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發文人 陳家運 北京報道
近期,化工原材料價格暴漲,引發產業鏈一系列連鎖反應。其中,因原料供應成本、輔料價格上漲影響,白卡紙價格已突破萬元/噸,部分紙企賺得盆滿缽滿。
此前,在2021年6月底,金光紙業(我國)投資有限公司(以下簡稱“APP(我國)”)對博匯紙業(600966.SH)收購的項目通過國家反壟斷調查,彼時白卡紙價格為5100元/噸,到了今年3月初,白卡紙價格上漲到10000元/噸,國內白卡紙價格正式進入萬元時代。在此背景下,博匯紙業2021年利潤翻了五倍。
某上市紙企高管在接受《我國經營報》發文人采訪時表示,白卡紙漲價過快確實引來市場廣泛關注,今年兩會期間,一些代表委員也關注到了紙價上漲問題,并提出了相關建議。白卡紙上漲主要是由于市場需求強烈,在其價格破萬后,晨鳴紙業白卡紙產能依舊處于滿產狀態,且產銷平衡。另外,原材料紙漿價格也在不斷提高,紙價傳導性較強。
價格破萬元大關
事實上,紙價上漲在2021年8月就已出現端倪。彼時,市場需求觸底回升,受供需關系變化影響,市場多個紙種提價。
在白卡紙方面,2021年9月初,晨鳴紙業、萬國太陽、博匯紙業開始領漲至今,大部分市場主流品牌白卡紙價格陸續從5500/噸漲至10000元/噸以上。
發文人注意到,2021年2月底,紙廠方面陸續開始接3月新單,簽單價格較前期提漲500元/噸。然而3月較2月接單價格漲幅由原定的500元/噸擴大到1800元/噸附近。使主流品牌白卡紙報價達到10000元/噸。
此前,博匯紙業表示,受營運成本及各種原物料大幅漲價影響,定于2021年1月26日起,“白卡/銅版卡/食品卡”系列產品漲價500元/噸。自2021年2月26日起,再次調漲500元/噸。3月1日,白卡紙市場突然再次發力漲價,博匯紙業漲價1000元/噸,至此進入萬元時代。
中研普華研究員覃崇向發文人分析道,白卡紙行業向好原因在于“限塑令”升級,白卡紙成為了塑料的代替品,市場需求劇增,直接拉動了行業利潤的增長。目前我國塑料袋年使用量超過400萬噸,“限塑令”的頒布和落實,將會極大地減少塑料袋的使用,因此在未來的3~5年期間,白卡紙依舊享受“紅利”。
“白卡紙價上漲過快的主要原因是紙漿供不應求,其價格上漲傳導紙價上漲。”上述紙企高管告訴發文人。
覃崇也向發文人表示,白卡紙價格上漲與原料供給有很大關系,目前我國白卡紙原料供應不足,直接導致了成本的增加,從而使得白卡紙價格上漲。去年10月份以來,針葉漿、闊葉漿價格均呈現上漲態勢,國際木漿廠家繼續大幅提價,國內現貨市場針、闊葉漿漿價持續上漲,目前主流針、闊葉漿均價約7266元/噸、5950元/噸,其他淀粉、化工添加劑等造紙輔料以及能源價格也在不斷上升。
另外,行業集中度也是觸發紙價不斷提升的重要因素。中證鵬元資信數據顯示,2019年我國白卡紙總產能約1092萬噸,其中前4家紙企中,APP(我國)產能約312萬噸,博匯紙業約215萬噸,晨鳴紙業約200萬噸,萬國太陽約140萬噸,合計占全國白卡紙產能的79.40%。
2021年9月29日,博匯紙業宣布,APP(我國)要約收購博匯紙業股份交割完成,APP(我國)合計持有博匯紙業48.84%股權,成為博匯紙業的實際控制人;10月14日,博匯紙業公告了董事會和監事會換屆事項,APP(我國)派管理層入駐博匯紙業。此次并購后,APP(我國)成為國內白卡紙的龍頭,產能占比達到48.26%。
東方證券研報稱,在供需向好的格局下,白卡紙價格仍將延續上漲態勢,其價格高位有望延續至2021年下半年。此后供需關系走向與白卡紙新增產能釋放節奏直接相關。
價格“暴漲”爭議
紙價的暴漲,使得部分紙企賺得盆滿缽滿,造紙行業平均凈利潤增長率達19.02%。
其中,博匯紙業2021年的凈利潤翻了五倍。據博匯紙業于3月9日發布的業績快報,2021年其實現營業收入139.46億元,同比增長43.18%;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8.35億元,同比增長524.13%。
博匯紙業方面表示,影響經營業績的主要因素,是受益于國家《關于進一步加強塑料污染治理的意見》《關于全面禁止進口固體廢物有關事項的公告》等國家產業政策的變化,白卡紙供需矛盾日益突出,促使行業景氣度回暖,公司產品銷量和價格在2021年度穩步上升。
目前,紙業等化工原材料價格暴漲的態勢,已引發外界關注。今年兩會期間,全國政協委員、白云電器(603861.SH)董事長胡德兆帶來了關于防止原材料暴漲維護“六穩”“六保”的提案。30多位委員聯名提議,希望調控價格暴漲做到維護“六穩”“六保”。
上述提案提到,進入春節假期后,原材料價格繼續以20%~30%的幅度瘋狂跳漲。部分化工原料售價同比上漲超過萬元/噸,工業原紙漲價史無前例,春節后特種紙普遍出現1000元/噸的上漲,個別紙種甚至一次性跳漲3000元/噸。
提案內容顯示,傳統制造業材料成本占比超過70%~80%是常態,原材料惡性漲價讓中小企業苦不堪言,讓“六穩”“六保”面臨極大壓力。“中小企業主訴苦生產材料都在漲價,下游客戶又不愿意提價,日子特別難過。有些材料是壟斷性的賣方市場,一級比一級漲得猛,偏離了正常價格,導致成本價還高出產品售價,部分企業選擇退單賠償,部分企業接單價格包不住成本,陷入困境。”
覃崇告訴發文人,白卡紙持續的價格上漲,對下游企業(包裝廠、印刷廠)來說也是很大的成本壓力,最后有可能由消費者來買單:“消費者在購買產品的時候,必須要多花一部分的錢在包裝上面。”
“紙價上漲確實給下游企業帶來壓力。然而紙價上漲的一個重要的原因在于白卡紙銷售過程中,經銷商在其中扮演重要角色。比如紙廠價格上漲,經銷商也跟著提價,然而經銷商賣給下游包裝廠的,是上月囤下來的紙,價格一旦上漲,其中利潤就非常大,所以經銷商非常愿意跟漲。”上述紙企高管告訴發文人。
上述提案建議,相關部門執法監督檢查,并根據上下游產品進行價格鑒證,自查與督查相結合,嚴防囤積居奇,哄抬原材料、基礎工業品價格,嚴密監控工業原材料、大宗商品價格指數,防止原材料暴漲,維護“六穩”“六保”,推動我國經濟高質量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