項目,因為集體運動項目娛樂性趣味性濃厚一些;當你是為了身體健康預防疾病或提高肌體活力,則可以選擇像健步走、慢跑、瑜伽、跳舞、太極拳等相對柔韌性一些的運動。
一個人的時間和精力是有限的,如果不結合自身實際和興趣、需求,盲目從眾、跟風是很難堅持長久,到頭來只能是“竹籃打水一場空”枉費了時間。僅靠心血來潮偶爾運動幾下,既達不到健康效果,反而還會帶來受傷風險,有損健康。因此,選擇適合自己的運動方式是多么的重要。你選對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