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功能性產品的產業鏈,原料廠和代工廠不具備配方研發能力,真正掌握研發技術的是科研單位和高校實驗室。上游產業鏈集中度較高,使得功能性產品間的同質化問題十分嚴重。新消費品牌的競爭,更多是包裝設計、品牌營銷、流量投放和運營等方面的競爭,真正從科學實驗角度出發做產品的品牌少之又少。
作者 | 來舒敏
功能性食品是智商稅嗎?
當媒體、消費者仍在激烈討論以上問題時,玻尿酸、膠原蛋白等原材料正被大量應用于軟糖、礦泉水、口服液等入口型零食飲料中,隨之出現在功能性食品的貨架上。
相比歐美、日本等國家,我國的功能性食品市場滲透率極低,僅達10%。一方面,由于國家對功能性原料的監管嚴苛程度遠高于國外,使得原材料的食品級應用較為滯后;另一方面,消費者對功能性食品的認知度較低,仍處于市場教育的階段。
追溯我國人對功能性食品的認知,還得從大健康醫藥類產品說起。受中醫影響,我國消費者早已接受食補的概念,通過食用人參、冬蟲夏草等名貴藥材達到功能性補充的效果。我國保健品誕生于上世紀80、90年代,曾出現過各種亂象,整治后用保健食品專用標志藍帽子加以區分。
隨著跨境電商的普及,歐美和日韓等國家推出的維生素鈣片和蛋白質沖劑產品逐步引入我國,消費者對保健品建立初步認知。近幾年,女性消費者出于對美和瘦的追求,帶火了美白丸、淀粉阻斷劑、膠原蛋白軟糖、玻尿酸口服液等功能性產品。供應鏈端的成熟,使得我國相應出現了一系列主打功能性零食的新消費品牌,包括BUFFX、Minayo、Nelo、Wonderlab等。顯然,我國功能性食品是一個快速成長的增量市場,仍有很大的探索空間。
《新商業情報NBT》 (微信公眾號ID:newbusinesstrend)從FBIF大會上了解到,功能性食品目前主要有四大類,分別是口服美容類、運動營養類、代餐類和藥食同源類。市面上在售的功能性食品有兩種形態,一種是藍帽子加持的保健品,另一種是偏向于食品形態,有一定功能性價值的快消品。
多數帶有互聯網性質的新消費品牌屬于后者,她們的出現帶動了零食大健康產業。而在上游供應鏈端,多個提供原材料廠家正在改變“賣原料”的傳統業務模式,研發并生產C端消費品,將觸角伸入中下游市場,以此加快整個產業鏈的發展。
下面列舉的是如今新消費品中運用較為廣泛的超級原材料:
01
玻尿酸
玻尿酸也被稱為透明質酸鈉,是一種直鏈大分子多糖形態的物質,分布在我們人體的皮膚、關節腔等部位,起到鎖水、潤滑關節,調節蛋白質、水電解質擴散及運轉,促進創傷愈合等作用,人體中的玻尿酸總含量為15g。
我們可以從1942年的一篇外國專利文獻上找到關于玻尿酸的早期研究,而日本是第一個將玻尿酸大量應用于市場的,并在1996年批準她作為食品添加劑,并廣泛應用于化妝品、醫美、臨床眼科手術等領域。
2000年,華熙生物副總經理、首席科學家郭學平在日本便利店看到大量含有透明質酸的飲料,催生出原料食品化的想法。華熙生物早在2003年已是資生堂口服美容產品的玻尿酸原料供應商,但國內未被批準使用于口服產品。
2004年,華熙生物向衛健委申報玻尿酸為新資源食品。4年后,衛健委批準華熙生物生產的玻尿酸應用于保健食品原料,也就是說只有藍帽子的食品才可以添加。期間,華熙生物與江南大學合作,解決了玻尿酸提取效率和提取成本的問題,極大降低原材料的價格,使之成為可廣泛應用于各類產品的原材料。
直到2021年1月,國家衛健委才批準由華熙生物申報的透明質酸鈉為新食品原料,使用范圍為乳及乳制品,飲料類、酒類、可可制品、巧克力和巧克力制品(包括代可可脂巧克力)以及糖果、冷凍飲品,不包括嬰幼兒食品。“我們(華熙生物)從開始申報一直到批下來的廣泛使用,走了有16年的路,非常的艱難,”郭學平在FBIF會議上說道。
在華熙生物的努力下,玻尿酸這種超級原材料打開了快消品應用的大門,也引來無數新消費品牌的合作,包括漢口二廠的玻尿酸氣泡水“哈水”,Wonderlab的玻尿酸軟糖,以及晚安科技旗下的玻尿酸睡眠口服液。部分品牌甚至在包裝上專門指出其原料供應商為華熙生物,作為產品背書。
巨大的市場潛力和消費端的火爆,使得研發、生產、銷售為一體的華熙生物不再滿足于售賣原材料的B端生意,快速推出國內首個玻尿酸食品品牌“黑零”、國內首款玻尿酸飲用水“水肌泉”,搶占市場先發優勢。華熙生物董事長趙燕在接受《財經》發文人的采訪時表示,華熙生物僅是賣原料是不夠的,需要通過做品牌來擴大原料在食品上的應用,成為行業開拓者。
值得注意的是,此類功能性食品的售價遠低于醫美行業提供的玻尿酸產品,又比普通食品級快消品高。以“水肌泉”為例,一瓶420毫升飲用水僅含有83毫克玻尿酸,市場價約8元人民幣,是550毫升農夫山泉的4倍。
華熙生物出品的“水肌泉”
隨著玻尿酸的普及,消費市場進入“萬物皆可玻尿酸”的熱潮,除了功能性食品和美妝護膚產品,還應用于床單、寵物貓糧、避孕套等快消品。
無論怎么炒作,我國玻尿酸市場上游集中度非常高,僅愛美客、昊海生科、華熙生物在內的6家擁有生產資質,意味著上游企業掌控者了原料議價權。原材料的高毛利使得消費品售價居高不下,一定程度上影響了該品類的大眾化普及。
02
膠原蛋白
和玻尿酸一樣,膠原蛋白最早以美容養顏的功效被消費者所認知。但從引入我國的時間來看,膠原蛋白的普及比玻尿酸早了至少10年。
膠原蛋白是人體被的一種纖維蛋白,占人體所有蛋白質的30%,存在于皮膚、肌肉、骨骼、牙齒、內臟(如胃、腸、心肺、血管與食道)與眼睛等部位,主要起到支撐身體結構、連接細胞、以及賦予人體活力的作用。隨著年齡的增加,人體內膠原蛋白成分逐漸流失,因此消費者需要口服膠原蛋白功能性產品,保證身體機能的完善。
上世紀20年代,日本將膠原蛋白應用于化妝品中。當日本專家對膠原蛋白的研究越發深入,她的應用范圍更為廣泛。2000年,膠原蛋白作為美容食品進入市場,隨后又以粉劑和液體的形式加到酸奶、啤酒等飲品中。
膠原蛋白在我國市場的普及歸功于日本資生堂、DHC等企業。2000年,我國消費者開始接觸膠原蛋白類口服產品,認識到其主要功效是加快新陳代謝,提高肌膚含水量,祛斑等。2000-2010年是膠原蛋白功能性產品的黃金發展期,市面上也因此出現各種膠原蛋白飲品。
膠原蛋白廣泛存在于動物的皮、骨、腱、膜等結締組織中 ,目前膠原蛋白原料來源主要包括豬、牛皮骨、淡水魚魚皮、魚鱗以及深海魚皮,成分的好壞與原料來源無關。
根據性質和分子大小,提取物分成膠原蛋白、明膠、膠原蛋白肽三種形態。膠原蛋白可用于化妝品中;由膠原蛋白加熱而成的明膠則被用于布丁等甜點制作中;由明膠酵素分解得來的膠原蛋白肽作為原材料加入到功能性食品中。
全球范圍內,法國羅賽洛是占世界市場份額最大的膠原蛋白生產商,主要生產 I型膠原蛋白和II型膠原蛋白。日本新田較早進入我國市場,在膠原蛋白領域已有上百年的研究歷史,主要從魚鱗和魚皮中提取原料。2012年,新田集團在我國建廠,進一步拓展我國市場。
上海新田明膠董事、總經理坂本幸隆在FBIF大會上強調了膠原蛋白的其他功能和應用。他表示:“亞洲膠原蛋白原料多用于美容領域,而在歐洲,膠原蛋白通常作為老年人的蛋白質營養素,用于增強肌肉力量,提高骨骼密度,防止骨質疏松,甚至還有防止老年癡呆的作用。” 除了啤酒、酸奶飲品,膠原蛋白成分還可以添加在果凍、麥片等食品中。公司旗下一款名為Wellnex的產品主要服務于老年人和專業級運動員,有效緩解肌肉酸痛、骨質疏松。
我國本土膠原蛋白生產企業是在2005年以后才成立的,無論是研發端還是產品端都有一定的差距。
首先,由于國內膠原蛋白肽研究和功能性開發較晚,研發投入不足,在產品功能性開發和應用上相對滯后。其次,高端產品工藝方面,國內產品一般經活性炭精制、離心分離或膜分離制成,而國外產品在此基礎上進一步增加了精制工藝,提高了產品的風味可接受性,達到無臭無味,易于在各類產品體系中使用。
創立于1997年的包頭東寶生物技術股份有限公司,是我國唯一一家生產明膠和膠原蛋白的上市企業,年產13500噸明膠、3000噸膠原蛋白。2015年,東寶生物膠原蛋白科技推出“圓素”牛骨膠原肽粉。該產品是由東寶生物與中科院理化所共同研發,以草原牛骨為原料,采用專利定向酶切技術制備、純化提取膠原蛋白。
智妍咨詢預計到2024年,我國膠原蛋白市場規模將增長至45.8億元。
03
GABA
γ-氨基丁酸,也被稱作GABA,是一種天然活性成分,參與多種代謝活動,并以一種抑制神性神經遞質運用于食品中,可緩解焦慮,降低血壓和神經興奮度,從而起到助眠的功效。
醫學研究表明,GABA可由大腦的谷氨酸轉化而來,但隨著年齡增加,GABA在人體內積累變得異常困難,相應出現入睡難、多夢、睡眠時間短等問題。因此,消費者需要口服GABA作為日常補充。
相比直接作用于人體大腦的褪黑素,國內可使用的GABA屬于天然植物提取,助眠的同時,其成分會隨著人體新陳代謝自然排出體外,不會出現頭暈、神經衰弱等副作用。
GABA在食品中的研究最早可追溯到20世紀80年代中期,一款名為Gabaron的日本茶飲料為最初應用產品代表。1996年,日本研究團隊從米胚芽制品中提取大量GABA,實現原材料的商業化應用。2000年左右,日本已將GABA添加到餅干、調味料、糕點、飲料等食品中。
我國在2000年左右關于GABA的研究甚少。直到2006年,農業部旗下的國家重點實驗室開始立項,做藥食同源提取和功能性原料提取,真正開展GABA的原料提取技術和制備技術的研究。此項技術由華西生物聯合其他幾家公司委托實驗室做的研發,2009年GABA被正式批準商用后,這幾個原料廠商因此得到生產資質。
晚安睡眠植物飲料品牌創始人韓曦子向《新商業情報NBT》透露,我國功能性產品的產業鏈,原料廠和代工廠并不具備研發能力,真正掌握研發技術的是科研單位和高校實驗室。通常這些工廠會委托江南大學、我國農業大學的實驗室進行底層技術研發。高校實驗室和科研機構在研發端較為謹慎,每款原材料都會做大量動物實驗,確保成分的安全性。研發過程中積累的相關數據可以作為日后原材料復配的依據,由此得出最優配方。
晚安科技推出的睡眠植物飲料
他還提到,相比歐美和日本國家,我國對GABA原材料的提取和生產有著更嚴格的食品安全標準,規定其原材料必須是從天然植物中提取,再由乳酸菌發酵而成。國外應用的GABA原材料多為人工合成,導致原料中產生一種名為吡咯烷酮的一級致癌物,長期服用對人體有害。人工合成的GABA原料只能出口,不能內銷。
因此上游供應鏈端,真正擁有GABA在國內生產和銷售資質的廠商非常少,早期僅有7家廠商拿到生產資質。提取技術和生產標準的限制導致GABA原料價格較高。據了解,天然植物提取的GABA原材料每公斤價格在1500元左右,而人工合成GABA僅需幾百元/公斤。部分原料廠商為了逐利,混著賣給工廠,廠家卻沒有原料監測的能力,上游原材料端始終存在市場亂象。
經過對比,韓曦子指出我國科研技術的逐步提升,國內GABA原料質量遠高于日本、歐美,其中華熙生物的GABA原材料在全球范圍內質量較高,原料價格也高于同業。
如今,GABA被廣泛應用于助眠類功能食品中,包括BUFFX的睡眠軟糖,晚安科技的睡眠飲品等。經過一系列市場教育,消費者自然地將GABA原材料與助眠類產品相掛鉤,有望替代褪黑素成為該品類的超級原材料。
目前國家規定每人每天的GABA攝入量不得超過500毫克。
04
白蕓豆提取物
白蕓豆提取物也屬于當下較為熱門的超級原材料,她被大量應用于淀粉阻斷劑、抗糖丸、阻糖片中,滿足消費者吃而不胖的生活需求。
說起白蕓豆提取物,大家討論的其實是白蕓豆提取物里面的α-淀粉酶抑制劑成分。這類成分大量存在于豆類植物中,而白蕓豆里的含量及活性成分較高,便開始廣泛應用。
相比前三種,白蕓豆提取物的研究資料較少。1940年,外國專家從豆類植物中發現α-淀粉酶抑制劑,其原理是阻斷底物與α-淀粉酶活性位點之間相互作用的通道,降低人體口腔、胰腺里的α-淀粉酶,淀粉無法被淀粉酶分解成被人體吸收的低聚糖,最終達到控制淀粉轉化成卡路里的作用。此外,α-淀粉酶抑制劑還有控制血糖、血脂的作用,適合糖尿病患者。
1974年,含有α-淀粉酶抑制劑的減肥產品面市。2001年,專家發現白蕓豆提取物中存在大量α-淀粉酶抑制劑。至此,白蕓豆提取物成為超級原材料,歐美市場上出現大量含有該提取物的膳食補充劑。
我國對白蕓豆的研究是在2008年,科學研究組聯合疾病預防控制中心進行了國內首次白蕓豆提取物驗證安全性、功效性的人體隨機雙盲安慰劑對照的交叉試驗,調查了白蕓豆提取物在降低體重方面的效果。隨后國家衛生部認可,其作為普通食品使用,應用在膳食補充劑、食品、飲料和寵物食品當中。
BUFFX EAT白蕓豆咀嚼糖果
通常人們在餐前食用兩片淀粉租斷片,她能阻斷食物內70-80%淀粉的酶分解,最后在消化道端自然排出體外,不會對人體產生副作用,也不影響其他營養物質的吸收。
但是從實驗結果看,人們依舊對白蕓豆提取物的效果存疑。
因為她只對淀粉產生抑制作用,對于其他單糖或雙糖的碳水化合物無效。也就是說,她沒辦法抑制水果、甜點中麥芽糖、乳糖、葡萄糖等化合物。市面上過度宣傳和營銷導致消費者誤認為只要吃了這兩片小小的抑制劑,就能吃任何碳水食物。
其次,α-淀粉酶抑制劑只在口腔中存在高活性,一旦到胃里,其活性明顯降低,無法抵制淀粉分解。然而淀粉在口腔內消化的占比非常低,大部分淀粉是在胃里被分解的。
可見兩片抑制劑發揮的作用微乎其微,不免會出現智商稅的說法。想要真正發揮其作用,研究院或者科研機構必須做大量實驗,總結出一個科學的復配配方。
而且不同原料的成分也有差異。BUFFX創始人亢樂接受《新商業情報NBT》 (微信公眾號ID:newbusinesstrend)采訪時表示,品牌使用的白蕓豆提取物是外國一家公司的原材料,其活性成分與其他公司提供的成分有1000倍的差距,成本價格是同類商品的5-10倍。
白蕓豆提取物種天然有一種微苦的口感,如何覆蓋掉苦味,讓消費者覺得好吃,愿意重復購買,是品牌們需要考量和反復試驗的。
05
益生菌
相比前幾種超級原材料,我國消費者對益生菌的認知度較高。
益生菌的教育成本低,這種超級原材料在市場上的運用也非常廣泛。比如參半漱口水添加了鼠李糖乳桿菌,是益生菌的一種;喜茶還提供了是否添加益生菌的選項。歐睿國際數據顯示,我國益生菌市場規模從2015年的486億元提升至2021年的850億元左右,復合增長率為11.83%。
益生菌的定義是能夠促進腸道細菌平衡,增加訴諸健康效益的活性微生物,比較常見的有雙歧桿菌、乳酸桿菌和一些鏈球菌。
雙歧桿菌和乳酸桿菌不僅可以產生各種維生素,還能降低血氨改善肝臟功能。除了直接作用在腸道系統,益生菌還有緩解乳糖不耐癥、降低血清膽固醇、提高人體免疫力、抑制有害菌的生成從而預防癌癥等作用。
研究表明,腸道內至少需要給予8億益生菌,才能抑制腸道內的有害菌,保持腸道生態系統的平衡。消化道不良者、嬰幼兒、先天性乳糖不耐受的人群、中老年人有補充補充益生菌的需要。
然而益生菌的活性較弱,溫度過低或過高以及環境過酸都會導致菌株失去活性,因此所有含益生菌的食材和藥品都要冷藏保存。
針對這一問題,Minayo與外國杜邦、江南大學產學研實踐基地的工廠合作,試圖改進工廠壓片技術的壓力和過機的速度,還在包裝上做了改進,試圖保證益生菌的活性,最終以酸奶片的形式售賣給消費者。
Minayo益生菌酸奶片
06
甜菊糖
隨著抗糖理念的普及,標榜0卡0糖0脂或是低糖食品越來越受到消費者的青睞。其中,甜菊糖作為一種新型天然甜味劑,正逐漸取代人工甜味劑。
甜菊糖是由甜葉菊的葉子中提取出來的糖苷合成物,熱量低,無糖但甜味是食糖的200-300倍,是人工甜味劑的優質替代品。
植物甜葉菊來自南美,拉瓜尼族人種植和使用超過1500年,主要用于藥草和代糖。日本最早將甜菊糖作為甜味劑,真正投入商業使用是近十年的事情。
2008年,FDA才認定甜菊糖可用于食品添加的標準,歐盟到2011年才批準。可口可樂、百事等飲料企業加快了甜菊糖的應用推廣過程,推出低糖可樂、零度維他命水等產品。統一旗下的小茗同學、茶π還有康師傅的水陽飲料也添加了甜菊糖。
我國應用甜菊糖的飲料品牌并不多,但早在1970年代已開始種植甜葉菊,如今是世界上甜菊糖產量和出口量最高的國家,占全世界總產量的80%,主要出口外國。2016年,我國甜菊糖出口額達到14.5億美元。
然而生產商們在提取甜菊糖過程中遇到過困難。甜菊糖是從甜葉菊植物中萃取的甜菊糖苷凈化而來,甜味過后會產生苦味,影響口感。甜菊糖制造商PureCircle曾提取出不帶苦味的甜菊糖,但因為技術和設備投入巨大,很多生產商無法負擔巨額成本。許多飲料企業選擇按照比例將甜菊糖和蔗糖混合使用,降低成本的同時掩蓋苦味。
喜茶也曾參與到甜菊糖的供應鏈中,和供應商重新研發新的甜菊糖品種,將茶飲中的冰糖漿從含糖量75克/100克,降到了4.5克/100克,卡路里降低了90%。
飲料企業永不止步于尋找甜菊糖這一種甜味劑。元氣森林就將另一種甜味劑赤蘚糖醇應用到氣泡水、乳茶等飲品中,取代高熱量的糖精。
赤蘚糖醇有葡萄糖發酵而成,使用功能上和甜菊糖有異曲同工之處,熱量低到可以忽略不計,又保持70%的蔗糖甜度。研究表明,赤蘚糖醇不易被人體消化,90%的赤蘚糖醇會隨著尿液排出體外,剩余10%進入大腸,也不易被腸道菌群發酵,食用安全性高。
07
葉黃素
葉黃素是人體視眼睛內的主要營養成分,分布在晶狀體、視網膜和黃斑區上,有著“眼黃金”的美譽,廣泛存在于蔬菜、花卉和水果中的天然色素。
如果把視網膜中央的黃斑區比喻成復印機,葉黃素好比復印機里的碳粉。當人體缺少葉黃素時,無法復印影像,也無法過濾掉對眼睛造成傷害的藍光,從而出現視力衰弱、視疲勞、散光、老花眼、白內障等情況,而這種成分人體無法制造,必須靠外部攝入獲得,因此帶有葉黃素成分的保健品和功能性食品成為當下熱門產品之一。
從功效上看,因葉黃素是一種天然抗氧化劑,她既能保護眼睛,延緩視力退化,防止病變,還能預防心血管硬化、冠心病、腫瘤性疾病和癌癥。
調查顯示,每天攝入6-10mg葉黃素可有效降低隨年齡增高氧化應激加強所致的眼科疾病風險。過度攝入可能會對肝臟造成一定負擔。
08
茶氨酸
茶氨酸(L-Theanine)是一種游離氨基酸,天然存在于茶葉和食用褐絨蓋牛肝菌中。科學研究顯示L-茶氨酸在減少主觀壓力反應、優化睡眠、心血管疾病、延緩衰老等方面有一定作用。
韓曦子接受采訪時說:“茶氨酸最核心的功效是舒緩毛細血管血壓,解決起床頭疼的問題。”于是,研發團隊將茶氨酸和GABA兩種原材料復配起來,既幫助入睡,又能舒緩情緒,提高睡眠質量。此外茶氨酸還被應用于治療抑郁癥、癌癥等疾病中,既保護神經細胞,又能增強抗癌藥物的功效。
茶氨酸易溶于水的特性,可以添加到烘焙、冷凍點心等食品中。日本將這款超級原材料用于巧克力、果凍、布丁、清涼飲料等產品中。茶氨酸本身作為茶葉中生津潤甜的主要成份,也可以成為其他食品中的“調味料”,抑制其他原材料帶來的苦味和辣味。如果在大麥茶和可可等自帶苦味的飲料中加入 0.1 %的 L-茶氨酸,可取代甜味劑改善其口感。
鑒于鮮少有品牌方或廠商擁有獨立研發能力,且上游供應鏈集中程度高,在整個功能性食品品類里,同類產品間的同質化問題十分嚴重。新消費品牌的競爭,更多是包裝設計、品牌營銷、流量投放和運營等方面的競爭,真正從科學實驗角度出發做產品的品牌少之又少。
無論是有大量科研驗證的膠原蛋白還是當下被稱為智商稅的玻尿酸、白蕓豆提取物,這些超級原材料生產出來的功能性食品,想要真正被我國消費者像日常食品一樣對待,不僅需要各產業鏈的宣傳普及,更需要大量科學實驗和驗證,僅停留在營銷概念是遠遠不夠的。
而為了滿足消費者各類飲食需求,專家和品牌永遠在尋找下一種超級原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