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說很久很久以前,人們還沒有時間的概念,大家就跟嬰兒一般,每天都很茫然,不知道何為歲月。玉皇大帝為了讓人類分辨年,月,日,方便生活,決定從多種動物中選出12種動物輪流代表一年,12年為一個輪回。玉皇大帝讓所有的動物在新年的第一天,從家里出發,趕往天庭,誰第一個跨入天庭大門,就是十二生肖之首,后面也一樣按照先后順序排序。
牛是最勤勞的,早上早早起床趕往天庭,快到天庭時看到大門開著,不料從牛的耳朵里爬出一只老鼠奔向天庭,就這樣,老鼠成了第一,牛只好當第二。然后依次趕來的就是虎、兔、龍等動物,要報曉的雞和看家的狗因為早上離不開,來的晚了,排了第十和第十一,而懶惰的豬因為睡了回籠覺只好做了最后一位。就這樣,十二生肖誕生了。
當然這都是后來人們對十二生肖添加的具有神奇色彩的故事。但是時間上可以肯定用十二生肖來紀年的方法在南北朝就出現了,北史的書中就有有關人物附生肖的記載。雖然有很多爭執。
“游牧民族說”認為十二生肖是從少數民族那里傳來的。
“原始部落圖騰說”認為十二生肖來源于原始社會一種圖騰崇拜,一些史學家認為,原始生產力水平低下,所以對生活中息息相關的動物,如馬、牛、羊、雞、犬等,產生很大的依賴感,對比較危險的動物,如蛇、虎,產生一種敬畏感,還根據想象造出來像龍一樣傳奇的生物,作為一種圖騰,慢慢的,演化成十二生肖。
“動物外形習性說”則是把十二生肖的來歷跟動物們的習性外觀聯系起來。以十二生肖配十二時辰,每個生肖都有外形不足的地方,如鼠無牙、牛無齒、虎無脾、兔無唇、龍無耳、蛇無足、馬無膽、羊無瞳、猴無臀、雞無腎、犬無胃、豬無筋、人則無不足。
其他的說法也很多,還有說十二生肖從天竺那邊傳來的,或者是黃帝挑選的。雖然都得不到確切的證實,但是十二生肖一直被我國人自以為豪,延生的故事更是有趣,深受人們的重視和喜愛。